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吃救济比挣工资更合算

孩子多一般是造成贫穷的原因 RDB

瑞士是个高福利国家,社会福利保障了人们生存基础。但是这种社会制度,也同样存在弊端,一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领取社会补助比出去工作收入更多,因此宁可领取社会救济也不出去工作似乎变得顺理成章。

如果有人“精打细算”,不难发现辛苦工作挣来的钱,还不如坐享补助得来的多,因此很多人没有工作的动力。瑞士的福利一方面为人民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也“奖励”了懒惰的人。






































这一点瑞士社会福利专家也“心知肚明”,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却众说纷纭,达不到统一。

生活中的实例

在苏黎世Wallisellen小城中的社会福利机构,每天都要接待不少人,他们都是来申请社会救济的,有人甚至已经领取三年救济金。在许多瑞士其他地区,也是同样的情况。

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都知道,来这里领救济的人,很多根本不想工作,因为上班挣来的钱比那救济的钱反而要少。

Wallisellen福利机构主管Linda Camenisch就此说:“这是很残酷的事实,每天起早贪黑地上班,得到到的钱却比在家领救济金少几百瑞郎。”

她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有子女的男性,全职工作每月工资4200瑞郎,福利机构为他计算的维持生活最低所需为5000瑞郎,因此为他补助800瑞郎。

如果这位父亲工资再高一些,就得不到补助,很多福利也不再能享受,比如医疗保险的自保费、牙医账单、家庭之外的托儿等费用都必须自己付,除此之外,他还要纳税。因此这位男性“故意”将工资保持在这个“低水平”。

靠社会福利生活的人,可以免税,但是如果正常工作,尽管工资较低也必须纳税。福利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Camenisch女士不认为像这位父亲一样领取补助的人,滥用了社会福利制度,她说:“有些人会根据自己的情况,仔细计算,钻了系统的空子。”

救济金也需纳税

社会经济家Beat Kappeler针对这一问题表示:“工作的人要交税,领取救济的人也有收入但却不用交税,这不公平。因此应该让领救济金的人也正常纳税,这样起码就公平了。”

瑞士国民院也同意向领取社会福利的人收税,联邦接受了这一请愿,不久将对此进行讨论。

而社会福利大会主席Walter Schmid却认为,如果向社会福利领取者纳税,那么他们维持生活所必需的钱就会减少。他说:“如果社会救助不能保障生存,那么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福利社会的利与弊

瑞士的福利,是为了保障人的生存,比如说有残疾的人,养老金不够的人,工资不够养家的人,便能够申请补助。社会福利机构根据个人情况和家庭人口计算出生存所需的最低收入,为申请人提供补助。

大部分瑞士人还是存在这样的观念-吃社会福利是件“不光荣”的事,因此尽管生活困难,自身受教育水平也不高,但还是会出去工作,宁愿挣取微薄的工资养家也不靠社会福利。

但是也有一些“聪明人”会钻社会福利系统的空子。但是换句话说,这说明瑞士的福利制度的确存在着漏洞,从某种程度上鼓励了一部分游手好闲之士。如果不上班比上班挣得还多,那么谁还会去上班?

现在这个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但怎样解决尚无统一意见。

为给瑞士的“贫穷”下定义,瑞士社会救助大会(社会福利组织)考虑了三个角度:日常开支、医疗保险和房租。

但是根据个人情况贫困的界限也不同。一口之家每月至少需要2300瑞郎、单身家长带两个孩子至少3900瑞郎、父母带两个孩子至少需要4800瑞郎才能度日。

2007年瑞士联邦统计局根据瑞士社会救助大会的标准,统计出9%瑞士在职年龄的公民处于贫困阶层。

另外的贫困数据来自社会救助和穷忙族数字,所谓穷忙族就是工作所得不够生活。

2008年瑞士有3.8%穷忙族,2.9%领取社会福利的人。

在瑞士,生存最低收入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它由住房费用、生活必需品和医疗基本保险组成。

组成家庭的人口不同,所需生存的最低收入也不同。

各州之间房租的变量在0.73-1.33之间。

医疗保险补助一般按照各州价格的平均值为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