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富有宗教气氛的瑞士圣诞节怎么过?

圣诞烛圈和孩子
传统的降临圈上所摆的蜡烛有四种颜色,并有各自的含义。 Keystone / Str

世界所有民俗里年节都讲究家庭团圆,尤其要吃一顿团圆饭,瑞士的圣诞节也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日子。从物质过剩的今日来看,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再也不难。但怎么过一个带有传统意义的圣诞节,让我们从宗教学的角度再次探索信仰的深意。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而进入了冬季,瑞士的宗教民俗节日也越发热闹,在寒气中点燃生活的热情。 到了11月,街上已出现圣诞装饰以及各式年节用品,在宗教意识逐渐淡漠的今日,圣诞节俨然成了市场经济的消费时刻,鼓吹着购买礼物馈赠亲友,或犒赏自己。

物质生活条件几乎已迈向顶峰的现代社会,基督宗教仍是瑞士人生活的重要基础,要接触信仰其实不难。

宗教气氛与民俗传统的一体两面

12月在冬至的前后,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此时大地酷寒,万物不生。寒冷与长夜让身心对阳光产生极大的渴望,民俗与信仰于是有了交融的时刻。在今日瑞士民间较为乡间的地区仍盛行甩鞭节的传统,在节日中动员人们组织活动,活络暖活冻僵的身心。

瑞士天主教神学工作者陈丽文女士,本身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说到:»许多不同的文化里都有把太阳当作神敬拜的习俗,基督宗教在公元300多年亦引进了异教的元素,融入基督宗教之中,让异教成为信徒。12月24日是圣诞节,但耶稣的诞生日其实不可考,他的诞生最深的涵意是,他要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使我们人性的生命与神性的生命合二为一。他也是神的化身,是爱。爱每一个众生:不是因为你可爱,才爱你,而是他的爱使你可爱。他也是光,无论你在任何境况中,他都给你引路,找到活下去的力量。»

特别在古时,饥寒交迫的冬日,信仰更是带来希望的关键力量,现世的困难与艰辛在心灵中有一处可以寄托。

节庆中东西民俗的交汇点

政教已分离百年的瑞士,农业时代的传统与民俗相交融汇的背景中,今日社会仍保有强大的宗教气息,一再引人思考何谓过节真义。然世界民俗里,东西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华人的传统习俗中,农历年关将近时也要做许多事,大扫除、按日子祭拜不同的神明、灌香肠、做腊肉、磨米炊年糕等等,这些过节的准备其实和欧洲过圣诞节非常的类似。»陈女士说。在日常的生活里,有一段日子放下繁务,力行打扫的细节,从身体的投入感受心灵的变化。整个社会在共同的活动中也创造了节日气氛。

在迎接圣婴耶稣到来之前,降临期是圣诞节往前推四周,就是天主教的新年的准备期。有信仰的家庭会准备一个降临圈,像花圈的模样,上面摆有四盏蜡烛。此时即使没有虔诚信仰的家庭,也会以蜡烛来妆点节日气氛。

准备期的仪式讲究的是身体力行投入的内在反省,除圣诞节之外,复活节这个大节日更讲究这个准备过程,让信徒们进入心理上的迎接仪式。

降临圈与迎接圣诞的准备

根据历史记载,降临圈起源于北欧,冬季白昼短,在大地雪白之时,用长青的树叶做成圆圈,绿意代表生命,亦代表成长,圆圈也代表有始有终的意义。

在16世纪时,这个北欧习俗被德国的教会沿用,并在降临圈上放置蜡烛,象征光明与希望。民俗的形成来自人类面对大自然挑战的做法,是困顿中支持的力量。

圆形的降临圈是目前最普遍的形式,按照天主教的传统,这四盏蜡烛应分别为浅紫、深紫、粉红色与白色。

第一盏浅紫,代表醒寤,也就是节日的准备开始了,人要从旧有的生活醒过来,觉察反省需要调整之处。

第二盏深紫,在教会里深紫表达的是忏悔与悔改,把已经乱套的行为与心思念虑重新返回正轨,与人和好,得到内心深度的平安。

第三盏粉红色蜡烛则代表喜乐,此时离圣诞节越来越近,已经开始准备自己,也看到反省与实践后的改变。

最后一盏白色蜡烛,象征纯净与光明,厄玛奴耳(Emmanuel希伯来文)-即主与我们每时每刻同在的意思。

降临圈(Adventskranz)上有四盏蜡烛,由圣诞节往前推的第四个星期日点起第一盏蜡烛,点灯的第一个周日在德文里称为 der erste Adventssonntag。圣诞节之前的第三个个星期天点起第二盏,依此类推。等到圣诞节当日,则四盏蜡烛一起点燃。 2019年的将临期第一个周日为12月1日,在这一天有虔诚信仰的教徒会点起第一盏蜡烛。

传统的降临圈上所摆的蜡烛有四种颜色,并有各自的意涵。今日作为装饰的作用为多,蜡烛的颜色则有各种选择。

陈女士做了上述的解释,并说明:»降临期这四周是一个内心的准备,这个过程的含义不是庆祝,而是沉淀,讲的是个人审视内心的功夫。准备是为了相遇,是一场对话。信仰是一股见不着的心灵力量,让人和自己与周围的环境重建一个良性的,和谐的关系。»

镶入瑞士生活的基督信仰

摊开瑞士的日历,一年当中仍有不少宗教节日与假期,信仰基督宗教的人虽不如以往热心虔诚,然而宗教的底蕴仍刻画在德语世界的生活里。各州的规定不同,对于不重视基督信仰的人纯粹是放假的日子。生活在瑞士的德语区,若能精通德语就能知道生活里的方方面面是浸濡在基督宗教之中。

进入将临期前,在瑞士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会为孩子准备将临期的月历,月历上有24个小格,每天打开一小格,每个小格后面都有一个小礼物,这样的活动为孩子带来迎接圣诞的准备和惊喜。

在宗教信仰强大的时代,这是家庭信仰教育的一部份,也是家长为孩子们述说宗教故事的机会。今日在商场上有各式玩具公司或食品公司制作的将临节月历,没有信仰的家庭也会购买作为孩子迎接圣诞节的期待。

生活在瑞士需要懂得当地的语言,来理解文化脉络,语言是理解与融入瑞士文化无形的利器。陈女士举例,在德文遮羞布叫Feigenblätter,这个字的原意为无花果树的叶子,这引申义来自于来圣经中创世纪的故事: 亚当与夏娃偷吃了禁果之后,以无花果叶遮住了私处。

另一例是,在德语传统中在降临期也给孩子们准备降临期月历(Advenstkalender),本意是要让孩子学习反省和审视内心,在生活中感受信仰,但是今日多数的家庭教育中因为缺乏信仰,这个月历成了孩子们对于礼物的期待和满足,降临期月历也停留在商业的操作。

没有基督信仰的人如何过宗教节日

在宗教节日来临时,教堂里有特别的礼拜与弥撒,读经文、唱圣歌,沉浸在过节的气氛里。重要礼节中,信徒们着华服(多为黑白两色)表示慎重。陈女士补充道:»没有基督信仰的华人朋友,不妨在圣诞夜走一趟教堂,静静感受这个节日殊胜的氛围。»教堂是神圣的殿堂,即使不懂礼仪也可以亲身感受一下一个原意深远的平安夜。

«从基督信仰的角度,复活节的意义更胜于圣诞节。耶稣受难死亡复活,才是基督宗教的核心信仰。每个人的生命中都需要坚强的内心来面对难关,寻求突破。然而在商业化操作的手法中,圣诞节却更容易进入世俗的生活,而忘了人生中随时随处都有挑战与困难,最终还要面对死亡。耶稣复活带来的正是这个救赎和力量。»陈女士解释。

圣诞节与购物已经成为紧密相连的两个元素,有的人甚至忘了圣诞节代表耶稣的降生,到来的是圣婴耶稣而非圣诞老人。陈女士补充说:»现代人不管是不是信仰基督宗教,都能选择不过度消费的过节方式。把降临期当作灵性修持的机会,随时观照、调整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赶着买礼物应景。这个世界有太多受苦受难的人,我们可以具体的做点什么,使世界多一点爱和光明。»

家庭过节时看见人类共生的需要

«宗教弱化的社会,省略了反省的过程,就失去信仰的真意。除夕与圣诞夜,家人间的相聚,简化成吃一顿的团圆饭就可惜了。»陈女士说。

诚然,吃饭是现代生活中多么容易的事,打扫环境、准备菜肴等工作由亲手来完成,更是可贵。圣诞节象征圆满,圣诞节说的也是家,耶稣诞生在一个家庭,抑是肯定家庭对社会的重要性。

«回归圣诞节的真义,耶稣代表了光,我们也能和孩子讨论,是不是也能成为一个带光的人,也带孩子看看比自己条件更差的人,让他们理解他们有能力帮助别人。或许他们愿意把买礼物的钱捐出来,资助一个扶助贫困的计划。这就是宗教里所强调的灵性教育。»陈女士如此说。

让思绪沉淀,来面对环境、面对社会、面对改变,又再度面对自己,即是信仰的真谛。生命的周期里,出生与死亡是必然的过程,生带来喜悦,而死亡之后生命进入了永恒的维度,是基督宗教所信仰的,亦是世间所有宗教所探究的答案。体验信仰可以从生活细节中做起,过节就是一个开端。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