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汉莎的瑞航

无论是添加了多少商标和品牌标志,机翼还是一样的机翼 Keystone

Swissair的停飞事件,一转眼已经过去了10年,然而现在瑞士人提起当年痛失瑞士航空公司Swissair的往事,依然不能释然。现在来自航空和旅游界的批评之声更多指向政界,而不是商界。

汉莎当年“廉价”接手了瑞航,改名Swiss,今天该航空公司,虽然在汉莎名下却依然有着“瑞士形象”。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直到今天,许多航空界和旅游界人士依然持这样的观点: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从2004-2007年一步一步小心谨慎地将瑞航纳入自己旗下是“捡了个大便宜”。

当政界、银行界和经济界之间在争持不下,航空公司内部Swissair和Crossair两只航空队伍也在争吵不休,而汉莎则将精力集中在怎样恢复瑞士航空作业的正常进行。

当瑞士人为瑞航的一蹶不振而忧心忡忡的时候,远在法兰克福的汉莎首脑就已经非常清楚地估价了他们一向的竞争对手-瑞航的真正价值,汉莎以优惠的价格收购了瑞航Swissair更名为Swiss,现在Swiss已经成为汉莎航空公司旗下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欧洲还有这样一种说法,Swiss现在的成绩恰恰证实了许多人不愿承认的一点:瑞士的企业只有打入欧洲市场才能成功。

停机事件作为转折点

汉莎接手Swiss之后,很多人认为,Swiss一定会成为为汉莎输送客人的工具,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

以前在瑞航负责销售和市场的Hans Kissenpfennig这样说:“我将停机事件视作欧洲航空业的一个转折点,瑞士人的‘民族骄傲’被名牌产品所替代。”

瑞航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商标,不仅乘客这样认为,就连从未搭乘过飞机的人也认为:‘只有不一般的人才能够当上瑞航的乘客,这与瑞航全体员工的努力分不开。’

后来的Swiss也成为一个商标,“但是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事实:Swiss从属于汉莎航空公司旗下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但是Swiss无法与当年的瑞航相提并论,因为时代变了,现在乘飞机已经成为‘常事’。” 

瑞航的鲜为人知之处

瑞士前交通部长阿道尔夫・奥吉(Adolf Ogi)在一本介绍瑞航的新书题词中写道:“瑞士政治家心目中,瑞航就是瑞士的旗舰,与其他各国的大航空公司相比,瑞航从50年代初成立直到停机事件,未曾向国家伸手求援。”

瑞航还为瑞士的出口业起到过重要的作用,通过开通新航线为国内的企业打开新渠道,比如70年代,开通了中国航线。

瑞航也是国家和瑞士旅游业的形象代表,然而瑞士国内的人并未真正感受到这一点,因为瑞航主要面对国外和旅游行业。瑞航的办事处,总是设在世界各地的大都市中,起着几乎与外交使节类似的重要作用。

另外在慈善事业中,瑞航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政治危机和战争时期,瑞航为了乘客的方便,尽量保持了航班正常运行。

“在世界历史动荡的时期,瑞航为联合国和红十字会做了许多慈善活动。”奥吉最后补充说。

关于过去的瑞航的描述已经有过许多,有批评也有追忆,有关停机事件也有过很多报道。

而关于瑞航赖以生存的遍布世界的众多航线却很少有人提及。

前瑞航的Urs von Schroeder和Hans Kissenpfennig现在收集了49名瑞航工作人员的言论,他们作为瑞航的代表,讲述瑞航对国外与祖国联络的重要性。

他们讲述的故事一方面展现出瑞航作为瑞士国航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就像一份对后人的遗嘱。

书的前言由瑞士前联邦交通部长阿道尔夫・奥吉(Adolf Ogi)书写。作为联邦在瑞航中的代表,他的身份就像瑞航的一位大股东。

  

作者:Urs von Schroeder,Hans Kissenpfennig

出版社:NZZ Libro

(译自德文: 杨旭东)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