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欧洲恐袭者的真正背景

接二连三的恐袭事件,欧洲各国都在公共场所加强了警戒。 Keystone

法国尼斯国庆日烟火盛典上大卡车撞人造成80多人丧生的恐袭事件之后,仅寥寥数日,德国巴伐利亚州维尔茨堡市的火车上一名17岁阿富汗难民持斧砍人,造成20多人受伤。欧洲被笼罩在恐怖的阴影之中。这些肇事者是个别的变态者还是经过训练的恐怖分子?就这个问题,瑞士电视台SRF采访了德国犯罪专家Christian Pfeiffer。

这位直至2015年一直担任德国汉诺威犯罪研究所所长的犯罪专家表示,这次在法国和德国的肇事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尽管都是打着阿拉的名义,但是据目前的调查结果尚未查出他们与伊斯兰国犯罪组织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这些肇事者是恐怖分子还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Christian Pfeiffer:根据目前的调查结果,尼斯的大卡车撞人肇事者是出于政治动机,所以他不只是一个宣泄不满和愤怒的个人,至少在他付诸敢死行为之前,他受到了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巨大感染。但他是否与这个组织取得了直接的联络,尚不明确,但是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而另一位在德国巴伐利亚用斧子砍人的肇事者,起初我认为是一名个体罪犯,但是现在也要谨慎对待,尚需等待进一步调查结果。

区分意识形态或个人动机而导致的大屠杀或其他类似暴力行为,在犯罪学上重要吗?

C.P.:当然重要,前几年德国的温嫩登(Winnenden)校园枪击案和今年6月美国发生的奥兰多夜店枪击案,肇事者的动机都与政治无关,而是生活中的挫败者,把自己内心的怒火宣泄到无辜的公众身上,用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填补自身的颓败,他们要在受害者的眼中看到恐慌,仿佛那一刻生死的权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以此来报复命运的不公。这些肇事者的背后有着各种走向死亡的故事。而为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执行恐袭事件的人也有可能有着这样的背景,但是以伊斯兰为背景的法西斯行为都需要一个外部的动机。

维尔茨堡火车斧头砍人的肇事者似乎是一个受过重创的年轻人,他只身从阿富汗逃到了德国,他的动机是什么?

C.P.:这里还有许多需要澄清的事情。据负责照料他的人讲,他只是一个很不引人注目的青少年。从他最后生活的养父母那里还未得到正式的证词。警察还在寻找他以前参与激进活动的证明。目前只找到了一份书面文件,上面的内容,不排除他的这次恐怖行为与伊斯兰国政治动机有关,在他房间找到的一面旗帜也证明了这一点。关于他所受到的创伤目前没有确凿材料说明,更多是一种揣测。

大多数难民的表现并不是象他这样,而是为了争取到一个位置;为了学语言或者为了找到未来的方向而努力表现自己。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想留在德国的难民制造暴力事件的可能性要小于德国本国人。所以这位阿富汗青年为什么有这种过激行为一定还有更多隐情。

那位在尼斯的恐袭分子是一位有吸毒问题和有犯罪前科的突尼斯人,他也是圣战者吗?

C.P.:从这个人身上明显可以看出他发自内心的巨大怒火,他无法融入法国的社会,所以他选择冲破它。这是一种压抑许久之后的爆发,是对恐怖主义行为一种响应。在他开着大卡车横冲直撞的2、3分钟内,他感受到力量的存在并制造了恐慌。

这些人是披着圣战者的外衣吗?

C.P.:对,他们适合于这样的外衣,正好借助世界范围内恐怖主义袭击这股风潮而留名千古,为他们的行为赋予更大的意义,在伊斯兰国的历史上留下一抹痕迹,也正因如此,他们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他们把梦中的画面付诸于行动。

而在德国,情况完全不应该这样,因为我们经常进行的青少年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穆斯林中的暴力倾向在不断下降,比如1998年在有土耳其血统的年轻人中32%有暴力倾向,而2013年这一比率下降为13%。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令人颇具信心。教育和社会融入措施在这里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问题是,在预防阶段,怎样能与这些封闭在仇恨世界的人进行沟通?这就需要那些在德国生活已久的穆斯林人的合作,因为只有他们能与象这位17岁少年这样初来乍到的难民沟通。

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恐怖事件?请在下面给我们留言。

(编译:杨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