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关注教育中的弱势群体

拥有4种版本的2011/2012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 suedostschweiz.ch

品学兼优的优秀生头上顶着光环,吸引了别人的注意,也成为人们争相称赞的对象。那么在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呢,他们其实更应当得到关注。早在几百年前,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就开始这样做了。

被称为平民教育之父的裴斯塔洛齐于1746年出生于苏黎世,如今正值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会成立50周年,沉寂了多年的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也再次出版。裴斯塔洛齐和他所倡导的平民、直观教育,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来。

在一个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世界里,人们推崇精英教育已多年。世人只看到衣着光鲜、拿着高额薪水疯狂消费的精英们,父母们以这些人为楷模,巴不得儿女快速成长,早日进入金领阶层。但所谓的精英,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没有弱点吗?其实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在某些领域、某个阶段属于弱势群体。关注弱势的需要,帮助他们,在任何时代都很有意义。

裴斯塔洛齐

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很早就开始关注弱势的受教育群体,这都是些条件比较差的儿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贫寒人家的子弟;二是品学兼劣者;三是身心残障者。这三类儿童,本身遭遇已相当不幸,如果教师再不能以爱心、耐性对待他们,儿童的心灵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今后对社会也会产生不良后果。

在裴斯塔洛齐快30岁的时候,他利用自己的住宅为20个孤儿、流浪儿办起了一所学校。学校发展很快,到1776年已增至50名儿童。这所贫苦孩子的学校很重视教育。裴斯塔洛齐提出,要在贫困之中教育穷人,使之认识贫困的原因,从而培养克服穷困的能力。

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理念主要是顺其自然,绝不拔苗助长,在适宜的阶段,让孩子接受适宜的教育。他所开创的“直观”教育法,通过“头脑、心灵和手”激发孩子的潜力,让儿童自然而然地认识世界,学会自然世界中最基本、最浅显、也最自然的“数”(数字能力)、“形”(空间能力)、“语”(语言能力)这三种能力,并由此获得逻辑推导、对世界认识和表达的能力。

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

“我们要为祖国培养出健康、能干、快乐的下一代,”这是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目标,这也写在了从1908年开始年年出版的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上。“我们要为瑞士的年轻人写一本书,它既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了解更多的知识;也可以满足他们对业余爱好和游戏的渴望”。

这本秉承了裴斯塔洛齐教育理念的学生日历,一印就是近100年,每年都用德、法两种语言发行,其形式不仅是学生的日历记事本,还提供了很多丰富的知识,并有手工、谜语、游戏等内容。

经过近百年的演变,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的色彩更鲜艳、装帧更精美。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电子产品的冲击,这一伴随着几代学生成长的日历逐渐衰落,没有出版社愿意继续发行。那么进入21世纪以来,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是如何重新面世的呢?

这里还有一个颇具戏剧化的小故事:1990年10月的一个雨天,Charles Linsmayer在苏黎世Klosbachstrasse大街上漫步。当他路过一个垃圾筒时,惊讶地发现里面装满了裴斯塔洛齐日历。原来自1944年就开始出版这种日历的Pro Juventute出版社正在清理自己的资料室,他们决定在2010年停止继续出版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这些垃圾里面有历年出版的日历版本,甚至还有1908年的首本。Charles Linsmayer以此为基础,于2008年举办了《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百年展》,并于近年开始推动Sämpfli出版社继续出版裴斯塔洛齐日历。

新日历延续了最古老版本简约的设计风格,与八九十年代的迥然不同,里面还添加了更多当下流行的内容,比如关于伊斯兰教等世界5大宗教的介绍。瑞士联邦委员还在书中透露了自己儿时零用钱的数量,“老的形式,加入了更多新的内容,让裴斯塔洛齐学生日历再次回到自己的故乡,”Sämpfli出版社表示。

裴斯塔洛齐基金会

裴斯塔洛齐是一位瑞士的教育家、改革家,他对瑞士影响至今。1961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裴斯塔洛齐基金会(Pestalozzi-Stiftung)正式成立,该基金会秉承裴斯塔洛齐的一贯教育理念,将目光转向了弱势群体。

凡是陷入财政困难的年轻人,特别是来自瑞士山区、边远地区的青年人,如果想立志继续接受教育或职业培训,在得不到其他财政支持的情况下,均可以申请裴斯塔洛齐助学金或无息贷款。

自1961年至今,在该基金会成立后的这50年里,共有5600位年轻人获得资助,在瑞士顺利开始自己的学业,总投入达3500万瑞朗。例如今年22岁的Maria Gehrig,出生于瑞士山区Andermatt的她,如果没有裴斯塔洛齐基金会的助学金,绝无可能在自己所钟爱的音乐学院里学习。

关注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在品、学皆不优的学生身上投注更多的爱,这正是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强调精英教育,凭考试成绩、证书论英雄的当下,裴斯塔洛齐这种平民化的教育精神,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约翰·亨里希·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生于1746年1月12日,卒于1827年2月17日,瑞士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

其教育理论代表作是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

他在自然教育、和谐发展与要素教育等方面很有理论建树,同时在初等教育的改革实践上也小有成就。


裴斯塔洛齐认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即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天赋能力和力量,这些人生而有之的身体内部的各种能力渴望得到发展,只有教育才能使它们发挥出来,但教育要得法,对各种能力的发展重在引导。

是他率先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要求,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裴斯塔洛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道德、有智慧、身体强壮、能劳动并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塔洛齐第一个在和谐发展教育中增加了劳动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与工场合一。他提出这种思想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劳动人民改善生活。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