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汽车工业在自掘坟墓”

Keystone

超跑、节能型、越野运动型,自动驾驶系统发达,甚至今后能自己跑的汽车,包罗万象的汽车种类齐聚日内瓦国际车展。然而林林总总,所有汽车都没有回答一个问题,汽车业的未来如何,汽车业传奇经理丹尼尔·格乌德弗特在接受瑞士资讯采访时有感而发。

3月6日-16日,日内瓦第84届车展开幕,上百种欧洲甚至世界新推出的车款亮相。日内瓦是除底特律外,唯一一个每年都举办大型车展的城市。曾被多个大型汽车企业“争夺”的高级经理丹尼尔·格乌德弗特(Daniel Goeudevert)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展望了他眼中汽车业的未来。

swissinfo.ch:日内瓦车展是独一无二的,策展商和工业产商都这么说。因为瑞士不生产汽车,所以车展的“眼光”是中立的,可以展示更多新产品和革新产品,您也这么认为吗?

Daniel Goeudevert:不,我不这么认为。对很多汽车业经理来说,日内瓦是一个不错的旅游胜地,但作为车展胜地,它并不是第一位的。这里更多的是在向富有顾客展示传统产品。它不是一个革新的展会。

日内瓦车展必须树立一个新的形象,不然它很快就会变得平庸。那些生产商不会期待,在日内瓦车展上,会看到什么新的东西。

这是我的个人感受,已经十多年了,正是因为瑞士不生产汽车,所以它可以担负起这个责任,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展示“未来”的展商,而不是展示“历史”的。

日内瓦就应该成为这样的地方,可以让所有生产者展示自己的新科技,让那些大的采购商、机构和公司,在这里找到未来的产品。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信使也开电动车

此内容发布于 停车。下车。投递报纸信件。上车。给油:电动机飞快地带动了雷诺车的运转,很有劲儿,却毫无噪音。出发,去下一个信箱…

更多阅览 信使也开电动车

swissinfo.ch:再过几年,可能就会有能“自己开”的汽车了。这次出现在日内瓦展会上的创新型自动驾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危险和道路交通状况,甚至自动刹车。这难道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吗?

D.G.:不,这是本世纪做的最无聊的事。如果我坐在汽车上,却不让我开车,因为系统会自动驾驶,那我还不如做火车呢。火车更舒服,至少我还能上厕所。

汽车工业在自掘坟墓,因为10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宣传的驾驶的乐趣,没了。

第84届日内瓦汽车展于3月6-16日在日内瓦Palexpo展厅举办。

举办商预计将接待70万参观者。

汽车制造商组织称,日内瓦车展是继法兰克福、底特律、巴黎和东京以外,世界上第5大重要的该类型车展。

因为瑞士本国不生产汽车,因此所有汽车制造商享有同等待遇。各展商非常珍惜这种平等中立的态度。

45%的参观者来自瑞士以外,其中不乏来自邻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的。

swissinfo.ch:至少现在,欧洲市场出现了经营危机。汽车工业开发出了难以计数的新模型,并且试图抢占所有能想到的夹缝市场,这有意义吗?

D.G.:不,从长远角度来看,这毫无意义。问题并不是出在这里,但汽车工业不敢越雷池一步。最近这20年,时代已经提出了四点清晰可见的挑战。

首先是燃料问题。燃料资源越来越少、越来越贵。第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立法者不得不出台新法,这一定会影响到内燃机动车的销售额。一切都围绕着二氧化碳排放。当然,汽车工业不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唯一罪魁祸首,但它必须扮演一个先锋角色,因为现在几乎每人都有,或即将有汽车。

第三,未来几十年,90%的世界人口都将居住在大都市。汽车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同于50年代,只是为了从苏黎世开到米兰。在城市里,距离短,每个角落都可以提供电力,因此电动汽车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第四,对青年人来说,汽车作为身份的象征,这一代表意义已经变得愈发薄弱。在日本,逾60%18-25岁的青年人可以设想没有汽车的生活。这也是因为在超级大都市里,开车已经几乎成为了不可能。

Daniel Goeudevert于1942年出生在法国兰斯(Reims),如今入籍瑞士。是80年代欧洲汽车工业领域内最炙手可热、最成功的高级经理之一。

同时他思维广阔、富有前瞻性。早在80年代,他就强烈反对大马力汽车,并致力于发展环保型汽车、限速和修建地区公共交通系统。

格乌德弗特曾在巴黎学习文学,随后成为教师。1965年以销售员身份进入汽车行业,之后青云直上。1970年,年仅28 岁的他成为瑞士雪铁龙总经理,之后又成为德国雪铁龙、德国雷诺,最后成为德国福特总经理。

1991年,大众集团总裁Ferdinand Piëch任命他为自己的副总。2年后,因与Piëch意见分歧离开大众集团。

1996年出版《鱼缸里的鸟-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经理自传》,在最佳图书榜上蝉联72周。自此成为畅销书作家和顾问。

swissinfo.ch:但汽车业的总裁们会说,日内瓦展出的就是汽车业的未来,可能不是20年以后的,而是几年之后的。

D.G.:如果一个总裁说,他所造的,就是未来的,那么他一定知道,这是在说谎。我之前说的,他们所面临的挑战,是确实存在的,是事实。驾驶汽车人的数量在短短几十年内,就可能从现在的10亿翻一番增长到20亿。所以,事情如果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二氧化碳的问题完全得不到解决。

工业企业正在等待政界发出讯号。但一旦政府要求推进电力汽车,或者引入二氧化碳排放税,那么工业企业就会把他们的游说团送往布鲁塞尔,阻止欧盟这样做。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我们是必须做点什么的。

从城市居住和二氧化碳排放角度来看,电力汽车是很有潜力的,但汽车工业还没有意识到,这才是它的未来。

德国邮局就打算,今后只使用电力机动车。这释放出一种信号。邮局局长对我说,全世界没有一家生产商,准备好为邮局设计开发与之相应的电力交通设备。只有亚琛大学有相关项目和成品。现在德国邮局已投入使用了30辆电动车,今后可能会达到3万辆。

swissinfo.ch:能不能这样说,汽车工业正在挤榨柠檬,直到榨出最后一滴汁?

D.G.:您用挤柠檬来打比方,很好。可能在三种情况下,汽车工业才可以改弦更张:发生一次像福岛核事故一样的大灾难、市场出现戏剧性崩盘;普遍性立法措施,就像欧洲实行的二氧化碳排放税;抑或竞争对手开发出了更好的产品。

不要忘了,在研发部门,他们也在试图变得具有前瞻性,但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自由度,至少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我并不想说,现在的人正在胡搞,但我想说,这里确实缺少一个明确的界限。

汽车工业必须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必须要冒这个险。为什么现在人们还在津津乐道混合式驱动,还不是因为丰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在1998年的时候,顶着嘲笑做出了提供混合式机动车的决定,而且成功地执行了这一决定。

我个人认为,混合驱动是未来20-30年的解决方案,尽管它没有彻底解决问题,但是它做得不错。

(翻译:宋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