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解读中国并购“四宗罪”

先正达在北京的作物保护和种子生产研究发展中心 AFP

SygentaSaurerMercuriaSwissportSwissmetal……截止2月初,70多家曾让瑞士人引以为傲的品牌已悄然被中资企业收入囊中。东方金主们的野心勃勃引发了瑞士人前所未有的愤懑与质疑:吞得下瑞士公司,能消化得了吗?在东方龙头的引领下,瑞士企业路在何方?

与中国吞并的好胃口相比,瑞士民众却大多反映冷淡,甚至抱有愤懑不平的抵触情绪。《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对6000余人的在线投票(德)外部链接结果印证了这一点:截止发稿日,只有不到20%的人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持乐观态度,近60%的人认为,中国的并购行为将逐步使瑞士的技术优势和就业岗位流失殆尽,其中不乏讽刺:“中国人能驾驭得了这么大的龙舟吗?”

把瑞士视为并购的黄金国,这并非中国企业的专利。苏黎世应用科技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律学院教师吴娟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对瑞士并购的调研,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就开始了对瑞士企业的并购潮,然而时隔三十余年,那些原本生机勃勃的瑞士品牌纷纷倒闭,存活率不足10%。“关乎自身饭碗的失败案例让瑞士人已有了前车之鉴,因此面对东方国家的雄心壮志充满警惕。”

中国“全球购”

根据普华永道1月底公布的报告《2015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16年展望》(英)外部链接,中国2015年“全球购”以674亿美元的交易总额刷新历史纪录,较前年同期陡然增长了40%,并在今年初继续呈现出强势增长的势头。

纵观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投资版图的变化,欧洲已悄然取代美国,成为中国人最为青睐的投资胜地。今年1月,央企中国化工不吝巨资收购德国塑料加工机械制造商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时,《新苏黎世报》(NZZ)似乎嗅到了几分危险气息,将其命名为中式“捕食猎物模式”(Beuteschema)。仅仅不到一个月,位于瑞士巴塞尔的世界最大农药商先正达,就成了中国化工的猎物,以430亿美元达成中国企业最大的一笔海外并购交易。

质疑一:计划没有变化快

瑞士人之所以给中方并购“差评”,最重要的原因当属中国企业大多重视短期利益,与欧美企业收购行为相比缺乏战略持续性。

业界人士将这次中国化工对先正达的收购视为2011年对全球第七大农药生产经销商以色列ADAMA的翻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交流和外企委员会秘书长庞广廉近日考察ADAMA时发现,“以色列高管唯一的抱怨是,收购前中国化工承诺的战略目标,计划以ADAMA为龙头系统整合中国六家农化公司,从而打造为国际农化领域的旗手,时隔5年还未实现。”

在庞广廉看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有所出入是中国企业的通病-尤其是国企。”国企网状裙带关系旁支错节,导致任何一大发展战略都举步维艰。曾在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担任高管在他认为:“许多外国专家直指中国国内投资机会枯竭,从而导致企业海外并购。实际上国企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和冗余的决策过程才是中国企业选择走向海外的根本原因,收购海外公司反而比较通畅迅速。”

企业管理层的变动也是影响战略实施的一大关键因素,央企身份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领导层的任期和决策自主度,企业战略难以长期贯彻。由国资委管辖的众多央企中,所有领导最多只能在同一单位工作10年,以中石油为代表的正部级单位领导层退休年龄为65岁,而作为正局级单位中国化工董事长的任建新只能干到60岁。原则上任建新即将于2018年卸任,他打造的海外并购版图能否长治久安还是未知数。

质疑二:“中国制造”取代“瑞士制造”

瑞士人的另一担忧则是中国企业是否会把“Swiss Made”变成成本低廉而质量堪忧的“Made in China”。

在世界经济论坛(WEF)每年定期发布的“2015/2016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英)外部链接中,瑞士的总体排名已经连续七年力压群雄,占据榜首。这得益于它强劲的革新能力优良的基础设施,此外,官方机构良好的办事效率和高透明度也功不可没。中国企业正是因此而将瑞士视为新的投资热点目的国。

意味深长的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在收购了瑞士品牌后,会有意识地避免与瑞士当地媒体接触,面对中国媒体的采访请求也讳莫如深-原因只有一个:保持该品牌在公众心目中的瑞士血统纯净性。

在中国本土许多品牌面临“信任危机”的当下,“瑞士制造”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赖度有增无减。因此,中国母公司不会轻易把产地转移到中国境内。

当然,并非所有行业都不会考虑把生产和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瑞士制药企业诺华和罗氏都已在上海建立了生物医学研发中心,“但并非像外界揣测的,单纯是因为中国科研人才的物美价廉,而是因为亚洲人的生理环境、消费习惯、基因结构和欧美人有所区别,中国大量的患者样本能够使新药临床试验中的样本采集便捷化和精确化,从而研制出适合亚洲人的药物。”吴娟说,此举不仅能增加瑞士出口,还能保持瑞士原有品牌的延续性。

质疑三:有钱任性,破坏瑞士社会文化

中国并购企业偶尔也呈现出“冰山效应”:瑞士子公司只是露出水面的百分之一,水下隐匿的中国商业潜规则的“灰色地带”则足以撞沉这座冰山。

有些中国公司来到瑞士后带来了不少恶习。曾有一家大型中国公司,刚刚空降瑞士就不惜一切代价从瑞士同行业公司猎取瑞籍人才,甚至不惜开出现有年薪三倍的高价,随后便要求对方提供原先所在公司的商业机密。这对于瑞士在几百年信誉和忠诚基础建立上起来的社会文化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和冲击。

吴娟不无遗憾地说:“这是中国目前传统商业文化面临解构和危机的‘海外衍生副产品‘:防灾防骗防对手,疑心疑物疑产品。”

但吴娟也相信,商业诚信是可以通过教育来重建的。她已经连续三年带着部分驻瑞士的中国管理人员参观瑞士公司办公过程,瑞士企业和客户之间诚实信任的关系让他们感触颇深:“这么做生意谁都不怕吃亏。”

质疑四:瑞士人变成中国人的打工仔

美国公司收购瑞士企业后往往实施大规模裁员解聘,管理层彻底大换血,与其为人诟病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企业大多恪守承诺,保留被收购公司的完整性。

然而保留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瑞士员工能与中方员工心无芥蒂。在对中国收购的20余家瑞士公司调研中,让吴娟印象最深刻的是某瑞方CFO长达一个小时的抱怨和鄙夷:他看不惯中方员工总是用他听不懂的中文聊得热火朝天,也对‘家长制’的中式管理深恶痛绝。中国高管似乎还生活在封建时代,以为自己是皇帝,喜欢员工事无巨细地向他请示,中层管理层毫无自主权。更有甚者,让瑞籍员工端茶送水。这显然和崇尚民主自由的瑞士人格格不入,也导致某些被并购公司的瑞籍员工自动请辞。

无论是中方还是瑞方,都将这类抱怨归为“文化差异”。但在庞广廉看来,“文化差异”意味着难以调和,但这些矛盾的关键在于中方母公司管理制度的缺陷,本不难解决。大多数中方员工的薪酬仍以国内为标准,“派驻到瑞士的央企管理层,工资水平直接由国资委决定,除去食宿和年底奖励,月薪仅8千左右(约1200瑞郎),底下所有瑞方员工工资都比他高,这种薪酬的巨大反差造成他们心理上的不平衡,为了体现自身地位而对瑞方员工苛刻管束。”

过于注重繁文缛节的微观管理,强调自身存在感,也恰恰反映出某些中方人员对个人管理能力的不足。

吴娟认为,中国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远远跟不上海外并购的步伐,因此承诺并购后不裁员,实属无奈之举。中国发改委也觉察到这一欠缺,多次提及对海外并购公司管理层进行系统培训。然而本土成长起来的中方领导直接空降,绝非朝夕就可以在海外公司赢得民心。

吴娟建议:“全权委托给瑞方员工管理,虽然无奈,但也是明智之举。无为而治,绝非甩手旁观,而要在观察中学习-无论是哪国企业,这都是并购后必经的步骤。”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