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与中国一家人同游瑞士馆

吸引人的缆车:几小时的等待就为了坐上瑞士馆这4分钟的缆车 swissinfo.ch

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上,瑞士国家馆无疑是亮点之一。不仅对观众来说如此,就是对世博会的组织者来说,也如是。

“太棒了,我希望世博会后不要拆掉它,”詹家龙(音译)说。尽管有7500多人和他一样都在排队等缆车,而他已经等了3个小时,但即将开始的“瑞士冒险”依然让这位房地产商兴奋不已。

缆车这种瑞士阿尔卑斯山传统的交通工具,将詹家龙和他的太太王曼红(音译)以及女儿珍妮带上了瑞士馆的屋顶,他们置身于鲜翠欲滴的野花草坪中,对瑞士山巅的美景赞不绝口。而这就发生在正蓬勃发展的中国都市上海的高楼大厦之间。

有耐心的中国人

尽管队很长,大家都还很有耐心。詹家龙和王曼红也很平静。“我们已经到过欧洲了,希望不久后能再去趟瑞士。”王女士是上海某电气公司的副经理,也是该企业的党委书记。

詹爸爸收集瑞士军刀和挂历画,而女儿珍妮则喜欢巧克力。王妈妈非常重视环保。“我们不开车旅行,而是乘公车或电力车,”她说。她最中意瑞士的风光:“因为它那么原始自然!”

永恒的冰雪

终于进入瑞士馆,这家人不停地赞叹着:他们完全被IMAX大屏幕上的影片《阿尔卑斯》所吸引:那终年积雪、冰川上的永久性冰层以及最高的山峰。

至于大屏幕上出现的瑞士外长卡尔米瑞(Micheline Calmy-Rey)和飞行先锋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的动人影像,以及其他10位或出名或无名的瑞士人,他们对瑞士进行的介绍,已经无人注意。

“人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无法如此真切地看到”,比较实际的王妈妈陶醉地说。她真的相信这田园般的自然美景就是这样,没有人?“对,瑞士的人口密度非常低,”她的先生则持怀疑态度:“他们之所以给我们看山,是因为这是瑞士最美的,”詹爸爸说。

环保的宝藏

这里不仅缺少瑞士居民,连人也少见。在缆车入口处一对三维制作的双胞胎在迎接客人、介绍瑞士,也在向来宾展示瑞士的高科技。

巨大的宣传板吸引了那些对科技感兴趣的中国人,詹先生一家认识了汝拉群山上白色优雅的风叶,它的用途是生产环保的风能,以及回收混凝土的技术等。

终于詹家坐上了期盼已久的缆车,在这可乘坐6人的摇摇摆摆的座椅上,他们全程欣赏了悦目的田园绿色。

“太漂亮了,”王妈妈大声叫道。詹先生也觉得突然进入了遥远想象中的理想国度。就差那么一点就绝对完美了:“雪”。

爱上瑞士

4分钟被浓缩在瑞士馆中的“瑞士之旅”结束后,詹家一家人赞不绝口。女儿要和朋友再来、妈妈要和公司客户重来,而爸爸则被这种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震撼。“我想瑞士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成为中国的榜样”。

他迫不及待地希望到网上查找,世博会后瑞士馆的计划,“如果这也要被拆掉的话,那我就要发起宣传保护它,”詹先生满怀激情地表示。

瑞士特色菜的“牺牲者”

兴奋劲儿过后,詹家一家人明显感到饿了,在观众区参观者可以在瑞士馆内吃自带的食物而不必排队等待用餐,甚至可以午休一下。

詹家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餐厅内的瑞士特色菜深具诱惑;另一方面它188元的价格也够吓人,这约合30瑞郎,是最便宜的套餐。“我们的荷包可要瘪了,”王妈妈叹息地说。不过品尝美食的冲动最终战胜了理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Alain Arnaud,上海

在6个月的世博会期间,21辆饰有瑞士图案的精灵SMART轿车将会穿行于上海的大街小巷。

它们的任务是去接送瑞士旅游局组织的竞赛活动的获胜者。

这些人得到的奖品是世博会入场券及观展的全部交通费用。

上海科技馆将持续6个月不断播放由瑞士旅游局和豪瑞(Holcim)公司共同制作的巨幅电影《阿尔卑斯:自然的巨人》,中国大部分大城市也将上映这部影片。

瑞士国家馆负责人马努埃尔·萨尔赫利表示:瑞士联邦总统多丽丝·洛伊特哈尔德将出席5月12日的“瑞士日”,他相信届时会有“重要经济与政治代表团”的到来。

米什琳·卡尔弥-瑞和莫里茨·洛伊恩贝格也可能将分别在5月和9月亲临上海,但目前尚未确定。

不少州和行政区政府已宣布将出席展会。

据称中国人眼中的超级明星罗杰·费德勒也有意在10月份举办的上海网球公开赛期间光临瑞士国家馆。

冒险家贝特朗·皮卡德的名字亦出现在名单之中。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