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想象的旅行-我的瑞士印象

阿尔卑斯旅行 Keystone

没有《指环王》,新西兰小镇马塔马塔·皮亚科一样在那里。没有《非诚勿扰》,杭州的西溪湿地也不会就此失色。所以我们对某个地域的认识,往往并不如自己想象的可靠。

相反,因为形成印象的渠道庞杂,来源不一,甚至是完全南辕北辙也说不定。我自己认识的英国,从来就是一个阴郁的、雾气弥漫的岛屿,虽然我也知道那里肯定会有阳光普照、天高气爽的时候。

像纽约这样光怪陆离的城市,因为读过了盖·特立斯,始终就停留一个从18层窗口对着街道和人群钓鳝鱼的人–他当然不是纽约的合乎情理的象征。很多时候,即便亲历,也一样无法磨灭这种最初的印迹。

风景总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看风景的人吧。这倒可以解释李敖式的不旅行:书上都有,因为只是阅读,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记载,没有先入为主,反倒可能更接近真实。更何况,只有在想象中的旅行,才可以真正脱开具体的衣食住行的麻烦,毫无羁绊,天马行空,或许反而可以直抵风景的真趣。

瑞士于我,也恰是如此。那些不需要刻意搜求就已经耳熟能详的风景和传奇–日内瓦湖的波光和帆影,阿尔卑斯山的滑雪营地,钟表和军刀的专卖店,最不动声色和守口如瓶的银行–都还不足以让人怦然心动,“欣然规往”。

在我想来,瑞士一定不是一个美妙和温情脉脉的国度。相反,它本该狭小、坚硬、刻板和寒冷。但是它的奇妙之处,恰恰也就在这里。它不矫饰,不遮掩,更不刻意拔高。它借助的不是声嘶力竭的游说,虚张声势的蛊惑,而是温和自然的邀请。所以它不需设防,而以其平和、专注和坦率动人。这样的瑞士,才可以令风景还其本来面目。

如果单说旅行,丽江就比向冬季的阿尔卑斯山更舒适吧。那种温暖的慵懒,轻醉的恍惚,最适合做不长不短的居留。雪山只是丽江的一个别致的背景,却过于泾渭分明。所以向往的若是楔入到日常起居的冰川,在丽江是找不到的。

我个人最心仪的,是类似海明威小说中的那种山腰的小客栈,经过了几代人的手,每一个物件都能看到沉淀的时光,但又不至于滞重。十几个客人,一日三餐都在一起,三两日下来,就像时常聚饮的老友。但是谈话也只浅尝辄止,不需要也不可能深入,大段的时间,其实是与安静的风景共处。特别是夜晚,能听到壁炉里劈柴的轻微炸响,听到风扑打木窗,听到雪花在厚玻璃上融化。再加上一点若有若无的乡愁,这样的天地俱寂,才堪入梦。

但这还不是我想象中的旅行最曼妙的部分。阿尔卑斯那样延绵巍峨的山脉固然雄奇,但是在2000多米的雪线上下、冷硬的岩石上长着的雪绒花,或许更其动人。还是我个人喜欢的在纸面上揣想的方式–个白发苍苍的退休钟表匠,衣食无忧,却还在整天埋头工作。打磨那些精巧的零件,已经让他越来越费劲。不过他有的是耐心。他仍然可以完成一只配得上任何人的名表。但是他之所以工作,不过是因为长年的习惯。这使得他的作品甚至比自己盛年时更加大胆细腻,所以组装好之后的第一声走动,也比以往清脆–这般丝丝入扣的人与事、流逝和时光,最足为瑞士的象征。

所以,瑞士不是浮光掠影的天堂,也不是花团锦簇的梦乡。它只不过是一个适度的、不夸张也不黯淡的驿站。但是因为它的质朴、平和、克制和不放纵的轻快,却适合收藏在心底。对已经亲至的人,这是一种拈花一笑的会心。而对我这样不曾也不迫切希望抵达的人,它是一次适可而止的瞭望。能够继续在想象里和风景心心相印,这也就很好。

作者:桑之落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我眼中的瑞士”征文比赛稿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