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想要办奥运,别问人民

宙斯从奥林匹斯山上注视着摔跤手与观众们-运动会和民主都发源于古希腊。 akg-images

瑞士不是唯一感受到奥运与民主无法兼容的国家,而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最后的胜利者是……北京!”今夏国际奥委会(IOC)主席托马斯·巴赫(Thomas Bach)宣布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最后结果时,全世界都长长地叹了口气。

在一座雾霾严重、没有雪,却被指有违反人权纪录的特大城市举办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运动会,更何况这座城市还曾举办过2008年夏季奥运会-老实说,这似乎不是个很好的主意。

然而2022年冬奥会候选城市的选择范围实在有限,到最后除了北京,唯一的对手只剩下阿拉木图-另一个亚洲威权国家哈萨克斯坦的首都。

至于其他所有申办城市,无论是德国慕尼黑、瑞士圣莫里茨,还是波兰克拉科夫都因围绕申办冬奥会的公民投票结果纷纷撤回申请,斯德哥尔摩、利沃夫和奥斯陆与2022年冬奥会失之交臂是因为缺乏地方政府的支持。

布鲁诺·考夫曼(Bruno Kaufmann)在瑞典的法伦市(Falun)担任公民民主议事会及选举委员会主席一职,他还是欧洲公民动议及全民公决研究所的主席,现代直接民主全球论坛的联席主席。 此外,他还担任瑞士广播电视集团驻北欧通讯员,及由瑞士资讯swissinfo.ch创建并主持的直接民主平台people2power.info(英)的主编。 swissinfo.ch

将民主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糅合在一起变得越来越难。这一点,没人能比瓦莱州(Valais)人民更有感触。

最近这几十年,组织者曾4次试图把冬奥会带进瑞士这片山区,而4次瓦莱公民通过投票箱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最早是在1963年,反对者以微弱多数取胜。但后来他们又在1969年、1995年和1997年为新项目投票,最终以压倒性多数的赞成票支持在该州举办冬奥会。

然而这一切似乎都未能动摇奥委会的决定,他们把那几届冬奥会交给了全球其他城市与地区主办。(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奥委会交给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办的1976年冬奥会,最终因为丹佛市民后来在1972年投票的反对结果,转而在奥地利滑雪胜地因斯布鲁克举办。)

既然现在规模更小的2020年青奥会都交给洛桑举办了,那么瑞士体育界官员在考虑启动第五次申办冬奥会的尝试。

民治民享

这一切都跟很多与奥委会和奥运会有关的其他问题一样,令人感到气愤。

但从一开始,两者似乎契合得天衣无缝。奥林匹克与民主都有相似的根源,它们都诞生于古希腊人民权力与广泛参与政治的理念,如今奥委会的总部更是设在世界最生机勃勃和实施直接民主的城市之一:瑞士洛桑。

于1896年在雅典重新开始举办,至今已组织过49届(27届在夏季和22届在冬季)的现代夏季与冬季奥运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跟大笔支出和精英体育毫无关系。

视角与观点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视角与观点》栏目不定期地刊登各界专家、评论者、观察家及决策者的文章。我们的宗旨是,以个人对瑞士或国际重大话题与事件的独特观点和视角引发讨论。

这一切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参赛运动员与国家的数量不断翻番,现代媒体也使这一体育盛会受到全球瞩目。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愈500亿美元的预算,全然不顾所有“小即是美”的主张。

除此之外,奥委会隐晦的银行账户记录与透明度的缺乏,都成为主要的受抵制原因。

要求清单

最近的2022年冬奥会申办程序就给这点提出了充足的理由。

在挪威这个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其首都奥斯陆的市民早在2013年9月就通过首次公决通过了该市的申办资格。

然而奥委会的傲慢态度,最后令挪威政府失去了信心。

在一份7千页的手册里,奥委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例如同挪威王室共进鸡尾酒会(由王室成员买单),大众酒吧夜间开门营业,给体育官员留出专用汽车通道等。

对曾主办过可能是最后一届脚踏实地,但却极其成功的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的国家来说,用纳税人的巨额资金砸进一个精英参与、精英享受的盛会,这根本就是硬行推销了。

它还显示出,对每个申奥成功的国家而言,都不可能指望它发动群众参与准备和组织奥运会。这是因为任何公开过程都需要最低限度的透明度与责任,无论大多数市民是否支持这一计划。

更多投票

随着2024年夏季奥运会申办进入最后阶段,这些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重要性。

当马萨诸塞州可能举行全州公决的时间明确以后,最有希望取胜的波士顿撤回了申办申请。

可能将于2016年进行的投票,等于是把中止申办的黄金机遇给批评人士拱手奉上。

而在欧洲,德国国家奥委会选择汉堡(而非柏林)申办2024年奥运会,就因为看到这个北海海滨城市更有可能赢得公众的赞成。

现在汉堡市议会甚至修订了宪法,允许议会发起公民投票。

这场由上至下的公民投票订于今年11月29日举行,无论其结果如何,都将再次促使奥委会转而寻找其他不那么民主的申办城市。

积极影响

这些迫在眉睫的矛盾仍然有其积极的方面。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地区和国家都见证了更大规模的公民参与,这带来围绕现代直接民主、有着更完备信息的讨论。

在汉堡市,民主运动“更多民主”(Mehr Demokratie)批评了对奥运会投票的公决方式,提议更多由公民推动的公众投票形式。

2013年克拉科夫举行了公民公决,这是城市层面的首次有效公决,还针对其他问题作了投票。

而那些有意在未来主办体育盛事的全球其他首都城市,比如巴黎、罗马和斯德哥尔摩,要想在推进申办过程中排除公民参与,也将会非常困难。

不过,频繁地诉诸于积极公民权与参与性民主,并不能调和分道扬镳的现代奥运会与现代民主。而且很难看出,到底谁能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观点。

(翻译: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