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露露和娜娜或许永远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

贺建奎
贺建奎在第二届香港国际人类基因编辑大会上介绍自己的项目。 Keystone

2018年11月26日发生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基因编辑双胞胎婴儿姐妹在中国降生,一时间世界哗然,人类社会正在面临科技、伦理、道德底线的挑战。

40年前的第一个试管婴儿、22年前的第一只克隆绵羊都曾引起舆论的声讨,面对科技的发展,人类显得仓白无力,只能用愤怒掩盖惶恐。贺建奎编辑了人类基因,意味着人类有可能面临新一代“优化人类”的排挤甚至取代。这是一场革命,功过都有待历史长河的沉淀。

中国的这则“爆炸新闻”传出几日之后,瑞士通讯社采访了瑞士伦理协会主席Susanne Driessen,她以中立中肯的立场做出了评论。

其实对于会出现基因编辑的“优生人类”的惶恐,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之久,而随着中国第一对基因编辑双胞胎的降生,这个问题便活生生摆在全社会的面前,而且发展势头几乎无以阻挡。

1978年7月25日,Louise Brown作为世界第一例试管婴儿降临人世。如今这种体外受精的受孕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并普遍运用于求子心切的不孕夫妇。

正如这位试管婴儿,今天这两位基因被编辑的双胞胎女婴也将被写入历史,身上带着“转基因人类”的标签,中国生物物理学家贺建奎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胚胎形成的早期阶段将她们的基因进行了修改,令她们天生对艾滋病毒具有免疫力。这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双胞胎姐妹是全世界第一对“转基因”人类。

贺建奎公布的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的科学家和伦理学家。还不止于此,11月28日又有消息传出,另一位女性也怀有基因编辑胎儿,只不过尚处妊娠最初阶段。

侵犯人类进化

目前贺建奎的这一对基因编辑婴儿的降生,令法学家、伦理学家和科学家们必须开始对“转基因人类已经进入我们的社会”这一课题进行深度思索。

瑞士伦理协会主席Susanne Driessen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必须思考,怎样面对这种侵犯人类进化的行为。因为在胚胎的遗传基因上动手脚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殖系统,也就是说这样的人类成人之后,精子或者卵子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会代代相传。

“那么怎样保护人类基因库,让其不被‘造假’?似乎只能去说服像露露和娜娜这样的转基因人类不繁衍后代,”Driessen说:“在中央集权的中国,这种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在崇尚个人权益的西方社会,这几乎无法实现。”

技术上已经可能

那么如果利用Crispr/Cas9技术更多地对人类基因进行编辑,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对此Driessen表示:“这不能被100%地排除在外,因为技术已经达到了,而且也是无法阻止的。瑞士剧作家迪伦马特笔下的《物理学家》曾说过‘任何想法一旦闪现,则覆水难收’。”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什么情况下才允许这样做?“这里必须明确目的,是出于医学上的防病原因,还只是以后代的优生为目标?”

而在露露和娜娜这件事上,医学上的理由似乎站不住脚,因为防治艾滋病毒还有其他的途经。因此这位中国科研人员的这一行动的动机似乎更接近“优生”。

11月28日的香港第二届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大会上,贺建奎公布了双胞胎的实验数据,专家分析发现其中一位女婴娜娜的基因修改并不完善,也就是说娜娜并不具备抵抗艾滋病毒的能力。瑞士《新苏黎世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Jacob Corn对该报表示:“从数据上看,贺建奎这一行为连理论上都站不住脚。”

尽管为了防止家庭遗传病传给后代,医学上有足够的理由,进行胚胎植入前的治疗,但涉及伦理底线的行为还是会尽量避免,瑞士伦理协会主席Driessen强调。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编辑基因的行为才会被考虑。

医疗原因还是优生

“那么这样的基因编辑行为应该由谁来拍板定音,而医学必要性和纯优生动机的边界又在哪里?”Driessen女士提出,人类个体自我完善的愿望将越来越强烈,因此也就存在这样的危险,道德伦理底线在“更健康的人类”面前有所动摇,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在中国出现了。“而这种基因编辑方式对我们的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创造一个所谓的人造基因库又会带来怎样的风险,目前完全不可预知。”

中国科研人员贺建奎的这一打破禁忌的行为在全世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交媒体Youtube上,人们对贺建奎发表露露和娜娜降生报告的录像所作出的反应,显示出民众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并不像科学界那么绝对。尽管这一科技目前尚不成熟,但似乎社会上对胚胎基因治疗作为医疗手段存在一定的接受度。

“正如当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和第一个试管婴儿诞生时一样,天下一片惊哗,”Driessen说,或许40年后露露和娜娜将生活在一个基因编辑人类如现在的体外受精一样正常的社会里。“我们必须为编辑人类基因找到一个合理和符合伦理的解决方法。”

找到这样的方法一定不很容易,其实我们已经对人类基因编辑的可能性思考了几十年,现在有了贺建奎的“壮举”,这样的思考就要变得更加具体。

(杨煦冬编译)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