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在瑞士《突然想家》了

从北京到Urnäsch:于皓用她的处女作电影向你讲述自己如何在瑞士阿彭策尔找到“家”的故事。这也是一部关于外国人在瑞士的身份认同、融入、归属感的影片。
从北京到Urnäsch:于皓用她的处女作电影向你讲述自己如何在瑞士阿彭策尔找到“家”的故事。这也是一部关于外国人在瑞士的身份认同、融入、归属感的影片。 于皓提供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世界公民,可以生活在世界任何地方,而没有所谓想家的问题,直到她离开阿彭策尔(Appenzellerland)的家去旅行,才知道世上还有“想家”这种感受,而且还有点疼。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作为一个新移民,从北京来到瑞士一个小乡村,语言不通,文化迥异,如何在瑞士开始自己的生活?于皓选择了摄影机。而从那时起,一部电影其实就在不知不觉中暗自开始萌生发芽了,这点当时摄影机背后的于皓自己是没有意识到的,没有想过,也没有想到。

突然想家》(Plötzlich Heimweh 德)外部链接是一部讲述不寻常的移民历程的纪录片,一部于皓自编、自导、自演的爱情和家庭故事。主人翁于皓从8000多公里之遥的中国踏上瑞士的土地,从语言不通、懵懵懂懂,到自我发现、融入、找到认同、归属感,再到自我体现的故事。

电影使用原声(德语讲述,对白多是瑞士德语+中文),配有四个版本的字幕:德文,法文,英文和中文。

影片将于11月28日起在瑞士各影院上映。

如果你在人群中,当地的语言一句不通,大家有说有笑、兴高采烈地交流,你能做什么?你也跟着笑么?会不会有很奇怪的感觉?于是她把自己藏在摄像机的后面,透过它来观察这个陌生的国度。

2006年,对于只会讲英语的于皓,刚刚移民来到瑞士偏远乡村中,很多牧民不会讲英文,影机就成了她的第三只眼睛:“摄影机就像一位陪在我身边的好朋友,一个比我还要沉默的朋友,躲在它的后面掩盖了我语言不通的尴尬,有它的陪伴让我不觉得孤独或不舒服。”

电影的来历

就这样,于皓2006年就拍摄了60多盘高清影像素材,每盘63分钟。拿她的话说:除了睡觉和洗澡,几乎总是带着摄像机,无论去拜访朋友、爬山、徒步还是参加各类活动。她一个人躲在摄像机后面静静地看着别人的故事。

2007年又拍摄了60多盘,2008年又拍摄了60多小时。

拍摄后的录像带被于皓统统扔进了抽屉,先生曾经问她为什么不剪辑并看看你拍摄的素材?她说,它们是我的日记,有人在用笔写,而我用摄像机。当你写好完日记后,你会每天回看吗?

其实在于皓内心里真正的原因是,这些影像日记里人们讲的话她一句都听不懂,所以她才不要看。

2009年,于皓的德语突然开窍似地可以流利地与人交流了,从这时起,她拍摄的影像数量直线下降。这些是她后来在剪看素材的过程中才发现的,原来这些年摄影机不知不觉中承担了她与人交流的作用。

然而随着拍摄的录像带越来越多,她开始有些茫然,为什么拍了这么多?又该如何处理它们?扔掉吧,太过可惜。那时便有了要做一部影片的想法。

自编自导自演-电影背后的故事

谈到影片,于皓说她不喜欢那种传统的、对着镜头接受采访、说出自己的心声的那种记录片表现手法。一部好的影片不能只有好的剧情,画面也要有张力和感染力。

于皓其实很不喜欢自己作为主角出镜,她总是以为,倾听别人故事的人要比自己有故事的人幸福得多,所以,下决心当主角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因为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讲关于自己的故事:“一直以为我是个比较干涩没有故事的人,在我的身上没有剧情可言,因为我很少有大起大落的心情,人生的路也一直很顺利平坦。”

因为这些年拍摄了近300盘影视素材,也渐渐有种压心头的感觉,因为不知道拍了这么多素材用来干什么。

2012年,现在的瑞士内阿彭策尔州州长罗兰.伊诺恩先生曾经问于皓:有没有想过讲讲自己的故事,讲讲做为一个外国人在瑞士的生活,她又是怎么看待当地的传统与文化?于皓当时未加思索毫不犹豫便拒绝了他。

因为于皓认为自己是个没有故事的人,也不会站出来讲什么故事。她喜欢平淡的生活,真实、真诚也自在。

但是这么多的影像素材,又该怎么办?

于皓

在中国曾任职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旅游卫视等媒体。先后任职记者,导演,主编及制片人等职位。

自2006年在瑞士苏黎世阿彭策尔馆(Haus Appenzell外部链接)工作,负责基金会文化交流及展览事宜,并担任该馆同名基金会理事会成员。

创办HAO PRODUCTION影视工作室拍摄并制作系列纪录片及广告片。

在瑞士期间曾策划并出版多部瑞士德文画册。个人撰写并出版的中文书籍有:《爱上你的忧郁》(2004),《和你们在一起》(2008),《倾听你的诉说》(2008)。

曾先后策划并举办过多次与中国有关的展览,目前正在展览的是《中国面塑与瑞士传统糖艺外部链接》。

痛苦的剪辑过程

2016年,于皓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每天早上5点起床将300多盘影像全部看了一遍,因为白天还要工作,只好利用早上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过程对她来说就像一次穿越回过去的时间之旅。看完后,最终下定决心,由自己来作为影片的红线。

于皓说:“决定下得很难,本想保持一定的距离,最终还是超出了我的底线。因为我发现,如果不深入,一切就会过于肤浅留于表面,如果要深入,就会越过我想要保留的私人底线。整个后期剪辑的过程令我非常痛苦,因为去年的下半年我总要不停地回望过去,才发现,很多看似简单的决定,很似轻松的理由原来另有原由。”

其实,这部影片于皓拿摄像机记录和拍摄有12年之久,从2005年开始到2017年,从2017年底到2018年上半年根据剧情所需,在中国及瑞士两地多次拍摄。

“不论怎样,影片制作完成了,现在的我却很是感激这段不快乐的经历,它让我成长并认识内心的另一个自己。”

目前成型的电影镜头画面是为了推动剧情而选择的,因此很多也是她非常喜欢的,美丽的画面不得不删掉,只因不属于剧情。而且,于皓坦承,很难回答是否通过镜头表现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很多镜头是先于表达就已经存在的。

电影名字的来历

于皓第一次来瑞士是2002年。当时来瑞士采访,对瑞士的自然风光及阿彭策尔的传统房屋印象非常深刻。2005年她与国内一家电视台摄制组再次来到瑞士拍摄,也是这次瑞士之行,她与她现在的瑞士先生相爱,2006年定居瑞士。

初来乍到,虽然一句德语也不会讲,但随着时间对当地的情感日渐加深,并且随着这些年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接触,与本土瑞士人的交流与沟通,渐渐适应并接纳了当地人的沟通及待人接物的方式。当地特有的生活习俗也日渐融入并刻印到她的生活中,逐步产生了很强的认同感。

“2013年我和先生去亚洲旅行,两周后的一天早上,在酒店吃早餐时我忽然难以克制想家,那一刻,我强烈地感觉到,无论如何想回到瑞士,回到我现在生活的阿彭策尔州,因为做不到,有种很心痛的感觉,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Heimweh»(想家)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纪录片《突然想家》除HAO PRODUCTION公司投资外,瑞士电视台SRF Redaktion pactet 和SRF Redaktion Sternstunden也是联合投资方,同时,还有内、外阿彭策尔州政府及当地基金会、企业。另有一些朋友慷慨解囊。

瑞士资讯swissinfo.ch:那么,家到底是什么?怎样才算是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于皓:家是让我感觉内心安宁的地方,是我觉得不再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是我愿意在这里老去的地方,是我旅行两三周后就已经开始想念的地方。

我属于我现在生活的地方,我从内心里当自己是个当地人,对当地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有很确定的认同感。我爱这里的天空,这片美丽的土地、真诚坦然接纳我的当地人,还有这许多喜欢我、帮助我、支持我的善良美好的人们,是他们对我的接纳给了我内心的归属感。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电影即将在瑞士上映,现在,你最想告诉中文读者(未来的观众)的是什么?

于皓:当我们作为一个异国人来到一个文化迥异、语言不同的国度生活,我觉得最要不得的是比较的心态,以及先入为主的观念。

想想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怎样的心态?婴儿是以全然未知的好奇的心态接纳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纯粹地、不存偏见地接纳人,接纳事,接纳这个新的环境。

不拿当地的文化、生活习俗及饮食习惯等与国内相比较,不拿你看到和体会到的事情与你已有的知识及阅历来评判,当你开始评判时,便已不是在全然地融入并接纳现在,也没有真正活在当下。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当地的语言,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只有精通当地的语言才能没有障碍的更好地沟通。当然,融入不仅需要语言,也需要你有一份敞开的心态,放下已有的观念全身心的融入并体验当下。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