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中瑞建交65周年活动正式开启

瑞中建交65周年-瑞士联邦委员艾维琳·维德默-施龙普夫在瑞士驻中国大使馆致辞 瑞士驻中国大使馆

1950年1月17日,瑞士的联邦总统马克斯·帕蒂皮耶尔向新中国主席毛泽东发出了这样的电报:“瑞士联邦主席荣幸地告知毛泽东主席阁下,瑞士联邦委员会决定就10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两国建立双边关系的利益阐述做出积极回应。 瑞士联邦决定在法律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并准备与贵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同时借此机会祝愿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在未来继续蓬勃发展。”

值此瑞士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65周年之际,为纪念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友好关系,瑞中双方将举行众多庆祝活动。高端会见、定期对话、密切的经济及科技合作,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都会在今年展开,65周年纪念将深具里程碑意义。

瑞中建交65周年-瑞士驻中国戴尚贤(Jean-Jacques de Dardel)大使致辞 瑞士驻中国大使馆

瑞士驻华外交机构希望通过对过去成就的纪念来庆祝两国建交65 周年,展现这一多样和成熟的双边关系,并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联系。2015 年2 月6 日,在北京的瑞士驻华大使官邸,举办了纪念双方建交65周年的官方庆典,瑞士联邦委员兼财政部长艾维琳·维德默-施龙普夫(Eveline Widmer-Schlumpf)女士出席并讲话,她表示:“当年瑞士在几个月之内就承认了建立之初的新中国,这是瑞士外交富有远见的决定,在此之后,双方交流持续发展,愈加密切,取得了许多里程碑式的成就。”

艾维琳·维德默-施龙普夫指出,这些成就中很多都与经济有关。她列举了两个例子:中国第一家与外国的合资企业就是与瑞士的迅达公司合作建立的;2014年7月1日生效的中瑞自贸协定是中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签订的第一份类似协定。由于双方的共同努力,双边贸易额持续大幅度增长。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瑞士第三大重要贸易伙伴。

这位财政部长表示:“为纪念双边关系65 周年,瑞士也将和中国各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促进两国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很多旨在深化合作的项目都在策划和开展中。”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中建交大记事

此内容发布于 2015年是瑞中建交65周年,这里回顾从1950–2015年瑞士与中国发生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更多阅览 瑞中建交大记事

她还说,瑞士和中国都是注重创新的国家。除了政府机构间的对话,私有企业也为两国在很多领域(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密切交流铺平了道路。瑞士各界在中国都有活跃的表现,除了四个驻华使领馆以外,还有大约一千家瑞士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办事处,雇佣员工超过20 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国籍员工,这也进一步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瑞士驻华使馆以及在各地的总领馆同样雇佣了很多中国员工,也将借建交65 周年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了解。

今年,作为众多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瑞士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II 号”环球飞行期间会在中国两个城市经停,著名的巴塞尔交响乐团将进行远东巡演,展览“日内瓦:时光之芯—瑞士制表文化之源”赴京展出,这些活动将共同见证中瑞两国长期存在的友好关系。瑞方同时也重视和大众的广泛接触与交流,为此专门制作了建交65 周年网站并印制了活动手册。同时,瑞士驻华使馆的官方微博以及瑞士驻上海总领馆的官方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也会比以往更加活跃。 

上海瑞士周

第三届上海瑞士周将于2015年5月13日至17日在淮海公园内举行。预计有超过20家的瑞士企业参加,包括世界知名品牌雀巢和罗技等。从食品到饮料,从婴幼儿用品到家用电器,琳琅满目的产品将吸引市民驻足。此外,瑞士机构和组织也将向公众展示各领域的成果,呈现一个多姿多彩的瑞士。伴以具有浓郁瑞士风情的表演,瑞士周将为人们提供一个近距离发现和了解更多瑞士及其文化、音乐、传统和人民的绝好机会。

阳光动力号环球飞行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摆脱了燃油的环球飞行壮举。这架名为“阳光动力2号”的太阳能飞机由瑞士设计,瑞士制造,将在今年3月启程。正如阳光动力号创始人兼飞行员伯兰特·皮卡德(Bertrand Piccard)先生和安德烈·博尔施伯格(André Borschberg)先生于2014年12月8日在大使官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那样,中国被定为本次环球飞行的重要一站,届时飞机在横飞东亚的过程中将分别在重庆和南京着陆,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是一次绝无仅有的可亲眼目睹太阳能飞机环球航行旅程的机会,同时也是与这架独一无二的拥有巨大翼展的单座太阳能飞机近距离接触的绝佳机会。

皮卡德和博尔施伯格是“阳光动力”前后的灵魂人物,他们希望通过这次独一无二的行动,告诉人们创新可以探索可再生能源、凸显用于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激励人们用追寻梦想的毅力去在科学上不断探险。“阳光动力”是瑞士长期以来致力于创新和环保事业的最好例证,因此该项目自成立伊始便受到瑞士联邦政府的大力支持。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