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人不也都是外国人吗?”

Press conference
首次亮相公众舞台:安妮塔·胡吉向媒体介绍电影节剧目安排。 Module+

第55届索洛图恩电影节(55th Solothurn Film Festival,德、法)外部链接今天正式揭开帷幕,这个专门展示最新瑞士电影的盛会也标志着安妮塔·胡吉(Anita Hugi)- 电影节总监-的首次亮相。就在电影节开幕前几天,她接受了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采访,意欲打破对瑞士电影与瑞士身份的僵化认识。

电影节的总部坐落在索洛图恩老城外一条毫无特征的街道上,这里以前是座加油站,屋顶上一面欧盟旗帜正在迎风招展。这座“文化车库”(Kulturgarage)像是该市文化生活的核反应堆,电影节办公室的气氛也是非常轻松。我们在开幕的十天前见到了胡吉。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趁着全国上下放假休息,我们正好利用节假日来推进工作。”

会见我们之前安妮塔·胡吉才接受过其他媒体的不少采访-作为电影节新上任的艺术总监,胡吉和电影节的影片放映目录都是热门话题。听起来,胡吉确是这个职位的完美人选:她在电影(和独立舞台)电视行业拥有扎实的职业经历,最近还担任过蒙特利尔国际艺术电影节(le FIFA,英、法)外部链接的总监,她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过很高的评价。而她也正是瑞士制片界现状的完美代言人。

1966年创办的索洛图恩电影节是瑞士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之一,也是瑞士电影圈最重要的电影节。安妮塔·胡吉是该电影节55年来的第四位总监。她的前任为塞莱娜·罗雷尔(Seraina Rohrer),2011年上任,不久前才调任瑞士文化基金会Pro Helvetia工作。索洛图恩电影节今年的评委会由电影制作人乌尔苏拉·梅耶(Ursula Meier,法/瑞)、德国-库尔德艺术家塞米尔·沙欣(Cemile Sahin),和最近刚在莫桑比克促成和平协议的瑞士外交官米尔科·曼佐尼(Mirko Manzoni)组成。

瑞士电影,全球视角

只要对电影节放映日程稍作浏览,就会注意到尤为突出的几个特色:首先,去年瑞士制作或合作的影片质量上乘,这一点对于这个不过有800多万人口的小国来说,尤为难得。其次,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G/SSR(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母公司)在几乎每一部合作影片中都起到了根本性作用。第三则是瑞士电影的全球化特性-就制作而言,不少影片是国际合作结晶;就制片人而言,许多影片制作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多出身海外;就主题而言,这些影片的故事往往发生在海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相关内容

不过,安妮塔·胡吉认为瑞士电影的国际性不应令人感到惊讶。“我们瑞士人不都是外国人吗?”她带着迷人的语气说道。让她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有那么多影片在讨论气候危机、环境,以及家庭生活、成年、生存问题等普世主题。

而且她不向僵化认识妥协,并积极与之斗争。她对瑞士人没有幽默感(或曰不苟言笑)的总体看法嗤之以鼻,而她选择的开幕影片就很能说明问题。这部米沙·莱温斯基(Micha Lewinsky)的《只是莫斯科!外部链接》(Moskau Einfach!)是部虚构喜剧片,探究了瑞士近年历史上最为荒诞的时刻之一-冷战结束后浮出水面、臭名昭著的“秘密文件丑闻”(多语)

用幽默来处理此类微妙主题绝非易事,一旦成功,这样的电影就能打动更多观众,取得超出自身电影特质的重要性。《只是莫斯科!》让人想起罗夫·利西(Rolf Lyssy)的《瑞士人制造师》(Die Schweizermacher,多语)外部链接,这部1978年发行的喜剧讲述了移民官打探意大利与东欧移民的故事,当时针对这一主题的官方论调充斥着种族主义与不宽容,背后的部分原因是倍受争议的右翼政治家詹姆斯·施瓦岑巴赫(James Schwarzenbach,英)。《瑞士人制造师》受到好几代人的喜爱,直到今日仍被视作参考剧目。

Scene of Moskau Einfach!
《只是莫斯科!》剧照 Philippe Graber ©Vinca Film

瑞士人既可以很风趣,也可以把一本正经玩儿到底。如安妮塔·胡吉喜欢强调的那样,瑞士电影的一个特殊品质在于制片人处理主题的方式,一种特定的关注,不怕触碰敏感轻率或让人不适的话题,与瑞士人日常生活中的循规蹈矩截然相反。

自由、博爱、平等

胡吉观看了申请入围电影节的600多部作品,最终选定了178部电影,不包括对导演海蒂·施佩科格纳Heidi Specogna外部链接的回顾和对瑞士电影界几位女性先驱- 派翠西亚· 莫拉(Patricia Moraz)、克莉斯汀·帕斯卡尔(Christine Pascal)和葆拉·米雷(Paule Muret)-的特别献礼。通过这种方式,索洛图恩电影节骄傲地奉上一份性别平等的节目单,男、女制片人几乎平分秋色。

Heidi Specogna posing in a dead-end
大师与先驱:海蒂·施佩科格纳 Solothurner Filmtage, Anne Morgenstern

走马上任的安妮塔·胡吉将自己的个人风格带进电影节,这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细节。但在被问及准备如何使自己的执掌有别于前任时,她却非常谦逊:“首先,我必须极其深入地了解这个电影节的历史。这叫‘尊重传统’,不过,像索洛图恩这类电影节最重要的功能依然是各种邂逅,搭建桥梁,以及使人彼此相识。”

通过一次汇集瑞士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三个语言区电影专业学生的活动,以及围绕电影导演薪酬和电影业工作条件的辩论,她将填平“土豆饼鸿沟”(Röstigraben)-一个有如柏林墙般纵深而难以逾越、隔开法语区和德语区的无形边界。“就是这样,这便是索洛图恩的精神,”她说。

于皓的电影《突然想家》

已于去年年底在瑞士各地影院上映的电影《突然想家》被索洛图恩电影节组委会提名,参加今年的公众奖(PRIX DU PUBLIC)单元。

这是一部讲述不寻常的瑞士移民历程的纪录片,一部于皓自编、自导、自演的爱情和家庭故事。主人翁于皓从8000多公里之遥的中国踏上瑞士的土地,从语言不通、懵懵懂懂,到自我发现、融入、找到认同、归属感,再到自我体现的故事。

相关内容
从北京到Urnäsch:于皓用她的处女作电影向你讲述自己如何在瑞士阿彭策尔找到“家”的故事。这也是一部关于外国人在瑞士的身份认同、融入、归属感的影片。

相关内容

在瑞士《突然想家》了

此内容发布于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世界公民,可以生活在世界任何地方,而没有所谓想家的问题,直到她离开阿彭策尔的家去旅行,才知道世上还有“想家”这种感受,而且还有点疼。

更多阅览 在瑞士《突然想家》了

(翻译: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