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郎坚挺,瑞士犯愁

瑞士法郎总是会充当危机时期的避风港 Keystone

美金、欧元一再下跌,瑞郎一路坚挺,投资商们在担心,是否又要面对经济衰退。瑞郎又在充当避风港的角色,以至于兑换率一再飙升。8月初始,欧元与瑞郎的比率降到了历史新高:1.08:1,而美金与瑞郎的比率更是下降到了0.76:1,瑞郎与人民币的比值上升到1:8.34。

然而瑞郎的上涨却对瑞士经济带来了很大问题,出口商品价格昂贵,导致需求减少,许多厂家都不得不考虑裁员或缩减工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瑞士经济学家们目前最大的忧虑。

最大的呼声是要求央行发行更多瑞钞,以此降低瑞郎的汇率,但是这也要面对很大的风险,因此该建议备受争议。

支持的呼声

巴塞尔大学的经济教授Yvan Lengwiler就是主张发行瑞钞的人,他在瑞士电视台晚间新闻中表示:“我认为,瑞士央行应该阻止瑞郎的上涨,大量发行钞票。”

瑞郎目前是一种非常抢手的钱币,但是市面上的瑞郎数量有限,因此其价格正在以一发不可收拾的趋势上涨。如果瑞士央行将大批瑞郎投入市场,将缓解这一局面,削弱瑞郎的坚挺。

大量发行瑞郎并以此收购欧元,这是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巴塞尔大学的Peter  Bernholz教授非常了解瑞士的货币市场,他也同意大量发行瑞郎。他说:“瑞士央行可以大手笔地发行瑞郎,这样便可以转危为安。”

存在风险

然而发行瑞郎,收购欧元也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央行必须收购几十亿欧元才能解决问题,如果欧元与瑞郎的比价继续下跌,则意味着央行将遭受重大损失。

苏黎世大学Hans Geiger教授对此持反对态度,他在接受瑞士电视台采访时表示:“这种做法非常幼稚,瑞士只有那么小,而世界那么大,这就像从苏黎世湖中盛出一碗水来试验水利发电。”

对此Bernholz教授表示:“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财力,但这能够解决问题。那些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比如丹麦、冰岛、立陶宛、保加利亚都是很好的例子。”

瑞士经济历史学家Tobias Straumann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对此进行了分析,他对Lengwiler和Bernholz教授的建议表示支持,他表示:“即便现在什么都不做,也会带来损失,比如说失业问题。而采取干预手段所造成的损失会更小,当然要做好思想准备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

1978年瑞士就遇到过一次同样的问题,当时采取的措施就是发行钞票,直到瑞郎比率回归正常,“当时这样做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带来了长达两、三年的通货膨胀。”

央行采取措施

8月3日,瑞士央行终于做出决定,采取干预行为,计划让三个月瑞郎Libor(银行之间拆借利率)尽可能接近零水平,将三个月瑞郎Libor目标区间从0.00-0.75%缩窄至0.00-0.25%。

瑞士央行还表示,有意将银行存放在央行的活期存款规模从目前的300亿瑞郎增加至800亿瑞郎,将不再为到期的附买回协议和央行票据续期,并将回购已发行的央行票据。以此瑞士央行也要面对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

央行采取行动之后,瑞郎于当日与欧元的比值升至1.11:1。

美国的烦恼中国的忧虑

当瑞士正在为瑞郎坚挺而忧虑的时候,美国也正在为他们的债墙高筑而烦恼,而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十分之一的债务来自中国-1.2万亿美金。因此美国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如果美国无能偿还债务,将为中国造成极大的损失。

香港Tyche Group的一位经济分析家Martin Hennecke这样表示:“中国不会对美国置之不理,因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客户,中国要做的是对客户给予资助。”

“中国和美国是息息相关的两个国家,”瑞士电视台这样分析:“因此找到平衡对两国都很重要。”

瑞士法郎,简称瑞郎,是瑞士的法定货币,由瑞士的中央银行发行。

  

也是列支敦士登的法定货币。货币代码CHF。

1848年瑞士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发行货币的职责,在那之前,每个州都可发行自己的货币并拥有自己的货币制度。

  

法郎在1850年获得通过成为瑞士的法定货币,并确定1法郎=100生丁(德语的Rappen)。

  

瑞士法郎在被确立为国家货币时,其价值与法国法郎等同。

虽然联邦是法郎的唯一发行者,但是1910年之前,私人的银行被允许发行他们自己的钞票。

  

1907年瑞士国家银行建立,并从1910年起一直是唯一的钞票和硬币发行机构。

  

瑞士法郎在上世纪一直是最稳定的货币,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视为避风港货币,因此在瑞士几乎总是零通胀,并且货币依托有40%的黄金储备。

目前银行发行的是第七套纸币,面额为10、20、50、100、200和1000瑞郎。瑞士纸币有众多的防拷贝技术的特点,是极其困难甚至可能是无法仿制的。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