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一座40年拒绝安装路灯的小村庄

苏尔莱独一无二的夜空。 Keystone

能想象吗?在海蒂的故乡瑞士格劳宾登州的一个叫苏尔莱(Surrein)的小山村的村民,居然40年拒绝安装路灯,现在他们终于想开了,不久这里将灯火通明。但是在灯火中消失的将是一个古老山村的自我坚守。

就算是有人在离我一臂之遥的地方,我也看不到他。夜幕笼罩着山谷和苏尔莱,只有几点橘黄色的灯光在远处一闪一闪地摇曳,它们是建筑工地上做标志用的小灯笼,除此之外四周一片漆黑,只能听到莱茵河在山谷中湍湍流过时的哗哗声。

苏尔莱住着250名村民,这里是瑞士最后一个没有路灯的村庄。但是建筑工地上的亮点却仿佛在泄漏着一个秘密:苏尔莱的黑暗时代即将告终。村子里仅有的几条柏油马路已经年久失修,变得坑坑洼洼,有些坑已经大得像一个天然池塘。

路灯和新公路:苏尔莱正在与现代接轨。 swissinfo.ch

现在,石子路下将铺上电网,今年年底马路上将铺上沥青,街道将首次有自己的名字,目前为止居民的地址都是用的居民区的名字,而以后他们将有自己的街名:“Via Planatsch、Via Encarden、Via Plazzas、Via Giachengina 和Via Reids”。而所有这些街道都将装上崭新现代的路灯,而路灯,对于这座村庄来说,可是开天辟地第一回!

光污染……

苏尔莱属于当地一个叫Sumvitg区的一部分,当地人讲瑞士的第四种语言:列托罗曼语(一个小语种), 1977年有人首次提出在苏尔莱安装路灯,可是村民却觉得电费太贵,灯杆也会影响村容村貌,因而拒绝了这一建议。

上世纪90年代,他们重提路灯一事,第二次投票,然而村民依然以同样的理由投了反对票,因此苏尔莱也就漆黑依旧。到了21世纪第三次投票的时候,又增添了一个新论据来反对装路灯,这一次他们用了一个新颖入时的词:光污染!于是苏尔莱的路灯计划再一次告吹。

然而现在,在第一次路灯投票过后的将近40年之后,今年春天的一次地方集会上,人们再次为路灯投票,这一次人们为路灯开了绿灯。

“不要再继续守旧了”:村长Otto Deplazes在他的工厂里说。 swissinfo.ch

“是时候了,” 苏尔莱村长Otto Deplazes说。他的职业是制炉人,在他的工厂见到了他,他用咖啡机沏了杯茶。看得出他崇尚现代生活方式,他认为像苏尔莱这样的偏远村庄也要与时俱进。

留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没有工作机会,“保持黑暗无非是坚守原始,” Deplazes村长说。但是这种原始他不需要,也不愿意再过那种手电筒不离手的日子。没有手电常常会踩到地上的坑,或者被雪堆绊倒,“我不会怀念这样的日子,” Deplazes说。

在第一次投票的时候,反对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村民,他们崇尚节俭,还有一些怀旧情结,在他们看来以前没有路灯也照样过来了。

 … “独一无二的夜空”

而2016年春天的这次投票,则主要是年轻的村民反对安装路灯,包括Deplazes已经成人的孩子也赞成维持原状,但是最后的结果却只有3名村民投了否决票,84人投了赞同票。

Simon Jacomet:这位充满创新意识的设计师为因路灯出现而不复存在的浩瀚星空而深表遗憾。 swissinfo.ch

三位反对安装路灯的人中的一位是Simon Jacomet,他是一位设计滑雪板的艺术家,住在村子的最尽头,正在修建他的第二座房子,第一座房子是他母亲的,这所房子在瑞士出了名,因为Jacomet在这座老木屋的中间加进了一个金属结构。现在他又在房子旁边建了一幢水泥房。他这样做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视野。新房子的窗户高达几米,这样白天就可以看到山尖而夜晚则能够望到无限的星空。

而他的美丽夜空将被路灯所破坏,令这位艺术家痛心疾首,“今天苏尔莱的夜空是无与伦比的,可是它将不复存在了,”他说:“住在城市里的人心甘情愿为这样的夜空花上大价钱。”他认为投票之所以被通过,只是因为人们不想被看作乡巴佬。他还说:“如果媒体之前对此进行了宣传,那么投票结果完全有可能不一样。”因为通过媒体的宣传,人们或许会更多地了解到其实黑暗会令人更安静、更放松。

但是现在黑夜将变亮,至少会比以前亮。8月份开始,路灯将开始安装,安装的都是节能灯泡。深夜里将只启用昏暗模式,只有当有人走过时,才会亮起来。

在苏尔莱村子的尽头有一家饭店,这是村里唯一一家饭店,这个晚上饭店里只有一位客人在喝啤酒,老板娘Claudia Maissen弯着腰在写着什么,她很高兴终于有路灯了。“尤其是对教堂合唱团来说,是件好事,”她说。这也就是为什么路灯从22:10才开启昏暗模式,因为合唱团的练习一般22点结束。这样合唱团的成员们才能在路灯的照耀下,练歌之后来饭店喝一杯。

老板娘也为自己高兴,因为饭店关门后,她不用再摸着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家了,尽管她一分钟就能到家。“我觉得有了路灯,我一定会感觉更安全。”

(翻译:杨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