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将钱存入瑞士哪家银行?

Keystone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各国储户都在问同一个问题:我在银行的存款还保不保险?

10月8日,欧盟决定将各国最低储蓄担保额度提高到5万欧元。而未加入欧盟的瑞士,只将这一储蓄保证金限定在每行每户3万瑞郎。

什么叫储蓄保证金,或储蓄担保额度?简而言之,就是当银行倒闭后,这家银行储户所能得到的最少的保障金。以瑞士为例,如果储户在银行的存款超过3万瑞郎,当银行倒闭后,储户至少可取回自己的3万瑞郎,至于多出3万瑞郎的部分,那么只能听天由命了。

并无担忧

尽管和欧洲的其他国家相比,如德国和奥地利都是全保,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担保金都超过了10万欧元,瑞士只提供区区3万瑞郎,但这并没有引起瑞士国民的强烈不满。

究其原因,一方面低保显示出瑞士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创并不严重,国家对金融市场的介入有限。另一方面,瑞士国民的储蓄习惯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爱大银行

和众多发达国家一样,瑞士尽管银行林立,但国民的储蓄意识并不强,虽然还不像有些美国人,到了有一花俩的程度,但有一花一还是有的。不过在成立了家庭之后,瑞士人便会开始考虑储蓄。

将钱存入哪家银行呢?瑞士在国际上最负有盛名的便是瑞士联合银行(UBS)和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银行。但这两家银行并不是瑞士人的最爱。

将钱存入Siviriez银行的迪克先生表示,尽管这家银行名不见经传,但从小他就和这家银行打交道,对这家银行非常信任。虽然UBS或CREDIT SUISSE是国际化的大银行,但他们只重视大客户,对他们来说,小客户只是账目上的一组数字。而在小银行,每位客户都会得到尊重。

将钱存入伯尔尼州另一家小银行的露特女士也抱有同样的看法,她说,早在UBS等大银行合并成立时,她就一直心存疑虑。大概因为瑞士国家小的缘故,她对“大”的东西都不太信任,总认为“船小好掉头”。

的确,本次金融危机,瑞士受影响最大的正是联合及信贷两家大银行。而瑞士其他银行的经营状况尚还稳健。瑞士苏黎世州立银行今年到8月底的新储额甚至增长了85亿瑞郎。

其实像Siviriez这些地区性的小银行也并非各自为政,它们大多被“收编”为州立银行(Kantonalbank),而这些州立银行便是瑞士国民的最爱,如果碰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存款、买房、贷款等金融事宜,这才是瑞士人民的首选。

瑞士政府也对这些与市民生活联系紧密的银行“青眼有加”,政府对各州立银行及与联邦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瑞士邮政银行(Post)实行储户存款全额担保,而放任其他银行对储户进行只有3万瑞郎的联合担保。

难怪瑞士金融专家向瑞士国民提出建议:如果担心自己的存款,那么最好把钱放入多家不同的银行,或者干脆将钱转入州立银行。在这场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中,瑞士州立银行不仅赢得了更多的客户,而且还获得了更多中小企业的重视。

全球化与冰岛

当全球都在讨论“全球化”的益处时,太多人忘记了簇拥在瑞士达沃斯门口抗议“全球化”的示威者。全球化却给头脑狂热者有力的一击,以美国房屋次级抵押贷款为开端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世界,将全球经济拖入泥沼。

和瑞士一样同为小国的冰岛,曾积极投身到全球化经济当中,10多年来,其金融行业与国外大肆开展信贷交易,到2005年时,其经济增长甚至达到了7%。而如今信贷危机来临后,据美联社数据显示,冰岛金融业的外债已超过1383亿美元,而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冰岛正面临着“国家的破产”,预计向俄罗斯寻求一项高达40亿欧元的贷款。

向俄罗斯“求助”而不是向欧盟,冰岛今年2月的民意调查还显示,冰岛人民正在积极向欧盟靠拢,由此而见,欧盟目前的情况似乎也是自身难保。

作为一个小国,和冰岛一样,瑞士迟迟没有加入欧盟;尽管每年对农业的补贴金额庞大,瑞士却始终没有放松农牧业的自产量;瑞士的银行众多,但国内的金融业依旧保持着立足本国的经营方针。虽然瑞士的经济不得不以出口为导向,但与冰岛不同,瑞士总是小心翼翼地对“全球化”保持着警惕。

无论瑞士对待“全球化”的态度是否奏效,但明年年初达沃斯论坛召开时,肯定会有更多的人,对同期举办的“反全球化游行”投以更多理解的目光。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宋婷

丹麦:所有

德国:所有

希腊:所有

爱尔兰:所有

奥地利:所有

挪威:376 000

美国:283 000

意大利:161 100

法国:109 200

日本:108 000

加拿大:104 500

英国:100 000

瑞典:80 000

葡萄牙: 527 00

芬兰:39 000

比利时:31 200

西班牙:31 200

卢森堡:31 200

荷兰:31 200

瑞士:30 000

10月10日,瑞士联邦总统帕斯卡尔·库什潘(Pascal Couchepin)和经济部长多丽丝·洛伊特哈尔德(Doris Leuthard)面对媒体对他们一直没有出面的指责纷纷作出回应,他们表示,瑞士政府没有采取措施,是因为目前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