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与中国 – 既友好又矛盾的伙伴关系

中国,瑞士的“大”朋友

为迎接习近平主席,联邦大厦的红地毯已经铺好。 Keystone

无论是在经济、金融、科研领域还是放眼环保、气候、文化甚至人权领域,几乎每个月都有中国各方面的代表团来瑞士访问,两国之间的关系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蓬勃发展。

2016年4月,当时的瑞士总统施耐德-阿曼(Johann Schneider-Ammann)访华,现在不到一年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本周日(1月15日)抵达瑞士,在这么短时间内,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回访,这在国际上并不多见。

“这是两国关系交好的一个明显信号,”瑞士外交部亚太地区负责人Johannes Matyassy大使在接受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时这样强调说:习近平主席的回访绝不仅仅是出于礼貌,而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一次访问”。至于访问的具体细节他不愿在习主席到达之前透露太多。但内部消息透露,中瑞双方将签署一系列“长期合作协议书”。

那么为什么泱泱大国中国会对“小小的”瑞士如此重视?对此,Matyassy大使表示,因为在许多领域,中国视瑞士为一种好的“模式”,比如在革新方面瑞士就是一个好榜样。

瑞士最早认可中国

瑞中之间久远和友好的双边关系也是中国看重瑞士的一个重要因素。瑞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早与中国取得联系的西方国家之一。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中瑞之间的关系有着“先锋性”的特征,Matyassy说。

1950年,瑞士就认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市场经济领域也早在2007年就得到瑞士的认可;2013年,瑞士作为第一个欧洲大陆国家与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2016年瑞士又作为第一批欧洲国家中的一个加盟了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瑞士与中国的密切合作常常受到一些国际组织的批评,指责瑞士政府漠视人权问题。

自1991年开始,两国之间就一直在进行关于人权的对话,上一次于2016年5月,这已经是就这个话题的第14论对话,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司法和刑法系统。

每当Matyassy大使在媒体读到关于瑞士为经济利益而忽略人权问题的文章时,都会感到很气愤,他说:“在经济领域的良好关系对于整个瑞中关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这有利于我们与中国在比较困难的领域,比如人权领域展开对话。”

瑞士并不是一个推崇“大国政治”的国家,在人权领域也一样不愿意充当这样的角色。Matyassy表示:瑞中之间的关系更多地是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无所不谈”。

不计前嫌

中瑞外交关系也曾经历过一些波折,1999年江泽民来访瑞士时,西藏人在首都伯尔尼联邦广场–接待现场进行了示威游行,影响了欢迎仪式的正常进行。这件事为两国关系覆上了一层阴影。

现在18年后,习近平是首位再次来访瑞士的中国国家主席,这次访问是结束那段不愉快经历的最好时机。

更好的关系

1999年的“外交事故”之后的一个转折点,或者说对于缓解两国关系至关重要的一步是,2007年双方签订了一份高层面加强双边关系的《谅解备忘录》。

自此瑞中之间在各个领域进行了20多项深入对话,正如Matyassy大使所说,“两国之间的互动非常活跃”。自2010年起,上升到政府层面,2013年瑞士7位联邦委员中的5位访问了中国,这是一个破纪录的数字。而现在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个中国官方代表团来瑞士访问。

批准两个游行

这次西藏流亡组织再次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到访提出了示威游行申请,瑞士官方批准了他们周日在伯尔尼的游行申请,至于周二在日内瓦的另一个游行是否会得到批准尚无定论。但是这两次游行都不会出现在习近平主席面前。

无论是瑞士还是中国都不希望再有什么“插曲”,“这会影响瑞中在重要领域的合作,” Matyassy大使这么说,这次国事访问之前,双方都很紧张。

(翻译:杨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