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电车奇遇记

城市,山坡,密林,住家 Keystone

来瑞士定居刚刚两个多月的我,在电车上邂逅了一个曾经在上海生活过的瑞士女人,这里讲述的就是发生在我们之间的真实的故事。

2008年6月26日,很普通的一天,但在瑞士电车上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

下午3点多,我带着女儿像往常一样乘坐11路电车从市中心返回。暖洋洋的阳光透过玻璃直射在身上,虽说已经入夏,但瑞士的夏天比上海清凉许多,20几度的温度并不炎热。

我正靠着车窗眺望着远处,突然听到女儿叫道:“妈妈,看呀,欢欢!”我很快发现一个和女儿年龄相仿的瑞士小女孩站在车厢前面,正对着我们甜甜地笑着,小女孩上身印有奥运吉祥物欢欢的白色T恤非常醒目,自然地,我同样微笑地看着她。女儿连忙把包包上的欢欢吊坠取下来,拿在手上开心地朝着瑞士小女孩摇着。

“你好!你们是中国人吗?”远处传来了不熟练的中文,这时我才发现小女孩的身后坐着一位带着两岁左右小男孩的棕发瑞士女人。我笑着点头,尽量放慢语速用中文回应到:“是的。你们来过中国吗?”话音刚落,就见她带着孩子们朝我们走了过来,并坐在了我们旁边的位置,我们不约而同地伸出手来。。。。。。她就是Janina,我在瑞士结识的第一个朋友。

Janina的装扮和我在瑞士街头见到的大多瑞士女人没有什么不同,简单的白色T恤配中裤和平底凉鞋,头发是清爽的短发,浑身上下没有一丝刻意修饰的痕迹,这种随意的自然,让人感觉轻松又亲切,就像他乡遇故知,我与她开心地攀谈起来。

原来,Janina曾带着女儿Marie跟随丈夫在上海生活了四年,小儿子Dario是回到瑞士后出生的,虽然离开中国已经三年了,但她非常想念中国。原本想,这只是两个陌生人在瑞士电车上的偶遇,但热情的Janina让我们的故事继续下去。

下车前她主动和我交换了电话号码,并告诉我,她们全家马上要去法国度假,等度假回来会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她身上的自然,质朴和真诚迅速拉进了我们的距离,没有犹豫,我欣然接受了邀请。

电车上的奇遇,随着德语学习的繁忙在我记忆里渐渐淡去。偶尔的一天,我收到了一个短讯,原来是Janina发来的。她告诉我,她度假刚回来,想邀请我和女儿去家里喝茶,晚上6:00钟会给我电话,告诉我具体的路线。

果然6:00的时候,电话如约而至,我又听到了她热情的声音。由于当时我对瑞士还不是很熟悉,她所描述的路线让我一点儿也摸不着头绪,于是,她说:“你熟悉哪里?我去接你吧!”后来我才知道,接我的时候她小儿子正在午睡,她让只有8岁大的女儿陪着,自己却出门了。

Janina的家其实离我家并不远,但中间却是隔了几座山。以前驾车在汝拉的深山里体验过沿着狭窄的车道飞速穿越密林的感受,不曾想城市里的15路电车也给我带来了相似的体验。一路上,Janina和我们轻松地聊着天,我时不时说几句德语,她也经常混杂两句中文,那感觉很是有趣。下了车,我发现车道两旁布满了茂密的树林,几幢独门独院的房舍在枝繁叶茂中若隐若现。

Janina的家就在路对面的半山坡上,木桩围绕着的,是由繁茂的绿色植物和五颜六色的鲜花装点的院落,一眼望过去,你看不到房舍的大门,只能分辨出树木掩映的是幢红顶三层小楼。Janina打开栅栏的门闩,我们跟着她沿着蜿蜒的台阶拾级而上,短短的50米,身边的果树鲜花伴着鸟儿清脆的鸣叫,立刻就心旷神怡了。拐过弯后,终于看到了掩映在古树后面的黑色房门,还有两大两小四辆自行车随意地歪靠在树边房下。

进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直通花园的大门,门开着,满眼的绿色再次尽收眼底。Marie走了出来,看到我们,依然还是甜甜地笑着,但很快就和女儿熟悉起来,两个人带着一大堆娃娃去花园玩了。门庭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幅富有浓郁中国色彩的图片,Janina介绍说,这些都是她先生在中国的时候拍摄的。我一幅幅看过,发现没有一张是中国的名胜古迹,而是诸如 “上海重庆高架下车水马龙”的景象,以及“山西刀削面大师傅”的纯朴笑脸这样的图片,由此看来,Janina夫妇对中国的认知较很多外国人要深刻许多。

Janina笑着问我喜欢喝绿茶还是红茶?我没有直接回答,一边跟着她进了厨房,一边问她,“中国有名的绿茶是什么?”她拿出一筒茶叶,向我眨眨眼睛,用中文说道:“龙井吗?我爱它。”我回应道:“就是它!”我看着她先烧了一壶开水,然后从橱柜里取出一套瑞士玻璃茶具,客气地说,“我只有这个,没有中国的茶壶。”

沏茶的时候,她突然用英语问我“中国人为什么不喝第一杯茶,而只是闻?”说实话,没有想到她会问这样“深”的问题,我虽对茶文化不精通,但有个老家盛产紫砂壶的先生,耳濡目染,也算略知一二,不然还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

楼上传来了小男孩的哭声,Janina说,“我要去看看Dario,他醒了,你先到花园坐坐。”我走进花园,发现两个小姑娘正光着小脚丫在刚刚剪过的草坪上打把式。从草坪的倾斜坡度可以断定这栋房子的确是建在山上的,那么,紧紧环绕花园的茂密的树木应该是这儿最早的主人了。

城市,山坡,密林,住家,这种奇妙的组合在习惯了水泥丛林的我们看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在瑞士,欧洲的心脏,这一切却又再自然不过。 花园的一边,是设有秋千,滑梯的孩子们的乐园,另一边应该是主人自己栽种的花,花瓣的淡粉色,看上去很是清雅;当花园中那棵紫色丁香映入眼帘时,心一下子就变得柔软起来,真的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了久违的丁香树,要知道那些生长在大学主楼后花园的,一丛丛一簇簇的紫色丁香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回忆。

正在这时,Janina带着儿子出来了,小男孩看到姐姐们在花园里玩,立刻欢呼一声奔了过去。只见Janina拿着一块干净的白地印有红色樱桃图案的镂空桌布铺在了花园的木桌上,接着把茶壶底座放好,将里面的蜡烛点燃,然后将装满茶叶的茶壶放在了上面。她返回屋里拿出两个饼干筒,让孩子们过来挑选喜欢的饼干。

Janina做这一切的时候,非常的自如,虽然说话的时候总是会习惯用敬语,但除此之外,她让你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初次登门的客人。

喝茶的时候,Janina拿出一本英文版的中国旅游书,打开首页的中国地图告诉我,除了上海,她还去过太原,成都和北京,我也指着地图把我的家乡,读书的城市介绍给她,我们就这样一边品茶,一边开心地聊着。

谈话中,了解到Marie在中国的时候开始学习中文,现在每周仍然有一次中文家教课,Janina认为,中文在不久的将来会和英语一样重要,听到她的这个看法,不由得对眼前的她刮目相看。

那个下午,我从Janina那里知道了很多事情,如何在瑞士公共图书馆借书,哪里可以买到好吃的糕点,周边有什么好玩的去处等等,这些,对于刚刚到瑞士生活不到百日的我来说,实在是很大的帮助。这一切,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永远不知道瑞士人会真诚得如此可爱。

来瑞士生活已经一年多了,现在的我对于瑞士,对于瑞士人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有喜欢的,也有不能理解的一面。但每当想起Janina,想起与她一起品茶的那个下午,内心却总是暖暖的。“电车奇遇”只是我瑞士生活的一个偶然,但这个偶然却在我的记忆了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作者:Elsa Wang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我眼中的瑞士”征文比赛稿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