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校园欺凌:打破害人的缄默

几乎每个瑞士班级里都有一个“受气包”,到底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的存在? imago/Bildbyran

5%-10%瑞士学生来说,去上学无异于做噩梦。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往往无声地承受着长期折磨。针对欺凌现象,专家呼吁加强校内预防工作的力度。

两败俱伤

专家形容,欺凌关系就好比“三角关系”,当事人有时很难走出自己的角色。“受害者最后往往习惯于被欺负的角色,比如总是贴边儿走路,或者穿着宽大衣服,这会让欺凌持续化,”研究员Zoé Moody解释道。

如果受害者的痛苦很深,那欺凌者也会感到折磨。“这总是一种两败俱伤的关系,” Moody强调。很多研究证明,欺凌他人的经历和成人后的犯罪经历有一定关联:在13至16岁的少年期对他人进行过欺凌的人中,36%都在16-24岁期间触犯了法律。

Moody继续分析道:“欺凌者无法很好地自我发展并融入社会。同伴们对他们往往心怀恐惧,其友谊只是建立在‘强者为王’的概念之上。”

据专家透露,87%的欺凌都发生在校园。可旁观欺凌的证人们往往也止步于被动的角色,不敢站出来干预。

“这儿没你事儿,你太碍眼了,去死吧!”如此的恶意攻击对Loane Gosteli来说都是家常便饭。辱骂、嘲笑、威胁… 这一切令她的校园生活沦为百分之百的地狱-瑞士汝拉州平静小镇里的地狱。

“9年了,我每天去上学时都惴惴不安,能拖就拖,有时候甚至借故生病不去上学,”这位今年20岁的年轻姑娘回忆道。自从她有了手机,欺凌借着短信和网络更加无所不在。

在她6岁时,父母离异的打击让她体重骤增,这也是她成为欺凌对象的开始。Loane很快就被卷入恶性循环:“同学们越笑话我,我的体重升得越快,我体重越重,笑话我的人就越多。”在教室里,学生们向她掷铅笔、纸头等小东西。只要她一张嘴说话,整个班都会哄笑。

校园欺凌的后果很快显现:Loane的成绩一落千丈,自信也降至谷底。“在学校的最后3年,我什么也没做。我不再听讲,上课时就在本子上画小画儿,以求解脱,” Loane Gosteli讲述道。

“这儿没你事儿,你太碍眼了,去死吧!”

她摆脱欺凌的唯一一线希望就是:结束学业,开始面点师的学徒培训。但这一期望落了空,她的学徒同事也因为超重而对她讥讽不迭。“他们说,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职业,就是为了能够吃得更多,”Loane无奈道。这位年轻女孩无法忍受这种境遇,她终止了学徒课程,甚至企图自杀。

后来还是专业机构的治疗让她脱离了苦海。如今,她理发师专业的学徒培训进行顺利,理发店的工作让她如鱼得水。而且,她也能够坦然地面对当年被欺凌的经历了。直面过去这一步很重要,它是憧憬未来的前提,即使Loane心中的阴影尚未全部消散。她说:“在发廊实习一切都好,但在理论课教室里,我有时还是会遭到欺辱。”

打破缄默

和另一位欺凌受害者Charlène Kobel一起,Loane建立了一个名叫“打破缄默”的网上平台,专为受凌辱的学生及其家长提供讲述经历的空间,有些故事还公布于网络。两位网站创始人相信,抵御校园欺凌就必须要站出来说话。她们还计划走进校园,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以加强人们对欺凌现象的认识和重视。

zVg

Charlène Kobel今年25岁,她的校园生活贯穿着各种被欺辱的经历:“我是一个很好的攻击对象,因为我很敏感,很容易哭,有时没缘由也会哭。”她很难用言语来描述自己曾经经受的折磨。这一切她从未向父母和兄弟姐妹们透露过,因为担心他们企图帮助自己,反倒把事情搞得更糟,招来报复。

结果, 这位年轻姑娘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关门写字,她写的故事情节灰暗,总有人死去。最终,她还是通过写作找到了出口,她把自己的痛苦外化成文字,以校园欺凌为主题撰写散文,命名为《冲破》。

每个班级都有“受气包”

这些个人故事远远不止是个例。瓦莱州近期的一项研究证明:在瑞士,5-10%的学生正在遭受校园欺凌。“这一数字略低于5-15%的国际平均值,但我们可以说,几乎在每个瑞士班级里,都有一名学生正受着欺凌的折磨,”日内瓦大学儿童权益跨学院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Zoé Moody介绍。

虽然研究没有涉及到受害者的类别,Zoé Moody还是例举了一些容易造成学生成为欺凌对象的因素,比如体重、种族、性倾向或者智商的与众不同。除了当下的痛苦,欺凌还能给受害者的生活造成长期的不良后果:自闭、逃学、厌学、自虐、抑郁、拥有自杀企图,甚至是自杀身亡,这些恶果都可能源于欺凌。

要勇于讲述遭遇-有时,这已足够帮助受害者走出恶性循环。在瑞士学校,学生们正在接受这样的教导:要敢于揭发欺凌现象。 

预防好于治疗

Zoé Moody呼吁,应该在欺凌还未发生时就做好预防工作:“预防措施不仅涉及到孩子,家长和所有学校职工都要参与,还要对老师进行培训。” Moody介绍,在日内瓦州和沃州,已经有了系统性的预防项目。在瑞士其他地区,校园欺凌的预防还基本停留在个人发起活动的阶段。

(转译:郭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