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中国立足瑞士的那一天

艾力克·麦赫为促进瑞士法语区经济而亲赴北京

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期间,瑞士专门组织研讨会,向中国企业家宣传企业立足瑞士的优势。这一使命取得了部分成功。

“以前我也和很多中国人一样,认为瑞士很富有,东西也很贵。今天我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即便瑞士很富有,但并非一切都贵。所以说,这打开了新的业务前景,”北京中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任海平表示。

他所参加的是11月3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大宴会厅举办的瑞士贸易投资促进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盛况空前,与会的中国潜在投资者人数愈百,还有20多名来自瑞士联邦及州的代表和经济界人士。

论据……哗众取宠

为说服听众,会议安排了一系列情况介绍,宣传瑞士的优秀创业基地地位。会上瑞士驻华大使顾博礼(Blaise Godet)再次提到,中瑞两国间的关系“比以往更好”。会议的其他演讲人还包括瑞士经济促进署特命中国事务专员(Switzerland. Trade & Investment Promotion. Chief Representative China,其使命将于今年年底结束)托马斯·伦斯坦(Thomas Holenstein)、瑞士毕马威(KPMG)及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的专家。

演讲者们的论据很杂,有时略显滑稽或哗众取宠:“政治上,瑞士是世界上最稳定的国家”;“商业上,瑞士是欧洲最自由的国家”;“我们瑞士人都会讲4门语言”;“瑞士的银行不多,有些人说,瑞士就是一个大银行”;“雇佣员工很容易,解雇员工也很容易”;“税务上,瑞士无可比拟。设立在瑞士的企业可获得5%甚至更低的税率”。

逃税天堂?

瑞士,逃税的天堂。这是否正中要害?顾大使指出:“我不认为这种提法等同于逃税天堂。这个论据要说明的是,瑞士擅长于吸收中国投资,从某种方式讲,它们可以将瑞士作为跳板,从而进入欧洲市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这方面拥有在我看来算得上自由的法律。我们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稳定性,以及与其他某些欧洲国家相比更优惠的企业税收体制。这一切为新企业的创立提供了综合性优惠条件。”

总之,据瑞士商务促进中心(Swiss Business Hub)中国区会长马祖凯(Claudio Mazzucchelli)估计,潜在投资者的兴趣“非常大”。瑞士经常在其它中国城市举办这类研究会,并对有潜在兴趣的企业作专访。

“当我们向他们客观地解释立足瑞士的优势时,这些企业会认识到他们可能会取得成功。”但“路途遥远”,顾大使坦言:“必须提供联络人、做跟进、做延期。您也了解,这里一切都是靠信任来决定的。”

倒了个儿的世界

为保持联络,瑞士各州及其经济促进机构都做出了努力。十天前,弗里堡州(Fribourg)借该州岚德威交响乐团(Landwehr)巡演之机签署了合作协议。

艾力克·赫(Eric Maire)则代表瑞士联邦政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局(Development Economic Western Switzerland,简称DEWS)亲赴北京,会见可能会来瑞士发展的未来中国老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局由法语区的沃州(Vaud)、瓦莱州(Valais)、纳沙泰尔州(Neuchâtel)和汝拉州(Jura)4个州组建,在这里,中国企业的身影还很罕见。“这是个艰难的市场,”麦赫证实说:“他们是些思维方式不同于我们的客户。不过我们在做出努力,希望很快能有结果。”

这个希望就是,能有中国企业落户瑞士。中国企业若能转入欧洲,那将是倒了个儿的世界!

对顾大使而言,中国要迈出的第一步是先在欧洲设立一定数量的采购部。“随后,中国人循序渐进,慢慢步入高档市场,为就近某些欧洲市场,会有在欧洲生产的必要性。让我们先在我国试试看,这将创造就业机会、增进互补性,我很高兴能看到我们的各个州和瑞士贸易促进中心(Business Network Switzerland)能迅速作出反应,而且我们能做开拓者的工作。”

瑞士资讯(swissinfo.ch),Alain Arnaud于北京

四十几家中国企业已在瑞士设立机构,其中大部分开业时间不长。

这些企业中包括中国工业或服务业巨头,如阿里巴巴、华为科技、中国石化和中国银行等。“很难对中国在瑞士创造的工作岗位总数给出一个确切数字,我们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瑞士商务促进中心中国区会长马祖凯指出。

自明年1月1日起,瑞士商务促进中心将全权负责向中国投资者宣传推广瑞士的创业基地地位。此前该工作由一家私营机构承担。“他们做得很好,”马祖凯强调:“但这项任务往往由使领馆或商务促进中心承担下来,所以我们只不过是把不正常的情况正常化而已。”

有近300家瑞士企业活跃在中国境内,它们创造了约5.5万个工作岗位。

每年瑞士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达到近50亿瑞士法郎。

瑞士向中国的出口总额几乎高达60亿瑞士法郎,而从中国的进口总额则为50亿瑞士法郎左右,呈现贸易顺差形势。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