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导演烧出的一道“中国菜”

瑞士导演钮永辰(Jürg Neuenschwander)的新作《中国秘诀-勇气与智慧》剧照海报 Rayartcenter

在关于中国的关键词中,“Made in China”一定位居榜单前列。然而,在很多人眼中,“Made in China”往往是和“山寨”划等号的。可以说,中国的山寨货“举世闻名”,单从小小的瑞士来看,每年流入瑞士的假货七成都来自中国。但在瑞士导演钮永辰的最新纪录片中,“Made in China”却被形容成了中国秘诀。

“如果你没被模仿,那说明你一文不值。”《中国秘诀:勇气与智慧》(The Chinese Recipe – bold and smart)是瑞士导演钮永辰(Jürg Neuenschwander)的最新一部纪录片作品。整个纪录片由三个发生在中国不同城市的故事穿插构成。周晓辉,在上海开了一家音响设备小作坊,通过研究世界各大音像品牌技术,将音响部件拆分再组装,创造出自称“比大牌更完美”的音响设备;王瑞林,带着中国饲料工业企业“保龙”的技术、管理与销售经验与瑞士知名机械品牌布勒(Buhler)合作,创办常州布勒机械有限公司;在贵阳的一群年轻“创客”们,通过“拿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加上自己的理念,进一步完善,研发出中国的无人机。

三个来自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故事,在导演钮永辰真实平和的镜头下,展现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企业家世界,他们都遵循着一种不断复制与改造的“中国配方”:在已有的创新和设计成果上加上一些自己的理念使原来的产品更加完善,满足具体使用群体的需求,简单来说就是快速地将各种创意组合起来变成更加有新意的产物。

纪录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并非简单地抄袭,我的产品比原创更强大。”导演以中国式创新——虽无原创但不断改进的秘诀为主线,讲述了当下中国创客风潮中的三个故事,给观众提供了一种特别的视角来看待当今中国的发展。

瑞士导演钮永辰(Jürg Neuenschwander) 本人提供

钮永辰(Jürg Neuenschwander)来自瑞士,擅长纪录片拍摄并多次获奖。他于1978年成立了Container TV电影制作公司。其作品“Sooner or later” 曾在洛杉矶获得国际纪录片成就奖提名,其他作品“The Power of Healing”及“Encounters on the Milky Way”也广受赞誉。钮永辰还是伯尔尼应用科技大学“媒体实验室”的创立者,同时在伯尔尼艺术大学执教电影科目。此外,自2009年以来,他一直在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担任客座教授。这次,钮永辰带着自己最新的纪录片作品在上海举办了试映会,并在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上海办公室里接受了我们的独家专访。

瑞士资讯swissinfo.ch: 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部关于中国创客的故事?

钮永辰:纪录片里的三个故事都是我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碰到的。当时我正好要买一组音响,就在网上找到了周晓辉的音响店,他的广告非常有趣,说他的音响是世界上最好的,比国际大牌的还要好。于是,我就决定去他的店里一探究竟。在他小小的一家手工作坊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音响器材。而周晓辉就像是一个迷失在游乐园的孩子一样,摆弄着这些器材,对他的产品夸夸其谈。

而在2010年,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创客集市,很多好玩的新科技在那里展示。我是在那里见到那群来自贵阳的年轻创客的。我觉得他们和周晓辉有很多有意思的共同点,而直到我遇见了来自瑞士的布勒集团的Dieter Voegtli,他说他对中国的创客和山寨文化很感兴趣。于是我想,是的,我应该拍一部关于中国创客的故事。

瑞士资讯swissinfo.ch:那当初说服他们同意拍摄是否遇到什么困难?他们知道你具体要拍摄什么吗?

钮永辰:起初他们也是有点犹豫的,不太清楚我是来干什么的。但是我非常坦诚地告诉他们,我就是想要拍一部关于他们的故事,没有任何炒作,没有夸张,就是真真实实地记录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经过两三次的交谈和拍摄,他们慢慢体会到我的真诚,我想我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其实,这也是我想通过我的电影表达的。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内向、不善言辞上,但其实他们非常热情,有幽默感,最重要的是他们对自己热爱的东西充满激情、智慧和勇气。我想通过我的镜头,拍下我在中国所看到的、所经历过的。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对于片中谈到的中国创客和山寨文化,你自己有什么样的看法?

钮永辰: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甚至有争议的话题,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作为一个导演或者出品人,对于版权,我们是非常在意的。我当然不希望我的作品被拿去盗版。但是作为一个电影人,或者说做艺术的,每个人都知道,学习和借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在中国的文化中,三十六计中就有“顺手牵羊”。可以说,创客与“拿来”文化在中国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而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瑞士,版权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但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很多国家的工业技术和经验也是相互学习和“拿来”的。所以,在我看来,这个问题需要被拿出来重新讨论,它不应该是一个全世界通用的规定,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点,也应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