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人脑洞大开-用香蕉代替棉花制衣服

banana
虽然很容易就能在市场上处理掉香蕉,但它的假茎却是不好处理的废物。 Keystone / Piyal Adhikary

棉花是天然纤维之王,但棉花种植需耗费大量水资源,也因此在产地造成很多问题。那么瑞士人利用香蕉茎、荨麻、木材或亚麻试验生产的纤维能否成为更好的棉花替代品呢?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与出口国,然而印度棉花协会今年陷入一定困境。该协会已三次(英)外部链接调低2018-2019年度的棉花产量估计,原因都是缺水。印度部分地区的干旱条件已迫使农民拔掉农作物,以保留土壤中所剩无几的水分。

英国《卫报》撰文(英)外部链接称:“2013年印度种植供出口的棉花所消耗的水量,足够该国12.4亿人口的85%在一年当中每天使用100升水。而与此同时,印度有超过1亿人无安全的水可用。”

外部内容

对印度的农民而言,出于多重原因,香蕉也造成了另一种窘境:香蕉树生长果实的那一部分叫作假茎,每次收割之后都必须砍掉。光是清除这些假茎,每公顷就要耗掉农民8000-10’000卢比(约合772-964元人民币)。印度是世界最大的香蕉生产国,但大多数出产都供本国国民使用。

瑞士创新

瑞士卢塞恩应用科技大学的某项目(德)外部链接正在研究怎样才能把香蕉的假茎转化为纱线,使其能被用于制作布料,从而开发出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材料。

“香蕉纤维的主要卖点在于它是种废料产品,这点不像棉花,”项目主管蒂娜·摩尔(Tina Moor)表示:“本项目的目的是生产出织物样品给企业做展示,以引发他们的兴趣。”

纺织品设计师通常直接从纱线开始,但这次得由他们自己生产纱线。卢塞恩团队访问印度时,发现古吉拉特邦的纳夫萨里农业大学在试验制造纤维,但却没有现成纱线。摩尔想让印度的麻纺厂利用这种纤维生产纱线,可是没哪家厂有这兴趣。

“我从印度带了40公斤香蕉纤维回瑞士,尝试进行加工,”摩尔透露。

经过多次试验、多次犯错后,摩尔成功开发出一种能利用假茎中心部分生产出精美纱线的纺纱工序。接下来她用这些纱线做出织物样品,希望在3月的纺织品展览会上展示给零售商。

相关内容

她指出:“有商家感兴趣,但大家需要大批量的纱线。”她认为更好的做法,是在拥有丰富原材料供应的印度完成整个加工工序。

她希望能在印度开办双管齐下式的生产加工,以利用当地的香蕉废料。假茎中粗硬的部分在制成纤维后,可由现有各麻纺厂纺成用于制造地毯或家具装饰织物的纱线。而假茎的中心部分则可由农民家庭在手摇纺车上纺成纱线,用来生产服装业所需的豪华织物。

异国情调新选择

香蕉并不是瑞士纺织业在测试的唯一一种棉花替代品。卢塞恩附近的Swicofil纤维纱线公司就在向有意另辟蹊径的制衣企业提供荨麻纱线。

“这种纱线当然不是哪儿都能买到,”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贝塔·里克林(Beda Ricklin)说道:“荨麻是种可持续性天然纤维,也用不到化肥或杀虫剂。”

因他们在尼泊尔的供应商受到2015年大地震影响,该公司暂时停止荨麻纱线的生产。不过他们仍在继续提供其他极具异国情调的棉花替代品,例如用香蕉、大麻、竹子和壳聚糖(蟹与贝类的壳)等原材料生产的纤维与纱线。

走入主流

然而在近几年开发的这些棉花替代品中,只有个别几种被纳入批量服装生产线。其中最成功的一种是天丝(Tencel),这是种奥地利使用木材开发的材料。瑞士制衣公司Calida正将其用于自己的服饰系列。

“天丝是种极具可持续性的材料,这也是我们开始使用它的主要原因。此外,天丝质地极具舒适性,所以用它制成的衣物穿起来非常舒服,”Calida公司发言人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大约八年前该公司开始试用天丝,花了近一年时间才开发出首批天丝产品。找对质地不是唯一的挑战,受过训练的销售人员、博客以及社交媒体必须把穿着新型织物的概念介绍给顾客。

外部内容

王者棉花

来自异国的天然纤维虽然都很有潜力,但短期内它们都无法取代棉花。纺织品市场40%的份额由天然纤维占据,而棉花就占了30%的份额。因此纺织业的可持续性就得依赖于通过环保方式生产棉花。有机棉花是一种选择,因为人们相信稀释水量(吸收杀虫剂与化肥有害影响所需水量)几乎占棉花耗水量的20%(英)外部链接

“一般来说有机土壤的碳含量更高,这会增加土壤的水容量,因此有助于抗旱,”Remei的克劳蒂亚·凯勒(Claudia Keller)表示,这家瑞士企业专门帮助各公司获取有机棉花。

瑞士连锁超市Coop就是他们的客户之一,也是全世界第二大有机公平贸易棉花成品衣的销售商。Remei也在印度推销Arboreum棉或Desi棉等本土品种的种植,它们在更干旱的条件下也能有不错的收成。

但是,要想对世界纺织品制造商与消费者产生影响,瑞士就必须在保证实施最佳做法的同时,还做出更进一步的努力。

瑞士纺织业保护伞组织Swiss Textiles的妮娜·巴赫曼(Nina Bachmann)指出:“我国与我国的纺织业规模实在太小,不足以改革全球的纺织业。这是为什么同研究机构与欧盟企业的国际合作,对瑞士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翻译: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