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等你老了,會留在瑞士住養老院嗎?

老人们在等着用餐
瑞士的養老院中的老人以瑞士人為主。 © Keystone / Christian Beutler

都說瑞士是一個適合老年人生活的國家,生活在瑞士的2-3萬華人中的50後、60後,年過半百,進入花甲之年,以前還很遙遠的養老問題也被提上人生日程,是葉落歸根,還是留在第二故鄉?瑞士的養老院是否適合華人居住?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老谷的故事

80年代末中國剛剛敞開國門,老谷就作為科技人員因一個中瑞合作項目成為最先來到瑞士工作的零星幾個中國人之一。但是因為文化、語言、思維上的各種差異,合作公司運轉不順利,很快解體。那個年代外國人一來瑞士馬上就能拿到工作B卡(短期工作居留),老谷會德語,找到了另外一份工作留在了瑞士。

妻兒也來到瑞士與他團聚,一家人的日子不寬裕,但也算得上安居樂業。後來老谷和家人在是否加入瑞士國籍的問題上發生了分歧,妻兒眷戀中國,不願加入瑞士國籍,而老谷堅持入籍。後來孩子學業結束後,在中國找到了工作,妻子也回國投奔孩子,而老谷就一個人留在了瑞士。

老谷這個人呢,身上帶著“知識分子”的架子,有些孤傲,所以交友甚少。老李是在緬甸出生的華僑,他是老谷的兩三老友之一,對他的情況有所了解。

“我總跟老谷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把這些教授頭銜證書之類的東西從牆上摘下來,最重要是活在當下,”老李回憶起已經去世的老谷時這樣說。他說,老谷很慘,一個人住在一座高樓的十三層,無親無故,沒有人來看他,“只有我和另外一個朋友偶爾還去看他。”

後來老谷腦筋變得不太清楚了,因為是孤寡老人,被政府安排住進養老院,據說在養老院中經常罵人,整天把自己是教授掛在嘴上,住進去沒多久,老谷就去世了,走的時候,沒有親人在身邊。

老谷那個年代的人出國的不多,在國外住養老院的更不多,可惜他的例子並不是一個正面的例子。

“住養老院意味著提早死亡”

如今已經退休的老李曾經在伯恩的一家養老院實習過三個月,這是一家針對失智症、精神病患和腦部受過傷害患者的養老院。因為親身所聞所見的太多,所以他總是對人說:“住進養老院就意味著提前死亡”。

他所實習的那家養老院恰好就是老谷住過的那家,可惜不是同一個時期。老李沒有能照顧過他的老朋友,“不過就算他見到我,也已經不認識我了。”

因為是針對精神有問題老人的養老院,所以與其說是護理還不如說是管理。現在回想起那段日子,老李還是唏噓不已。

“吃飯的時候,老人們被推到餐廳,吃完飯馬上就被推回房間,因為他們都是些腦筋有問題的老人,所以房間是被鎖起來的,防止他們隨便走動發生危險。”身體條件好的老人,會定時被護理人員推到院子裡散散步。

此外這裡的老人每天晚飯後都要服用一種藥片,起初老李不知道是什麼藥,他是一個好奇心超級強的人,他上網查了這種藥,才知道是安眠藥。

老李就去問主管,為什麼要給老人們服用安眠藥,得到的回答是,老人們睡眠比較少,這樣有助於安眠。老李還要多問,被告知:“如果不給他們吃安眠藥,你來上晚班就知道了”。有些老人因為精神亢奮會有一些激動行為,或者晚上不睡覺……

老李還有一次受到主管批評,因為他一個星期之內就把一個月要用的紙尿布用光了。老李不懂自己錯在哪裡,主管告訴他紙尿片是有定量的,要省著用。白天不換,只有晚上才換。

誰也不願背上”虐待老人“的名聲,但是當經費與工作出現衝突的時候,現實很殘酷。

這些不成文的”潛規則“都是老李在工作中的親身經歷,給老李留下了心理陰影,所以他逢人便說“養老院能不住就不住”。

當然他也知道自己所工作過的養老院是一家特別針對有精神問題的養老院,不能等同於普通養老院。

普通養老院

瑞士的普通養老院還是條件相當優越的。老李的母親和姨媽也在養老院中走完了人生最後旅程。 “她們住的養老院條件蠻好的,雖然剛開始也有語言和飲食不慣的問題,但是還好兩個老人相互有個伴,同住一個房間,慢慢就習慣了。”

印度人Sampathkumar在瑞士生活17年,他在一家養老院工作了9年,他所在的養老院裡面住著從65-100多歲的老人,有些老人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0年。

老人們在養老院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早上7:00開始吃早餐,每位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願望選擇自己的早餐,當然是在瑞士早餐的範圍之內,可以選擇黃油或者奶酪,白麵包或者黑麵包……

早餐後回房間休息,老人們可以洗澡,或者看書,打發時間;

11:00廚房開始準備午餐,11:45開飯,飯後回屋休息,有些老人可能要復健,有些看看電視、能夠走動的可以去散步或者自己進城。

16:00是瑞士人的“Zvieri”時間,意思是“4點午茶”老人們可以喝杯咖啡,吃點小點心,晚上18:00再吃晚飯;晚飯後又是自由時間,老人可以自由行動,直到疲倦了就睡覺了。

這裡的老人可以接待自己的家人,如果有人過生日,抑或普通日子,家人也可以預訂來養老院與老人共進午餐或或晚餐(需付費),廚房會根據老人的願望準備好生日蛋糕。

養老院中大多是瑞士人,有少數幾個意大利人。老人們的家人也常常來看他們,“有的天天來,有的一週來一次,也有的老人兒女在很遠的地方工作,只能每年來一次,” Sampathkumar說。

顯而易見,這裡的老人生活得歲月靜好。但是養老院裡千好萬好也不如自己的家裡好,瑞士老人最希望能留在自己家裡一直到離世,但是如果健康條件不允許,就只能去住養老院。

費用昂貴

瑞士是歐洲的高價孤島,人工費用更是昂貴,因此養老院的費用也相當之高。

图表
Kai Reusser / swissinfo.ch

房間分為4個等級,最高級為5星級,一人單人房,費用在每月9000-10000瑞郎(約7萬人民幣)。四人間每人每月4000-5000瑞郎,老李工作的特殊養老院10年前的價位差不多就是這樣,那裡因為需要特殊護理,價格更高一些。

养老院单间
一個月10000瑞郎的單人房,並不是所有老人都能承擔。 Keystone / Alessandro Della Bella

那麼瑞士老人都能支付起這樣的費用嗎?一個月10000瑞郎的費用,並不是所有老人都能承擔。

瑞士雖然被譽為高福利國家,但是國家也不會向所有人提供補助。倘若老人們的養老金和退休金不夠養老院的費用,就要動用個人儲蓄,儲蓄用完了,有不動產的則要賣掉不動產,所得資金支付養老院中的費用。總之要將自己的財產全部花光,才能從政府那裡得到補助。

+在瑞士,人老了誰管?

落葉歸根?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國留學留在瑞士工作生活的華人,現今也步入了該考慮在哪裡養老的年齡段。從年輕開始就在瑞士工作,退休後在經濟上應該可以與瑞士人不相上下,完全有條件在瑞士養老。

然而錢在這裡不是唯一的問題,文化、飲食、語言都在這裡起著作用。

陳女士嫁給了瑞士先生,在這裡生兒育女,她在中國家鄉也購置了自己的房子,至於今後的去留,她目前的想法是:“兩邊跑跑。”

張女士也是這種情況,她想帶著自己的瑞士先生回台灣,至於他願不願意,她說:“我的大半生都是陪他在瑞士,後面也輪到他來陪我了!”

印度人Sampathkumar今年49歲,他會在瑞士養老院裡養老嗎? “不會,我要回印度,那裡有我的文化、我的家庭、我的咖哩,”他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其實人老了,無論在哪裡,最重要的是安心地對待自己,有一顆淡定的心,可以與自己對話,不要過分依賴於外界,不要過分期待。做到這一切的一切,首先你一定要健康!

瑞士艺术家坐在摇椅上
瑞士藝術家Alex Sadkowsky在搖椅上深思。 Keystone / Christof Schuerpf

“當你老了, 頭髮白了, 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 ,回憶青春”,你那把搖椅會擺在瑞士的養老院裡嗎?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