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那年我们一起漂过的北京

中国驻瑞士使馆提供

秋日清晨的未名湖清爽宜人,转眼间,我离开北京已经两年了。来自瑞士乡村的我像许多来自中国各地的年轻人一样,带着梦想来到了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城市。在这里,我逐渐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唐诗宋词、文言白话、楷草行书,神马浮云,一个都不能少!

黄霏(Eveline Bagnoud Zhou)

1990年1月30日出生于日内瓦。

2009年在日内瓦大学就读本科中文专业。2010 年在上海世博会瑞士馆担任导游。

2013年在北京大学留学一年,再次加深了自己的中文功力和对中国的认识。

2014年在瑞士驻华大使馆实习,并创立了北京首家瑞士主题咖啡馆。

2015年就读日内瓦大学中文硕士专业。

2017年开始就职于中粮集团日内瓦办公室。

踱步在北大校园里,我不禁想起自己在16 岁第一次来到北京的情景。那时候,带着满脑子问号的我在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里开始了我在中国的高中生活。

到中国之前,我对中国不太了解,只知道中国有长城、饺子和功夫。到步之后我的生活很快发生了改变。我的早餐从黄油加面包变到了煎饼加豆浆,我从见人就说“你好”到渐渐学会了说“你吃了吗?”,并且终于明白说这话的时候不一定真的要请人吃饭。在中国念高中的第一天,学校老师突然说需要我的中文名,手忙脚乱中我的中文名便诞生了:“ 黄霏”。“黄”是当时接待我的中国家庭的 姓氏 ,“ 霏”是我随便从字典挑出来的觉得好看的一个字。 有了这个名字后总有同学笑我名字好玩,直到几个月后看了香港九十年代一部有名的功夫电影,才明白为什么别人听到我名字就会笑着说“鸿”。

了解中国人的想法和生活习惯似乎比学习中文更难。比如说,我吃饭的时候努力不张嘴,吃面的时候努力不发出声音,这是瑞士基本的餐桌礼仪。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我的中国阿姨经常生气地看着我喊:“你吃饭的时候怎么那么安静?不好吃吗?”那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中国文化是如此的不一样。在中国的第一年我过上了和中国高中生一样的生活:上课穿校服,作操唱国歌,逛街学砍价,大声嗦面,唱K,坐416 公交车回家。那一年的青春是如此美好, 记忆犹新。

一年的北京生活揭开了我与中国的缘分。高中毕业后我在上海世博会的瑞士馆当起了志愿者,体会到了现代中国的蓬勃发展。之后在瑞士驻华大使馆的工作,让我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2009 年在日内瓦我认识了我今天的先生,他是湖南长沙人。长沙最有名的一道菜叫臭豆腐。毛主席说过,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瑞士的奶酪遇到了长沙的臭豆腐,东西合壁,笑傲江湖。2015 年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我希望将来能带他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虽然我已经离开了北京,但基本每年都还会回去看看。北京似乎每天都在改变,当年住的胡同早已被拆,学校也被装修得不再熟悉,经常光顾的裁缝店和麻辣烫也已被大商场取代,但这里毕竟还是北京,是那座我的青春曾今飞扬过的城市。北京是我的第二个家,无法被取代,也不会被忘却。

谨以此文纪念那年我们一起漂过的北京。

*本文经中国驻瑞士大使馆教育处同意,转载自瑞士留华校友纪念册《我们记忆中的中国》第二辑一书。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