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中国式交通-变化是进步还是失去自我

上海的交通也体现着魔都的魅力。 Keystone

在中国,常常遇到政府的权力与民众习惯之间的冲撞,比如说在开车的习惯上。这次,最起码在上海这个地方,政府的威力占了上风。然而交通问题其实在中国只是最小的问题之一。

20年前,在中国排队可是一大冒险,无论是排队买票、排队等车还是排队买东西,都得有把子力气:人群会像潮水一样也涌向目标,每个人都会手脚并用使出洪荒之力,这时候,谁要是顾及礼貌让一下后面的老奶奶,就会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更汹涌的簇拥力,搞不好还要被老奶奶的胳膊肘“奖赏”一下。

而如今中国人已经变得惊人的守秩序,甚至堪与英国人媲美,排队的时候非常安静,只是与前面一位的距离还会保持在几厘米之内,因为,否则的话很有可能被人“加塞儿”。

伊丽莎白·泰斯特(Elisabeth Tester)

经济学家,记者。曾担任《金融与经济》(Finanz und Wirtschaft)杂志的中国通讯员,现任《从事实到故事》杂志经济记者,中国专家,主攻宏观经济及原材料题目。

在中国常常会遇到一些小小的奇迹,上个星期我去了上海,魔都总是会让人感到兴奋、新奇外加一些小小的紧张,与以前我在上海的经历比,这次好像有些变了,我用了一会儿的时间才注意到变化在哪里:原来是“安静”,马路上几乎悄无声息,无人鸣笛,这在这里可是不常见的。

禁止放炮和鸣笛

在中国开车按喇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也有一定之规,鸣笛之声不能导致其他车辆刹车或者停车,而只是一个单纯的“提醒注意”,但实际上没人真正理会这种提醒,但是鸣笛还是开车人的一种习惯。

那么现在到底出什么事了?为什么没人按喇叭了?还有更奇怪的是他们也不在十字路口闯红灯了。

原来原因很简单:政府出新规则了。如果政府愿意,多顽固的习性也要改。上海一夜之间的马路上的变化,再次验证了这一点。我需要适应一下。

今年年初,为了让空气质量不再进一步恶化,在中国城市中心实行禁放烟花的规定。虽然放炮竹是在中国结婚和开业不可缺少的步骤,但是这一规定还是非常严格地开始实施了。

上海交通局的人表示:“我们也能做到!”鸣笛被禁止了。不仅如此,以前只被当作“标志”而不是“规定”的红绿灯和路牌,现在也被赋予了“威力”。

官员上街当警察

在重要的路口会站着一些穿身制服的官员,他们在那里指挥交通,防止在十字路口有人闯红灯或者造成交通堵塞。在一个由四个车道组成的大十字路口上,红绿灯、路牌比比皆是,这本身就已经令人无所适从了,还要加上十几个身穿各式制服的人在那里指挥,这个画面非常滑稽。

但是不管怎样,效果还不错,十字路口的交通确实不那么堵了。

这一行动的效果非常明显,我的朋友在上海外事局工作,她抱怨说,他们单位的来访者每周好几天都得在大门口的横木前面等,因为原本在门口接待的保安人员都被调去指挥交通了。

我想说,交通堵塞、放烟花、鸣笛,这些都是中国要面对的很小的问题。公共资金的浪费、国家机关的涣散、私人公司之间的缺乏合作、一个由人而不是条例来管制的法律系统以及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这些才是中国真正的问题。

真正解决问题

而中国政府确实在解决问题,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现在就比以前进步了许多。首批被查出以欺骗手段经营的公司,被摘了牌子。

一些国营企业也开始逐步引进由员工参与的项目,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努力都对中国经济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政府在这些转型的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当然不是所有政府计划的事都能取得效果,但是中国政府往往能潜移默化地取得惊人的成绩。

上海的交通管理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马路上安静多了;很少再有人按喇叭;行人也能在人行横道上安全地过马路了。但是这一效果能保持多久,还有待观察。但是正像许多其他在中国发生的变化一样,可以被视为进步,但是同时是不也是一种自身标志的丧失呢?

*本文为嘉宾供稿,文章内容并不代表rui是资讯观点。文章原文已于2106年9月在iconomix(德)外部链接网站发表。

(翻译:杨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