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社會問題的修復專家

兒童社工與孩子們一起郊遊
與孩子們一起郊遊。體力與體魄,是兒童社工的必備條件之一。 Keystone

講到社工,你會想到什麼?女性、有愛心、工時長、工作壓力大、薪資低?哪些人需要社工的服務?這些問題,在各個國家會有各種答案。在瑞士社工不只是服務弱勢族群,更是社會問題的修復專家,能及早發現問題,甚至預防問題發生。

人類社會裡的各式團體都可能需要社工的專業來解決問題,這個行業也因此產生了細微的分工,社工養成也發展出不同路線。

恩狄(Endrit S.)是瑞士西北高校(德)外部链接社工系的大三生,現在在蘇黎世的社福單位半工半讀,每週上學兩天,三天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具體實行。他跨入社工領域已有四年之久,還有一半的學業要完成。和他一同實習的幾個學生中也以男性居多,雖然瑞士社工的性別比例以女性較多,但今日此領域裡男性也很常見並不稀奇。

一箭雙鵰的專業文憑高中

在瑞士有一類介於技職體系與學術型高中間的專業文憑高中(德)外部链接,教育青少年進入大學所需的知識,同時也提供社會學科的職場訓練,有「健康、社工、教育、通訊與電腦資訊、創作與藝術、音樂與戲劇、應用心理學」等七大學科供選擇。專業文憑高中類似台灣從前的五專,選讀此類高中的學生也能將所長和社會所需的職業結合,不會有畢業即失業的困擾。

與學術型的高中相比,這個升學選項為青春懵懂、對未來徬徨的孩子點了一盞明燈,照見學習一技之長的可能方向。恩狄所就讀的正是這樣的高中,最初他選擇了創作與藝術,但後來自己評估此專業的就業市場小,故而轉向他也有興趣的社工專業。在專業文憑高中的學制裡,為讓學生接近就業市場,故也同時要求實習經驗,像恩狄十幾歲時就在地方性電台、精神病患機構等處實習過。

恩狄(Endrit S.)
恩狄(Endrit S.) 方常均提供

串連現實社會的實習工作

瑞士的實習多半有薪,金額多寡則依行業和工作內容而有所不同。對青少年來說,實習不只是一窺職場專業技能的機會,也讓他們能更瞭解行業的生態和薪資。青少年也能在實習過程中,衡量自己的能力和進入社會的可能,讓夢想和真實世界間有所連結。在成長的路上,發現自己能經濟獨立、能掌握生活主導權,對許多青少年來說,是一個出口,更減少了人生徬徨的衝撞與焦慮。

恩狄說:「在電台工作的時候,我發現藝術工作的辛苦之處,所以決定將專業轉到社工。精神病患機構是我社工專業的第一個實習單位,主要接觸的患者是退休後罹患憂鬱症的人。」這個年齡層的人不是恩狄的生活中主要往來的對象,在實習場域裡他必須轉換和人群溝通的方式以及說話的口氣、用詞等,對他而言每一項都是挑戰。此外,面對精神病患亟需專業能力,他透過現場工作而意識到社工是一個綜合學科,大量專業知識的灌注與人際交往的鍛鍊將是他日後學習的重點目標。就此,一個青少年對自己未來的出路有了更清楚的想法,也能作切合實際的計畫。

「社工」:連結社會,進入人群的專業

恩狄所就讀的瑞士西北高校(德)外部链接是瑞士新成立的高校,提供了當地就學的機會。在社工系的學程裡,學生必須雙軌同時學習社工學和社會教育學。社會教育學著重在學校與家庭教育之外,如何協助孩子解決成長必須面對的自我問題。在這個學期裡,恩狄把研究群體轉向了「孩童與青少年」,這將是他畢業論文的研究重點,他也積極尋找與主題相關的實習單位。瑞士專業分科的角度,極為重視社會與教育兩者間的連帶關係,在學校裡即早發覺孩子的各方面發展的困難,即早就個案處理,因此社工學與社會教育學相連著發展,各級學校也都有專任社工。社工除了在民間機構工作之外,也很容易在學校體系裡找到工作。

自2018年的夏天起,恩狄開始在蘇黎世市政府轄下的社福單位實習,為當地小學生籌備並舉行為期一週的森林夏令營。他是從接手工作後,才慢慢學會如何與孩子互動。恩狄每天和3位同事帶著24名小學生,騎著單車從市區的平地,往蘇黎世的玉特力山(Ütliberg)山頭騎去,海拔有400公尺的落差。而且森林夏令營是不分晴雨、天天舉行,得要一天8個小時都在大自然裡活動。由此可知,體力與體魄,是兒童社工的必備條件之一。

「社工」:專業素養奠基於對人性的瞭解

目前瑞士社工近80%有大學以上學歷(德)外部链接瑞士西北高校(德)外部链接社工系的學程共要修滿180個學分,且有三種修課模式可供選擇。一是一年制,每週四天的密集課型;二是半工半讀,三年完成;三是半工半讀,四年完成。這三個模式教授的知識內容相同,學生都必須為自己的畢業論文選出一個研究重點,並實習至少一年的時間,在此同時則要撰寫畢業論文,最後取得學士學位。

這樣的學制設計,讓現職社工可以重回校園充電一年,加強理論知識後再回到職場。理論與實務經驗一樣重要,像恩狄這樣的年輕學子們除學習理論外,還輔以實習制度,好在畢業前具備業界實務經驗。

社工一職,在瑞士算是起薪中等的行業(德)外部链接,專業更受社會重視,社工界也有專業組織(德)外部链接提供不同場域的職業現況,可由資訊的平行交流,看出社工整體產業的成熟。恩狄認為:「目前整體社會對社工的需求很大很廣,若是以後不想再做與孩童相關的工作,社工領域平行職場的轉換機會也很多元,比方醫院、老年安養中心、難民組織⋯⋯等都需要社工。而且,人不是機器,不是按個鈕或上個發條,事情就會妥善運行。社工的專業是人與社會間的連結,是需要系統化知識、實際經驗和喜愛人群的。」

無疑地,人類社會分工細小化之後,許多工作是閉鎖在自己的專業世界裡,可能一天都說不到一句帶有情感的話語。而社工專業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更是反其道而行,強調入行的人必須對人有更深的理解,必須從人性需求去理解社會的種種現象。

得要親身經歷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在兒童森林營隊的那五天裡,恩狄得要和24位混齡的小學生朝夕相處。如何讓整個團體一起和樂地度過一天,是非常困難的,有的孩子不聽勸告、有的孩子又特別愛表現或逞強。在經過了各式各樣的突發意外後,他體認到:領導力是他目前最欠缺的,而領導力說穿了就是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快速、立即地對所有突發狀況作出反應,則需要實務的鍛鍊。

實習,給年輕學子一個轉化理論的機會,同時也開啟內心與自身專業的對話。每一位實習生都像是一顆種子,將實務經驗轉化成養分後,而後長出了面對專業挑戰的能力。恩狄當初也有離家較近的實習缺,但蘇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有最多的機會可以遇見各式各樣的人。決心要投身於人群的他,必須尋求與人接觸的機會,大城市也就相當具有吸引力。

他在蘇黎世的實習為期兩年,這個與孩童一起工作的經驗,也將會是他社工系畢業論文的基礎。從開始實習之後,他和許多瑞士人一樣,先是騎單車到火車站,再搭火車到蘇黎世,接著再騎單車到辦公室。他估算過每週通勤三天的實習路途,約有600公里之遠。對研究工作有興趣的他,在路途中觀察人們通勤的社會行為,也想著:「瑞士通勤人口或許可以發展成我的碩士論文!」看來,他是真心喜歡他的專業,在他的眼裡人人皆是研究目標,而社工則是他想長期投入的行業。

作者:方常均 Facebook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