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读图时代看气候峰会

Keystone

图表中所显示的最新气候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巴黎气候峰会,以及在通往全球协议路上所要面临的诸多挑战。

联合国气象组织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一向被视为对全球变暖问题最具发言权的世界顶级权威机构表示,与工业化初期相比,今天的地球气温极有可能高了整整1摄氏度。

日增月益的碳排放带来的后果你我都感同身受:气温骤升,四季无常,海水高涨,以及愈发频繁的天灾祸殃。

为了抑制碳排放,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9年世界各国首脑们已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公开声明:最终目标是把全球升温限定在较工业革命之前高两摄氏度。委员会为达成这一目标所作出的“碳预算”,针对可排放容量作出了相关规定。

外部内容

在巴黎气候大会谈判之前,瑞士第一个向联合国提交了本国减排目标。各国基于不同利益角度的考虑确定了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无疑增加了新的全球气候协议的实现难度。世界各国领导人都一致希望,新的气候协议的适用范围能够涵盖全球195个国家以及欧盟,而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专门针对发达国家减排的《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第一阶段协议,已于2012年失效。

诸多棘手的争议焦点将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显现:全球减排量需要达到多少?各国该分别采取何种具体举措?类似瑞士这样的发达国家,应该为贫穷国家的减排行动提供多少金额的资金援助?

二氧化碳排放-彼此指责的游戏

无论何时谈及全球变暖,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具体排放数据的问题永远无法规避。

外部内容

中国或者美国的总体排放量使得各小国-譬如瑞士-相形见绌。为便于比较,排放量通常以人均值以及经济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进行统计。

由于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主体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关于那些在工业化进阶中通过化石燃料燃烧获益的发达国家究竟该承担何种历史责任,始终争议不断。下图直观地提供了发达国家在历史上碳排放量与其它国家的对比。

外部内容

发达国家-譬如欧洲和美国占据了自1850年以来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量的半壁江山。下图的数据向我们诠释了,为何部分国家认为理应获取来自发达国家的经济支持,而类似瑞士这种经济富裕的国家则强调发展中国家持续上升的排放量。发达国家已转向服务经济,从而减少碳排放。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通过欧洲及其它国家降低经济产出,间接地帮助它们达到了减排目标。

减排“外包”

尽管欧洲各国在过去十年间的减排卓有成效,但据2014年全球碳预算报告(英)外部链接,富裕国家-例如美国和欧洲,实际上自1990年以来几乎将所有减排量都“外包”给中国等国家。

另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是,谁应该为智能手机、电视机以及其他家用消费品所产生的碳排放“买单”? 是制造这些消费品的国家,还是这些商品的终端消费国家? 这无疑是个复杂的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分别统计出,商品及服务的制造国与消费国各自的排放量。

PLACEHOLDER

如果我们不以制造业产生的排放量为指标,而单纯考虑人均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会看到富裕国家迥异的一面。图表显示,瑞士从贸易中“转移”的人均碳排放量与制造业相比高达三倍多,跻身于人均碳排放最高之列。

大气中能促成温室效应逐年加剧的气体通常被称为温室气体。有些是自然产生的,譬如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 (CH4)、氧化亚氮(N2O)和臭氧(O3)。其他则是人为制造的,如氯氟烃(CFC)、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如果以分子为单位,虽然一个含氯氟烃分子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被视为最强的,但二氧化碳却仍然是迄今最具破坏性的。甲烷和氧化亚氮占所有温室气体的98%。一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足以填满高4米、面积为116平方米的房间。

链接

(翻译:张樱)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