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是瑞士人懒,还是中国人多疑?

对正在苏黎世大学攻读欧中商业管理硕士课程的同学们来说,跨文化不仅是学习内容,也是每天的生活。 Universität Zürich

“瑞士人死板,喜欢按部就班做事;中国人活分,善于应对突发状况 – 这不是成见,是文化”。对苏黎世大学张新华教授来说,中瑞文化差异不仅是研究课题,更是多年的亲历。“瑞士是个小国,重视出口,所以必须目光向外,瑞士人也相对有着较高的跨文化能力… 相反一些中国驻瑞企业的中方负责人在入职前完全没有跨文化的培训,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碰钉子,不愉快。” 而讲到文化差异和冲击,张教授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张新华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高知家庭,高考恢复头一年考入同济大学,成为材料科学博士,后在苏黎世理工学院作博士后,从此便没有离开瑞士,至今已30余年。这位名副其实的工科女早已不再和数字公式打交道,作为苏黎世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跨文化研究讲师,她如今最拿手的是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清除沟通障碍。

Xinhua Zhang Wittmann
张新华 (Xin Hua Zhang Wittmann)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博士。 苏黎世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博士后。 2000年,为了跟上社会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发展步伐,不惑之年的她再次“作回学生”,在苏黎世理工大学攻读管理在职硕士学位。 2000年,为苏黎世大学高级管理人员管理硕士项目授课。 2008年至今,苏黎世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跨文化研究讲师。 2011年至今,西北应用大学教授,讲授创新及跨文化管理课程。 2014 年至今,苏黎世大学瑞中案例研究中心(Swiss Chinese Case Study)主任;苏黎世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欧中商业管理硕士课程项目负责人。 Xinhua Zhang Wittmann
​​​​​​​

“为人民服务”并不是无条件的

比较文化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一个社会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张教授开门见山地说:“中国不言而喻是以集体主义为主导,孔子自古建立的价值体系,个人要牺牲自我,贡献大家,否则就是自私自利。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等级关系清晰,下属服从上级,天经地义。”

不过,这一套放在现在的瑞士可行不通,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在学校也一样:中国讲求“师者如父,要敬师畏师,不违师教”,否则就是大不敬。可是在瑞士当老师的都清楚,如果黑板上写错字或者讲义中有漏洞,这里的学生们会直言不讳地当众指出,并为自己的“明察秋毫”感到骄傲。当老师的可气不得:一来没有权力-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助力,不是权威;二来没有道理- 瑞士人以事实论英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这就是个人主义社会,”张老师说,“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稀疏,等级关系的表达不凸显,讲求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价值,考虑事情以个人出发,因为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能对别人有贡献?”

说到这儿,问题就来了:我们思想品德课上学的“螺丝钉的精神”,难道不对?个人要服从整体,服从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没错,雷锋叔叔当年确实在日记中写过“再好的螺丝钉,若离开了机器这个整体,也不免要被当作废料”, 可是,警句上半段还写道:“虽然是细小的螺丝钉,然而如果缺了它,那整个的机器就无法运转了”。这岂不是一个悖论:小螺丝钉要为大局牺牲自我,可如果小螺丝钉牺牲了,那大机器也会有故障。

对此,跨文化专家有自己的解读:“在集体主义意识形态下,个人的牺牲或服从也不是无条件的。一个人从小听家长的,同时也得到家长的保护。这种家长式关系一步步扩延到学校和工作单位,上级如果要想下级忠诚听话,也得相应地维护、给予下级利益。”

原来,螺丝钉和大机器之间的关系是相依,不是相斥。

“我曾经在课上做过一次有关‘理想领导’的调查,结果很有深意,”张教授补充说,“在中国学生心里,理解关心我,照顾培养我,给我提升晋职机会的领导是好领导- 评判从人际关系出发;而在瑞士学生眼中,懂得放权,相信员工,给员工施展能力机会的领导才是好领导- 工作本身是他们的判断基准。”

想想确实如此。瑞士国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虽然和“为人民服务”有着近似的寓意,但其中“人际关系”的元素很淡,“就事论事”的态度更浓。

是我懒,还是你缺少信任

还有,瑞士人和中国人的勤奋都名扬在外,可是当瑞士员工遇上中国老板时,他们突然“变懒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前不久,一家被中国并购的瑞士表厂当地员工在广播中吐槽了中国上司的“无礼、专横”,而最让瑞士职工忍无可忍的是,中国领导居然调查并干预职工请病假。怀疑和不信任在瑞士职场关系中可是“硬伤”。

怀疑和不信任在瑞士职场关系中可是“硬伤”- 张教授就此解释道:“这正是两国在商务领域中体现出的另一显著文化差异:中国职场关系建立在管控 (Control)的基础上:上司会想,我不了解你,谈何相信?在中国建立信任需要长时间的考察和考验,Control是建立信任的前提。可是在瑞士,信任(Trust)是一切关系的前提,职场上也一样,上司从一开始就要信任下属,直到有一天发现了后者有不检点的行为,比如请病假干私活,领导才会开始管控,在这里Control 是不信任的信号。”

这么说,瑞士人并非不如中国人吃苦耐劳?“肯定不是,瑞士经济的发展,国力的稳定充分证明了瑞士人的勤奋。只不过,瑞士人的勤奋概念和中国有所差别而已,” 说到这儿,张老师举了个例子,“一位在中国工作的瑞士老板想试探性一下中国雇员的‘底线’,他有意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付于他们。结果发现,给中国人多少,他们就能吃进去多少,白天黑夜搭进去也要完成任务。这要是在瑞士,下属肯定会明确表示不可能。”

说到底,就是两种文化定义的勤奋不太一样。“中国人善于打集中战、疲劳战;可是瑞士人的工作道德就是工作休息泾渭分明,该干活时好好干,该休息时就休息。疲惫上岗容易出错,得不偿失。就拿制表师行业说,如果一道工序出了问题,他们就必须整体返工,成本便会更高,”张教授说。

复制也是一种创新

中瑞文化的“诚信” 碰撞远不只发生在老板及员工关系的层面。中国“擅长复制”的名声由来已久,可在推崇创新的瑞士人看来,钻研仿制和诚实守信就是南辕北辙。多年来,技艺越来越“精湛”的中国仿制表就一直是瑞士钟表业的心病。如今,随着中国公司接连并购瑞士大中型企业,瑞士创新、诚信的名誉会不会受到影响?有人心生如此忧虑也在所难免。

“其实复制也是一种创新,”张教授一语惊人,“为了迈出创新的第一步‘search idea’, 我们既可以从用户那里去挖掘新点子,也可以调查竞争者在研发什么。高质量的拷贝是创新的开端,只要之后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原有基础进行改进。上世纪70、80年代,日本也在复制别人的东西。如今,它已经是发明大国了,从模仿到创新总是一个过程。”

况且脑洞大开似乎也不是瑞士的突出性格。“从无到有的创新其实在瑞士也不多, 瑞士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追求完美、挑战极限的层面,比如腕表要精确地到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秒… ” 张教授指出,“中国目前的世界创新排名近年来直线上升,目前排列第29位,中国企业开始重视研究发展投资,重奖创新。”

欧中商业管理硕士课程 (MAS in European and Chinese Business Management) 

由苏黎世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及新华都商学院合办

学位:商业管理硕士

学制:1年(半年理论课程,半年企业实习)

授课地点:苏黎世大学

课程设置:1.管理学基础课程、2.欧洲及中国商业管理课程、3.跨国企业实习、4.论文

教学方式: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咨询式实践、小组项目和商业模拟

入学条件:本科学位(不限于商科,需提供本科成绩)、GPA成绩3.0分或以上、雅思成绩6.5分或以上(或托福成绩93分或以上)

学费:3万瑞郎

当然,法律对专利的保护也是鼓励创新不可或缺的条件。“在法律执行力很强的社会,比如日本,创新有良好的发展土壤。谁创新,谁得益,这点至关重要。在中国,员工的好想法可能会被领导拿走,这样的话,谁也不愿意再透露自己的好想法。说到底还是诚信。”

跨文化不是改变文化

作为苏黎世大学欧中商业管理硕士课程的项目负责人,张新华天天都在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打着交道。苏黎世大学欧中商业管理硕士课程第一期学员一共30人,20位来自中国大陆,10 位来自瑞士和世界各地。跨文化不仅是学生们的学习内容,也是他们每天的生活。

“很有意思,” 说起学生,张新华精神焕发,“学生们在互动中,也明显感受到彼此的不同。比如,他们在做小组作业时就出现过矛盾:瑞士学生抱怨评分不公,因为中国同学付出少,合作被动,但最后小组成员却得分相同。但中国学生会觉得,既然我们是朋友、同学,所以能者多劳,你就代表我吧。” 

典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处世观的分歧。张老师于是把“个人工作量的相对比率”添进评分标准中,有了明文规则,中国学生便开始更主动地参与小组工作,而瑞士学生也不好意思继续为工作量分配的问题“斤斤计较”了。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总是需要双方的相互适应,跨文化永远是双向的,”张教授说,“我的工作并不是要去改变谁,而是让不同文化的人了解相互间的差异,从而做到理解和包容,甚至是妥协,open minded很重要。另外,正直、尊重他人和善良这几个特质永远是游走于文化间的通行证。”

对的,就像微笑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