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环保汽车革命”三年内将成为可能”

www.ruppert-composite.ch

瑞士实业家尼古拉斯·海耶克(Nicolas Hayek)称,在未来三年内,一支由氢驱动的车队将可能代替全球半数的汽油引擎轿车。

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的这位董事长目前已经启动了一个项目,以加速利用阳光将水分解为氢和氧的环保能源系统的研发。这个系统可被用于汽车的驱动引擎。

在5月7日由世界汽车工业组织国际汽车联合会(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简称FIA)于卢塞恩(Lucerne)召开的会议上,海耶克发表了如上讲话。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汽车俱乐部应怎样面对环境挑战。

一些专家认为氢燃料汽车要投入商业化生产尚需几十年时间,但海耶克相信近年来汽车制造业巨头们已取得足够进展,可以更早出现成果。

“这只是有多少人在为找到解决方案而积极努力的问题。如果所有开发燃料电池汽车的制造企业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向市场投放10万辆这种汽车,那么在未来十年里,我们就能拥有相当数量的环保型车,足以取代目前全世界汽车总数的50%,”他表示。

“但如果我们都投入大量精力,并得到消费者的鼓励,那么在两、三年之后,我们就能将这个车队投入市场。”

千疮百孔的飞行船

海耶克的名字通常总是与瑞士制表业联系在一起,但在20年前,他创造了一辆太阳能汽车,叫作“比尔精神”(Spirit of Biel)。后来他又设计了外形简洁的精灵汽车(Smart),这种车最初的设计意图是使用双引擎驱动。

“我们都乘坐同一艘飞行船,却没有为我们的孩子以及未来的世代而好好照看它。我们把它破坏得千疮百孔,”他对会议的与会者这样说道。

“我们需要个人的灵活性。如果人们无法选择钻进自己的车每天开去别处,这会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他最新开办的企业-巴莱诺斯清洁能源公司(Belenos Clean Power company)-已采取了四头并进的方式,以进一步研发驱动汽车的氢燃料科技。

第一步将是开发出能大量制造氢燃料的商业化可行方式-通过利用太阳能将水电解成氢和氧。使用太阳能可避免在氢燃料的制造过程中排出温室气体的问题。

海耶克计划生产出一种体积不超过一台洗衣机、可放置于家庭中的电解设备,来以此“分散化”这个过程。这样一来,人们可以在家里制造出氢燃料,而不需要建造大型的工厂。

回避政客

该项目的其它目的还包括提高燃料电池、蓄电池和光电池的性能,以使它们在能够被廉价地用于驱动汽车的同时,也能达到与汽油引擎相媲美的性能。

巴莱诺斯将不会制造汽车或引擎,而通过为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再把使用权出售给汽车制造公司的方式营利。

在这届由包括瑞士汽车维修公司(Touring Club Switzerland)在内的各国际汽车协会参加的会议上,海耶克强调,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们的组织比政客更能解决能源问题。你们拥有成员的信任,因为你们为了我们大家保卫着这种行动上的灵活性。在民主制度下,力量永远来自人民,”他最后指出。

瑞士资讯(swissinfo),Matthew Allen于卢塞恩

国际汽车联合会创立于1904年,它是非营利、国际性的汽车协会保护伞集团。它还是包括一级方程式赛车(F1)在内的汽车运动的管理组织。

它代表了来自5大洲130个国家的222个汽车组织。这些会员则代表着全世界1亿汽车用户。

在安全、环境、灵活性及消费者法律等方面,它为其成员的利益在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欧盟等-中起着推动作用。

创建于1896年的瑞士汽车维修公司也是它的一个成员,该公司的前身是一家自行车俱乐部。

巴莱诺斯清洁能源公司的持股人包括斯沃琪集团、海耶克工程集团(Hayek Engineering)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

该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海耶克及其子小尼古拉·G·海耶克(Nicolas G Hayek Jnr)、其女内拉(Nayla)、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约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好莱坞明星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瑞士宇航员克劳德·尼克列(Claude Nicollier)、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院长拉尔夫·艾希勒(Ralph Eichler),以及弗里堡(Freiburg)电力公司集团E(Group E)的老板菲利普·维尔迪斯(Philippe Virdis)。

巴莱诺斯与集团E、联邦理工学院、著名的瑞士研究机构保罗·谢尔研究院(Paul Scherrer Institute),以及其它一些跨国企业合作,一起实现它的4个目标。

该公司计划为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然后把使用权出售给汽车工业企业。海耶克相信,在5年后公司就可营利。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