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美丽,宁静

瑞士:美丽,宁静 作者提供

一个人的认识总会有局限性,特别是在走马观花的情况下。儿子经常批评我看到一点儿就好下结论。因此,下面我所谈的,只能是一点儿个人感受。

我深知,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悟和认知。所以,我的这些看似‘结论’的东西,其实只是‘一孔’之见而已,当不得真的。我和儿子经常为一些看法‘抬杠’,假如看过拙文的读者也有‘杠’要‘抬’,我不反对,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嘛。

人称瑞士为‘花园国家’,名副其实矣。从城市到乡村,处处茂林高树,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真可谓无处不园林!

上大学时,老师每当讲到绿化,言必称苏联,波兰,说波兰首都华沙绿化如何如何好,社会主义国家嘛!那时国门未开,大家谁也没有走出去的机会,我想,老师很可能也是纸上谈兵。

感谢小平,改革开放,两个儿子都跨出了国门,我这才有机会出国探亲。2006 年在苏黎世小住俩月,如今又在瑞士第二大城市巴塞尔过着温馨至爱的探亲生活。足迹所至,名城不必说,诸如伯尔尼,日内瓦,洛桑,卢塞恩,就连某些州府小镇,以及城镇的景点,只要儿子认为值得一看的,也都领我去看,看得真是赏心悦目,感受良多。记得1958年,毛泽东曾提出过要实现大地园林化,而我现在看到的瑞士,哪里是一个‘化’字可以了得!

每当我沿街散步,或是顺着莱茵河畔漫游,手里的数码相机便不知照哪儿更好?似乎每一个角落都不忍舍弃。于是我开始用数码相机录相,录相加照片,将整个环境和自己更喜欢的景观都纪录下来,这才算不留遗憾地心满意足了。至于没照好,录好,一时还真没办法,水平有限嘛。人老了,要提高,还得容我慢慢来。

瑞士的美丽,常常唤起我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记忆。因为大小城池,无不山环水抱,自成一体。各式建筑,皆掩映在绿树丛林之中,静静地,静静地,令人觉得,每一居处,仿佛都给人‘仙境’般的感受。

山,有时带给人类的往往是贫穷,难以谋生。在中国,常有人提到‘大山里的孩子’,什么意思?穷呗!闭塞呗!而在阿尔卑斯山脉怀抱中的瑞士,智慧的凯尔特人的后裔,却巧妙地利用了山的跌宕,水的态势:居屋随高就低,道路婉转起伏,上面房屋的底部,常常是下面别墅的屋顶,加之建筑造型讲究,甚少雷同,又巧于布局,致使处处不是园林,胜似园林。

交通那个畅通,火车,汽车,有轨电车,通向4000米高峰的揽车,能爬山的小火车。听说了吗?瑞士的少女峰上,有世界上最高的火车站。有的小镇座落在半山腰上,楼宇依山就势,错落有致,仰望蓝天白云,俯视绿野清流,生活依旧方便,交通照样无阻。

是啊,当你俯视那脚下绿树遮映的村落,或凝望着那缓缓的,绿茵如毯的山坡;那画面般的平岗小阜;那散落着的小木屋,那悠闲吃草的牛群,怎么能不做尘外之想?!

诚然,假如瑞士国土一马平川,没有了山峦的分割,环绕,没有了莱茵河,没有了大大小小的湖泊,没有了飞溅的瀑布,没有了潺潺的小溪,特别是那无处不在的林莽,野卉,鲜花,我想,瑞士将是另一番模样——是大自然的造化和赐予,特别是瑞士人的勤劳与智慧,成就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美丽国度。

其实,说瑞士有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还远远不只是那给人异样感觉的生态环境美,而是善良的瑞士人,和平,安宁,和谐的社会。比如,初来乍到,我对瑞士的超市周日关门不理解。好好的买卖为啥不做?搜索到的主要原因,却是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

据说,创世纪中上帝用7天造就了世界,于是第七天用来休息敬神,所以在基督教中周日必休,去教堂做礼拜。瑞士是传统的基督教国家[据瑞士联邦统计局2000年调查,瑞士现在有罗马天主教41.8%,新教徒35.3%,穆斯林311000人,犹太教17900人,无宗教信仰者15.4%;官方语言:德63.7%,法20.4%;意大利6.5%,;列支罗曼语0.5%],商店不开门是一种宗教传统,便一直保留下来。时至今日,早已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

瑞士人酷爱宁静,主张周日尽享天伦之乐,不追求物质消费。认为‘购物有时也是一种压力’,而且商业发达也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指标。另外,‘保障人权’,‘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瑞士人生活程式化,大家都有固定的购物时间,周一至周五就可以了,而且各家消费水平是一样的,不会因周日商店开门,家庭消费就会增加。

然而,世事在变化,一是双职工时间重合,周一至周五无暇购物;二是如今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与祖辈不同,体会到了国外周日购物的便利与乐趣,不愿牢牢锁在‘宁静’之中;三是亚洲游客渐多,如正赶上周日商店关门,无从购物,游客失望,国家失了商机。所以瑞士旅游局呼吁重新考虑周日的商业政策,取消营业时间法;四是移民不介意周日上班;五是能增加工作岗位。2005年11月,公民投票,虽然以微弱多数通过,也只同意铁路,机场的商店可以周日营业。

瑞士是中立国,是全世界唯一全民直选的国家,今后何去何从,老百姓说了算,这事儿,看来只有日后见分晓啦!

嗜静心理,早已植根在瑞士人的心里,比如,吃饭,喝咖啡,尽管有时人多拥挤,但绝无人声喧哗,更无大呼小叫,总是静静地,说话也是窃窃低语。乘车,看电影,凡是公共场所,皆忌讳大声讲话。儿子在瑞士生活十多年,已经养成习惯,常常提醒老爸。记得有一次坐火车,刚坐下,儿子指了指车窗,马上又换了个地方。原来上面画着一张嘴,嘴上有一横杠,意思是此处不准说话。在瑞士,晚上超过十点也不许洗澡,为的是不影响邻居睡觉。

我想,瑞士人的嗜静,都是为了别人,实属一种公德,一种修养,一种和谐,一种文化。喧嚣与嘈杂,旁若无人,吵闹与大声说话,既非小节,亦非人间常态。大儿子的手机没有铃声,是通过震动起作用,我就非常赞赏!

是啊,瑞士正是有了美丽与宁静,爱心与和谐,自由与和平,才有了‘世外桃源’的底蕴与内涵。

在瑞士,我常常为一些事感动,感慨,有时又有许多不习惯。比如说吧,我总拿瑞士法郎与人民币比,越比越觉得什么东西都太贵,于是习惯买些减价打折商品。一只白条鸡,十几瑞朗,打折50%,一下就能省不少呢!但儿子说,在班儿上,他与一位瑞士籍的同事闲聊,人家说,挣钱多点儿的,不该与挣钱少的‘争’。比如,单身母亲,打扫卫生的,或者一个人上班,家庭困难的,应该留给他[她]们买。听了这话,我不由得心生感动与惭愧,感动的是瑞士人的善良,惭愧的是只想到自己省点儿钱。后来儿子告诉我,他每月都匿名向红十字会捐一二百瑞朗,不多,是点儿心意。我发现儿子变了,他说,我挣钱也不多,但该做的,就尽力去做。

再比如,在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过马路,我总习惯停下来等汽车先过去,结果汽车停下来等我,常常闹得既尴尬,又瞎耽误人家的功夫。中国过去有句话,叫做‘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在瑞士,这话恐怕就不适用了吧?

生活在瑞士,你会感到既舒适又方便。街区随处有饮水的地方,水池造型不一,都有雕塑,既醒目又漂亮。最近去维也纳,也有许多喷水池,但不象瑞士,不要以为都能喝。为此,我常常跑到皇宫院儿里,那里有一处水能喝,游客常围在那里灌水,对比之下,就不如瑞士更方便了;瑞士的车站,绿地,街区,随处都设有各式坐椅,方便人们休息;交通更是畅通,舒适,很少没有座位,而且处处为乘客着想。如每站都有时间显示牌,一种是文字的,一种是电屏式的,告诉你每路车还有多少时间到站,以及下一辆的到站时间,非常准确。万一延迟,显示屏上也会立码告诉你,不会让人傻等。上车后,车上也有显示屏,告诉你这趟车终点站的名字以及前方将要到达车站的名字,并反复显示,以免乘客上错车或坐过站。我在火车上,还看到过车站服务人员,用一种特殊车子与火车下车口连接,将一位不能走路的乘客接下来。瑞士的各种车辆均无乘务员,火车会有人查票;市内各种车辆只抽查,而且很少查。[最近去维也纳,也如此],一般人或有月票,或在自动售票机上现购,坐蹭车的极少!如果万一有那么一位,一旦查到,罚款也是相当厉害的,我觉得,这样做省了许多麻烦,节省了许多时间,这才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通道‘。

2009年8月5 日,我和儿子去市郊游览一片丛林绿地,农家在路边摆一小桌,桌上有一盒盒李子,苹果等鲜果,标价每盒3瑞朗,旁边另设一装钱纸盒,顾客可自动投币,取货,四周没人守着。我很好奇,儿子说,这有什么,不会有人为了三瑞朗不给钱的,儿子马上投币买了一盒李子。事后我想,说是这么说,这要是在如今的中国,虽然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搞了那么多年的教育,恐怕也有点儿悬乎。

瑞士人很喜欢喝咖啡,可乐,牛奶,啤酒,葡萄酒等饮料。所以,室内室外,几乎到处都有为此摆好的摊位。开始我只是旁观,后来儿子也总坐下来要这要那,喝惯了,我才慢慢体会到,上一天班,累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休息放松的生活方式。每人大都只饮一小杯,无人嗜酒狂饮,因为‘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在广场,在街上,在小巷,在居民区,每当我看到人们悠闲地,静静地,坐在那儿,喝着,低语着,便暗想:瑞士人生活在一个何等温馨,安宁,祥和,自由的社会呀!这会不会就是陶渊明向往的那种理想境界呢?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人和社会都是如此。8月1日,是瑞士国庆节,莱茵河上要放烟花,非常热闹。儿子的同事,一位瑞士‘老太太’,却说不敢去,原因是怕外国人,儿子觉得有点儿过分。不过,这倒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些事情:瑞士虽然不是移民国家,但接受了不少难民,也有非法移民,犯罪率最高的是这些人。开始,我不明就里,走路,坐车,吃饭,望望四周,总以为就自个儿是个外国人,觉得有点儿“孤”。现在才明白,东欧人, 阿拉伯人,非洲人,印度人,斯里兰卡人,亚洲人[少],多数都和我一样,都是外国人,多少就有了点儿‘彼此彼此’的意思。

最近有一南美洲裔单亲母亲,在瑞士已经“黑”了七年,卖苦力挣钱寄给家乡的两个孩子,因车祸暴露了非法移民身份,骨折住进了医院。移民局发布命令,要她9月15日之前离开瑞士。于是,立刻引起民意纷纷,觉得太残酷,要求把她留下来,作‘个案’处理。

怕外国人,并不排斥,歧视外国人,这种矛盾心理,只有用善良,包容心,把‘人’摆在第一位的,根深蒂固的理念,而不是别的什么,才能够解释清楚,难道不是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应该善于自省,看看自个儿,想想别人,取彼之长,补己之短,美好的日子,就不致遥遥无期…..。

2009年8月6日凌晨1点写于巴塞尔。

作者:张四正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我眼中的瑞士”征文比赛稿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