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银行保密法挑战瑞士本国国民

当财政部长艾维琳·维德默-施龙普夫试图取消银行保密法对瑞士纳税人的保护时,招致猛烈攻击 Keystone

瑞士的银行保密法在国际范围内渐行渐远,然而瑞士内部有人提出,本国纳税人存在银行里的钱,是不是也应该允许税务局好好查一查。至今为止,鉴于银行保密法的保护,税务局一般来说无权知道普通瑞士公民在银行的存款数额。

“外国税务局可以知道他们本国人的信息,而瑞士的税务机关Fiskus,却不能知道(瑞士)本国人的账户信息,这不是自缚手脚吗?这种双轨制,很难继续。”自2017年起,瑞士税务机关就要面临这种尴尬处境,洛桑大学退休经济学教授Jean-Christian Lambelet说,因为届时要执行各国税务机关的信息自由交换政策。

银行的自杀行为

“自从2000年,瑞银的前总裁马塞尔·奥斯帕尔(Marcel Ospel)上台后,瑞士银行的外国客户就实现了猛增。他们明知故犯,违反了一些国家的法律,滥用了瑞士银行保密法的精髓。这并不是谋杀,而是自杀,《谁谋杀了银行保密制度》(Qui a tué le secret bancaire)一书的作者、经济学家Jean-Christian Lambelet说。

而金融危机掏空了各国的国库,将银行保密法推向了道德和政治层面的风口浪尖、变得终于让人不能接受。瑞士迫于国际压力被迫废除了至少对50个国家的银行保密法。自2017年起,瑞士要针对经合组织成员国实施信息自由交换政策。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接触到的所有银行家和税务专家均认为:“瑞士的银行保密法已经过时了,这对我们不利,早晚要废除,只是个时间问题。如果只为瑞士人保有了保密法,这对全世界来说,也是释放了一个糟糕的信号,”税务专家Daniel Spitz(英)外部链接说。

金融部长艾维琳·维德默-施龙普夫(Eveline Widmer-Schlumpf)对该问题也烂熟于心。自2010年起,她试图在国内提升透明度,特别是通过修改涉税刑法,争取对偷、逃税罪行予以严厉惩治,这其中也包括漏税(Steuerhinterziehung),而至今为止,这一直是被当作“忘记申报”而放任自流的。

让瑞士公民信服

对偷漏税的追讨,可以弥补联邦自实行企业第三次税务改革后,所留下的税务缺口;还可以结束外国跨国集团在瑞士享有的税收优惠。而且各州也面临资金紧张问题,会很欢迎这笔额外的税收收入。“瑞士的税务部门Fiskus应该拥有更多的权利,这很重要,这样才能对偷漏税嫌疑人展开调查,”弗里堡州财政局局长Georges Godel就这样表示。

然而反对的呼声更高,联邦政府在听证期间遭到不少批评后,已“后撤”了一步。预计在2015年确立的新法,允许各州税务机关查询偷漏税嫌疑人银行账户的个人收入信息,也彻底搁浅。

细微差别

和其他国家一样,瑞士也不会姑息税务欺诈行为。但是瑞士对漏税(Steuerhinterziehung)的态度比较宽容。根据瑞士法律,向税务局隐瞒资产,例如伪造证件等,属于主动偷漏税。但如果是“忘记申报”自己的收入、财产,或部分资产,则属于漏税。漏税在瑞士也是不被允许的,有时要受到高额的罚款惩处。

但在银行保密法的保护下,银行只能交出税务部门嫌疑人名单上的顾客信息,这种保守秘密的制度在1934被写入了银行法:谁违反了,还要遭遇牢狱之灾。

这类主动偷税和漏税的微小差别在2009年对于瑞士银行的外国顾客来说,已经不存在了。

瑞士人享有这种“国家和公民互信”的特权已100年之久,每位和这种制度水乳交融的瑞士人,都认为“查账”会完全颠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种改变太深入,会让人惊慌失措。“财政部的出发点-让各州税务机关享有与其他国家税务机关同等的地位,难以让瑞士公民信服,这远远不够。如果现在对此发起全民公投,银行保密法一定会稳如泰山,”洛桑大学税务法教授Yves Noël预测说。

然而认同财政部观点的人却似乎越来越多:瑞士银行家联合会(SwissBanks) 2011年的民调显示,73%的瑞士人赞同保留银行保密法;财经杂志《Bilanz》2013年的报告则显示,支持率现在只有54%。

提案“为了拯救偷税人”

银行保密法的捍卫者马上意识到,要采取点行动了:一个由右派议员组成的委员会于今年夏天上交的提案提出,银行保密法应与宪法挂钩。“这个提案是要‘拯救偷税人’,试图保护瑞士那些不诚实的纳税人,他们向税务局瞒报了几十亿的瑞郎,”提契诺州前检察官Paolo Bernasconi生气地说,联邦依然相信纳税人很诚实的神话,现在早今非昔比了。

对Yves Noël来说,无论是维持原状还是简单地取消银行保密法,都不可取。他认为需要就此进行非常广泛的讨论。“我们是最后几个,还征财产税的国家。这是人们试图在税务局面前掩藏自己财富的主要原因。就证券收益来征税不好吗?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是要针对‘偷漏税嫌疑人’,撤销其银行保密制度,还是要针对所有人,让银行直接把所有的账户结算清单通通 寄给税务局,就像工资单一样?”

尽管在瑞士公众就银行保密法所进行的讨论还没有结束,但其效果已经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公民自愿检讨自己的偷漏税行径,正如瑞士西部法语电视台Temps Présent节目所展现的:

相关内容

越来越多的自我检举

近2、3年以来,税务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也觉察到,人们对海尔维第亚的纳税义务所持的忧虑,越来越多。“主要是外国人,他们和我们联系,希望将以前的税务行为规范化。但瑞士人迈出这一步的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当他们打算把收益投入地产、或收益面临易手(例如继承)时,”Daniel Spitz说。

税务检察官Yves Noël也认同这类趋势:“特别是那些退休的人,他们以为,银行保密法有朝一日会消亡,所以想先行一步。他们在报纸上读到相关文章后,就来找我们。不过有时,他们也受到来自的银行压力,银行劝他们,尽快在税务方面规范化”。

据Yves Noël介绍,这实际上是在“捕大鱼”,也就是未申报收入在50万-几千万瑞郎之间的偷税人,如果他们要把这笔钱“花出去”,那么税务局几乎不可能不知道。

自2010年,联邦实行了部分税务“特赦”,每位公民都允许在有生之年实施一次对自己的“检举”。本人必须接受资产重新评估,以其最近十年的实际财产数额和收入,对其税额进行评定,但继承税只收取最近3年的。

Daniel Spitz建议其客户与税务当局精诚合作:“这项政策很温和,应该学会使用它,总比脑袋上总悬着一柄‘达摩克里斯剑’强。不过要补交的税款可也不少,一般来说要上交收益的20-30%,所以很多人还在犹豫,是否要自我检举”。

利润丰厚的税收赦免

2010年,汝拉州率先引入税收特赦制度,至今为止已让4.06亿瑞郎“见光”,汝拉州财政局长Charles Juillard最近在广播中指出。这些资产在近5年内带来了3400多万瑞郎的税收,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只有7万、人均生产总值较低的农业州来说,数目已经是可观的了,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而在国家层面,目前还没有可信的估测,到底有多少钱尚隐藏在税务局的眼皮底下。上次全国范围内的税收赦免发生在1969年,当时“见光”的未申报资产高达115亿瑞郎。

(转译:宋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