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双峰会论坛在伯尔尼举行

瑞士双峰会论坛嘉宾
首届瑞士双峰会论坛发言嘉宾回答与会者提问。从左至右:张力博士、Guido J. F. Beldi 教授、饶毅教授、Martin F. Bachmann教授、Antonio Lanzavecchia教授、Pierre A. Caloz 先生。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2017年10月15日, 首届瑞士双峰会论坛(Swiss DuPEAK Forum)在伯尔尼Schweizerhof酒店举行,论坛由DuPeak委员会组织举办,主题:科学研究的产业转化动力。旨在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弥合科研和工业应用之间的距离,为科学家和企业家提供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参加首届瑞士双峰论坛的有世界顶尖科学家和企业家, 其中包括北大饶毅教授、伯尔尼及牛津大学疫苗学专家Martin BACHMANN教授、伯尔尼大学医学系Guido J.F.BELDI教授、杰特贝林瑞士公司首席执行官Pierre A. Caloz、Sobi公司首席执行官Roman Zwicky 博士、欧洲核子中心高级研究员任忠良博士,以及SCC生命科技公司CEO张力博士等多位在科研转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瑞中国际知名科学家。

会议期间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了论坛组织者王致。

瑞士双峰会论坛举办人王致和查丽莎博士
饶毅教授(左)及瑞士双峰会论坛组织举办人王致和查丽莎博士(中) 邵大海,瑞士资讯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请介绍一下此次瑞士双峰会论坛的理念、目的和目标。

王致:关键词 “顶级科学家”+“顶级企业家”,“跨界”,“中国”+“瑞士和欧洲”,“科研和产业合作”。

说到整体的理念,瑞士双峰会外部链接是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和世界顶级企业交流沟通的平台。让科学家通过企业家了解市场的需求和趋势;让企业家通过科学家了解现在的技术发展程度和应用可能性。二者结合,可以推动研究到开发,到产业化,到商业化,真正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其实各类的论坛很多,但主要都是各个领域自己的,包括学术领域或经济领域的,虽说大家都在讨论跨领域,但真正办一个跨领域的论坛其实不容易,主要是内容不容易把握。

所以我想办一个这样可以很好把握讨论内容和方向的论坛,邀请世界顶级科学家和世界顶级企业家,让他们汇聚在一起,在一个共同的讲台上介绍自己对对方领域的理解,互相交流经验。

这次论坛的内容是科研成果的产业转换,这其实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在中国和瑞士都常常被讨论,而且也都有相应的政府政策支持和推动,但效果并不像预期中的那么好。这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很多顶级的科学家和知名的企业家,可以很好的探讨这个话题。

这其实对发言嘉宾和听众都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有个关键词是“跨界”。一般的专家都是对自己的领域熟悉,但现代社会,经济和科研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跨界,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还包括思维方式,尤其是对科学家而言,如何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转化,有大量远超科研的困难要面对。

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是给在瑞士和欧洲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提供一个沟通交流平台,邀请世界顶级科学家和世界顶级企业领导人,使三者有机结合。让青年科学家尽早了解科研和产业的思维差别和互相协作的契合点,帮助自己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  

打破学术领域、行业、地域、国家和阶层壁垒,让参加者都有丰富收获,既了解自己专业领域的发展和趋势,又获取临近或相关领域的情况。现在科研越来越多是跨专业交叉发展,除了本专业,还需要了解别人在做什么。

其次,近些年中国的经济和科研发展迅猛,政府和企业在科研领域投入巨大,成果明显,外界有很强了解中国科研现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国内也有加强对外沟通和合作的需求。

瑞士双峰会正是给双方提供了一个这样的交流的平台。

现在中国虽然部分技术领域发展不错,虽说中国已有大批世界一流企业(不仅仅在消费品领域),但中国制造整体形象还是比较差,不利于优质产品在全球高端市场的推广。

这个双峰论坛,除了给优秀青年科学家提供机会扩大视野外,也是让中国优秀企业有一个很好地展示机会,让世界同行了解中国企业发展的程度,进而刺激欧洲的企业更加注重科研投入,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更好的产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参加今天论坛的是什么人?

王致:本来我预计100人,但报名者的数量超过了200人,我们后来把人数进行了限定,但也还是接近200名青年科学家和各个工业性企业的代表参加今天的会议。绝大多数都有博士学位,包括在瑞士学习和研究的中国科学家和瑞士本土科学家及德国、法国、意大利的科学家。

瑞士资讯swissinfo.ch:饶毅教授在国内是个挺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很左,近些年在学术上没有建树,而更像多偏向于一位政治家。你怎么评价他?他能代表精英阶层吗?

王致:其实当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须有某些人出现,确认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带领众人前行。中国即是处在这个时期,多年高速发展后,积累了大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基础,需要确定下一步发展的道路或方式方法。其实世界不缺科学家,缺的是有前瞻性的、可带领科学家前进的科学家。通晓科研发展领域的问题和需求,而且能找到解决方案,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远比解决科学难题面临的困难更大。在某种意义上,更高层次的发展确实需要科学政治家,可以跨界。

他未必能代表整个精英阶层,但他的意见绝对有明显的借鉴意义。中国的精英阶层需要有担当的勇气,当时代呼唤的时候,必然会有人脱颖而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过去一段时间比特币一直受到各界关注,瑞士对区块链的态度如何?对中国有什么参考价值吗?

瑞士政府整体而言,对比特币持观望态度,但在这个新型领域内,没有反对就是支持。

从联邦政府层面推出的 “数字瑞士” 的概念,及地方政府层面推出的 “加密谷”概念,其实都直接体现出瑞士政府的态度。

但支持不等于放任,瑞士政府仍然是在密切关注整个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ICO领域,瑞士央行也准备积极介入,以防范各种风险。这些对中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你们是如何促成此次论坛的?如何将这么多高层次的瑞中科学家汇集到伯尔尼?

王致:通过多方的沟通和平日的积累,终于可以邀请到各位知名人士共聚伯尔尼。

但更重要的是大家都认识到,需要有一个这样把科学家和企业家汇集在一起的平台。而且瑞士作为知名的发达工业国,不但科研水平高,而且环境优越,有众多知名院校和教授,也吸引了大批国际优秀科学家来瑞士潜心研究。同时瑞士商业环境宽松,经济活跃,本土有大量巨型跨国公司,并吸引了大量国际型企业。

我们可以说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了正确的事。

瑞士双峰会论坛
瑞士双峰会论坛现场:200多人参加了当天的会议 邵大海,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双峰会论坛取得丰硕成果

论坛结束后,王致表示,他对今天的论坛感到满意,首次组织,时间比较仓促,也在为未来做的更好积累经验。但从让顶级科学家和企业家汇聚一起热烈讨论科研成果的转换方面,可以说是获得了巨大成功。希望以后可以获得各方更多的支持,让瑞士双峰会可以成为一个灵活的交流学习平台。

会议期间的提问环节中,与会者与演讲嘉宾互动积极热烈,许多参加今天论坛的人都认为,今天的论坛让他们有许多“跨界”收获,对于了解其他领域有很大帮助,希望双峰会今后能持续举办。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