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欧洲最长的冰川怎么了?

从里德拉尔普(Riederalp)小镇上方的莫斯夫鲁(Moosfluh)峰巅远眺 Simon Bradley/swissinfo.ch

一望无垠的阿莱奇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加速日渐消融,在本世纪末,就将消失殆尽。肉眼所能看到的冰面不断萎缩融化的部分,仅仅只是当地景致和动物巨大变化的一小部分。

从里德拉尔普(Riederalp)小镇上方的莫斯夫鲁(Moosfluh)峰巅远眺,眼前一览无余的全景会让你在惊叹之余窒息。一条灰白交织、身上带着明显裂纹的巨型冰蛇瞬时印入眼帘,似乎正从远处的阿尔卑斯山脉间蜿蜒盘旋而出。

而山峰之下,一对上了年纪的日本夫妇一边享用着他们带来的午餐,一边坐在阳台座椅上静静地享受着面前的自然奇观。“在过去17年里,我曾经三次来到这儿,每次它都看起来略有不同,”丈夫说:“现在它狭窄了许多,而且过去它可是要高得多。不过,它弯曲盘旋的形状还是那么漂亮。”

位于瑞士瓦莱州的阿莱奇冰川,因其蜿蜒逾23公里的长度,而成为欧洲境内最长的冰川。它的平均宽度达到1500米, 而最厚处则高达900米。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阿莱奇冰川

此内容发布于 《阿莱奇:阿尔卑斯山脉最大的冰川》(Aletsch – Der grösste Gletscher der Alpen)一书中,阿莱奇冰川雄伟的景象,被瑞士瓦莱州的摄影师马可·沃肯(Marco Volken)一一收录入镜头。

更多阅览 阿莱奇冰川

阿莱奇冰川以4000多米高的少女峰为源头,以每年200米的速度缓缓下行,迈着蹒跚的步履移步至山谷之间。然而近年来,它的行进速度却愈发缓慢了。

在2333米的高处,你根本听不到融冰嘀嗒滴落的声音。然而这些年来,日积月累的累积效应所带来的破坏性正日益清晰。

“在过去40年间,冰川的高度已经萎缩了近1300米,”阿莱奇自然保护中心(Pro Natura’s Aletsch Centre)主任罗德·阿尔布雷希特(Laudo Albrecht)解释说。这座中心目前坐落于阿莱奇地区的腹地,距离瑞士里德拉尔普小镇近一步之遥。“问题在于,阿莱奇冰川不仅仅是变矮了,它的厚度也缩减了近200米。”

今年,这座致力于自然环境保护、平均每年吸引1.7万名来访者驻足于此的中心,将会以展览的方式迎来40周年成立庆典,以期借此契机让人们更直观地看到当地环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已经在这个中心工作了30年的阿尔布雷希特就是当地人,他生于斯、长于斯,一路见证了阿莱奇冰川的消融。“我感觉很糟糕。和我一样,阿莱奇冰川也属于整个地方。它就像一个我所熟知的老朋友,但现在,这位老友正慢慢与我道别,”他唏嘘地说道。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一切仍然会不如人愿地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倘若阿莱奇冰川一如既往地按照现有的速度消融,那么截至这个世纪末,它的表层面积将会从2010年的118平方公里骤减到35平方公里,届时冰川体积则只有1.7立方公里,比现在身形的十分之一还要小。为此,瑞士联邦环境局(BAFU)特地发出警示。

外部内容

[A: 冰川表层面积;  V: 冰川体积,左侧蓝色刻度则表示冰川厚度]

“阿莱奇冰川可能会完全消失,”阿尔布雷希特说:“不仅如此,到这个世纪末,有可能瑞士其他所有冰川都会消融殆尽。阿莱奇冰川彻底不见这个预言,听上去就好像采尔马特地区从此没了马特洪峰。”

而当冰川日益融化时,在山谷间两大地质板块交会之处,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塌方时有发生。此外,变幻不断的景致也给开发商和投资者们带来了不便。因此,通往莫斯夫鲁山巅的缆车,在开工动土之初就考虑到,在接下来的25年里,山体岩石会向西北方向整体水平位移11米,垂直下沉或上升9米。为此,该缆车项目采用了创新性设计以适应周遭美景的变化,并已于2015年12月通车运行。

阿莱奇冰川令人堪忧的前景还带来许多问题,譬如它是否会在消融过程中,最终分解为无数小型的山间湖泊?瑞士研究人员在2014年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随之而来的便是洪水肆虐和山体滑坡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对位于阿莱奇冰川正下方的新的湖区而言,危险更甚。

阿尔卑斯山区植物

由于气候变暖,未来的50到100年间,瑞士的气温将不可避免地上升3摄氏度。对阿尔卑斯山区的植物来说,研究人员认为,它们面临的不仅仅是高温的威胁,还有来自陌生物种的致命性竞争。

按照阿尔布雷希特所说,虽然目前人们还看不到什么显著的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变化还未发生,这是个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过程。”

然而他也表示,这些年来,他亲眼见证了许多细微的征兆:“蝶角蛉这种昆虫,通常只能在瓦莱州既干燥又炙热的岩石间被找到。但昨天,我却在这儿看到了一只蝶角蛉。这或许是给我们一个信号,说明气温越来越高,因此它们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适宜生存的栖息地。”

虽说与气候变迁并无直接联系,但当地动物在行为方式上的诸多变化与异常,仍然令人心悸。

1976年,当阿莱奇自然保护中心刚刚落成的时候,鹿在当地还属罕见。40年过去了,目前,大约有200到250头鹿栖息在这片方圆400公顷的土地上,在阿尔布雷希特看来,它们已经成了个大麻烦。

“过去,成群的奶牛在这里闲庭漫步,吃着幼小的落叶松和松树苗。但如今,这儿有那么多的鹿,奶牛们早已没有立足之地,因为鹿群已经啃光了一切,” 阿尔布雷希特说。

第二个家和旅游业

40年前,乡村郊野目之所及,到处都漫步着牛群和羊群。随后,旅游业、滑雪缆车、别墅和度假屋平地而起,占据了那些动物的栖息地。

40年间,里德拉尔普镇上可容纳游客投宿的床铺数量由最初的2200人上升至6000人,足足增长了三倍之多。尽管如此,来此度假、停留住宿的游客却并没有那么多。截止2015年,过夜住宿的游客人次总计为261078次,仅有缓慢增长,且大多数人只在冬天才选择来此,而夏天这里则是一片寂静。尽管这个度假胜地设施完备,但超过一半的旅馆床铺都是无人问津的“冷被窝”,那些度假屋也大多空置。

“这些别墅的主人们每年会在这里待上5到6个星期,或者选择常常来自己的第二个家过周末。然而那些租不出去的度假屋才是个大问题,” 里德拉尔普镇的镇长彼得·阿尔布雷希特(Peter Albrecht)介绍说。

从理论上来说,继旨在限制人们修建第二套住房、备受争议的雷克斯·韦伯法律(Lex Weber law)付诸实施之后,要想在里德拉尔普镇建造新的房屋,无异于比登天还难。本打算用于施工的40公顷建筑用地,目前仍然尚未动工,计划将来会将其转变为农业用地或游客活动区。如今,里德拉尔普镇11%的居民以农耕为生,86%的人则以旅游业为主要收入来源。

官方承认,对当地居民来说,当前最大的问题并非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在于如何让更多外来人员定居于里德拉尔普镇,并阻止当地人口的流失。

您觉得百年后瑞士会因为气候变暖发生何种变化? 请给我们留言。

(翻译:张樱)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