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让中文打开中国文化的大门

中国学生和柯露禾、于楼笛、莫缕曦(右起)在上海 College du Sud, Bulle提供

在国际交流中,很多人都会惊讶于瑞士人的语言天赋,德语、法语、英语、意大利语,瑞士人各个都会讲上几句。为此,瑞士人也付出了很多,生来的语言天才,其实还是很少的。

瑞士的孩子从小就要学习多种语言,除了另一种官方语言以外,英语的国际性、西班牙语的通用性,俄语的地缘政治性,都使得它们成为了孩子第二、第三外语的选择。而如今,又添了中文。

“中国对瑞士很重要;而语言是了解文化的钥匙,对年轻人来说,通过学中文开启中国文化之门,也很重要,”比勒南方中学(College du sud)校长弗朗索瓦比冈(François Piccand)这样解释于2006年率先在高中开设中文课的缘由:“我本人对东方文化也一直很感兴趣”。

秉风气之先

比勒南方中学的校风以开放、重视文化著称,这和校长弗朗索瓦比冈(François Piccand)的倡导密不可分。到目前为止,比勒南方中学(College du sud)是弗里堡州唯一开设中文课的学校,也是瑞士少数几所开设中文课的高中。

2006年9月,比勒南方中学首开中文课;如今已进行到第5个班。从第二年开始,学校就开设了中文0基础班和提高班两个班。“我们开中文课得到的大多是正面的肯定,特别是从家长方面。往届的学生也对此表示支持。他们都认为中文很重要,” 比冈说:“不过也有少数负面的,比如有人说中文很难,用处不大;也有人说因为西藏等政治问题,不应该提倡学中文等”。

但比冈强调说:“每周一次的中文确实不可能让学生们的中文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其意义是在于让学生们了解异国的文化,特别是距离欧洲较远的异国文化、开阔他们的眼界”。

他的想法与从一开始就在这里开授中文课的郭倢老师的意见不谋而合:“关键是让学生们对中国文化、中文产生兴趣”。她很高兴,她的学生有的毕业后在大学里还继续选修中文:“这就是在传播文化,就起到了中文课的作用”。

比冈校长认为,之所以现在开设中文课的瑞士学校并不多,一是资金问题;二是政府并未提倡,没有把中文列入政府推荐的建议教授语言名单上。这样在学校的资金来源上就很成问题,“有一家弗里堡的学校就是因为缺乏资金,所以不能再继续开办中文课,”比冈说。

上海之行

2007年比勒南方中学与北京21中建立了校际联系,并由郭倢老师带队中文课学生拜访了这所位于中国首都的古香古色的学校。“我们当时希望找到开设法语课的中国学校,”郭老师解释道。

随后,2009年和2010年,比勒南方中学两次拜访了位于上海的大同中学,今年在校长比冈的带领下,他们还参观了世博园。“各国的国家馆自然很好看,但最令我惊讶的是中国人,为了去看某些国家馆,比如沙特馆,他们竟然能够排5个小时的队。还有世博会的组织真是太棒了,我在入口处存了瑞士军刀,之后又取回,人那么多,一切都很顺利”。当天有15万人同比冈他们“一起”游览了世博园,这一数字让比冈记忆犹新。

于楼笛、莫缕曦和柯露禾是今年中文提高班的学生,她们也和校长一起拜访了上海。她们和大同学校的同学一起打球、唱歌、上英语课、数学课,做饭、写大字,并在周末住到了当地的寄宿家庭中。莫缕曦觉得中国家庭真是太热情了,总是问她要吃什么。对于来自于弗里堡郊区的她来说,住进高楼大厦的经历很难忘。但她自己有很多兄弟姐妹,觉得中国的独生子女有点特别。

在去上海之前,她们都觉得自己的课业负担太重了,到了中国才知道,这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他们每天要学习15个小时,星期日还要写10个小时作业!”于楼笛对中国高二的同龄人深表同情。“中国的学生在家里好像不怎么做家务,妈妈料理一切。我们在这里都要做些什么的,”莫缕曦对这点印象较深,随后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对了,他们还不许谈恋爱,总要偷偷摸摸的,”女孩子们笑着说,看来瑞中两国的同龄人之间,她们分享了不少秘密。即使在上海只有10天左右,她们也觉察到了中国人爱面子的传统:“有的楼外面看上去很漂亮,里面却不像想象得那样”。

比冈校长希望有朝一日也可以邀请中国的师生来到瑞士,“但愿我们也能像他们招待我们一样招待他们”。他对上海学校的考察更具体:“中国老师带的学生多,我们瑞士老师上的课时多,”他真诚地希望可以增进师资和学生两方面的交流。

以激发兴趣为主

学生们的中文名字都是依据法语音、自己选择汉字组成的,郭倢老师在上课时也非常注意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我不希望他们被中文吓住,关键是激发她们对中文、中国的兴趣”。

学生们都认为“中文挺难的,特别是写”。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学中文呢?莫缕曦的回答显然经过深思熟虑:“世界上说中文的人很多,中文是除英语以外另一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而且与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相比,中文更有异国情调也很有意思”,“还很美,”柯露禾羞涩地补充道。

“写是比较难的,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比较重视说,当然还有听和读”,郭倢老师说。她认为学生较难掌握的是汉语的四声,她的另一个初级班有十几个人,“学起拼音来这才热闹呢,”这位来自北京毕业于弗里堡大学教育学硕士专业的郭老师笑着说。

“这里的学生本身就要学好几门外语,负担较重,我不希望给他们增添额外的负担。所以我非常重视基础、经常性地温习,希望他们今后至少能记住最基本的东西。他们以后都会进入大学,只要掌握最基本的,总是保持着对中国、中国文化的兴趣,那就是为中瑞交流作出贡献了,”郭倢说。

(不完全名单,仅供参考,以本学期实际教学情况为主)

阿尔高州:老州立学校(Alte Kantonsschule Aarau)

伯尔尼州:因特拉肯高中(Gymnasium Interlaken)

巴塞尔乡村半州:Liestal高中

弗里堡州:比勒南方学校(Collège du Sud)

卢塞恩州:州立学校

圣加仑州:Heerbrugg州立学校

图尔高州:Kreuzlingen州立学校

沃州:Cité高中(Gymnase de la Cité)

楚格州:州立学校

苏黎世州:Enge州立学校

Oerlikon州立学校

Limmattal州立学校

Oberland州立学校

大学:
苏黎世大学东亚研究所

日内瓦大学

伯尔尼大学

(瑞中教育与文化交流协会AEECS提供)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