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学生也”过劳”

越来越多的学生“学到精疲力尽” Keystone

“过劳”这个词总让人联想起疲惫的白领和职场人士,但专家表示,如今学生过劳的现象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美好的学生时代”已成历史,瑞士大学生专业咨询机构表示,很多求助于他们的学生都已经“精疲力尽”。

在圣加仑大学,无论是心理咨询专业机构还是宗教机构,都接待了越来越多的“过劳”学生,Markus Anker牧师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表示。学生中过劳人群的增长的很快,并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总数的增多。

“他们的症状很典型,为压力所困,”他说。过长时间承受压力可导致过劳死。当然,并不是所有有压力的人都会过劳。

目前并没有过劳死的准确定义,从医学上讲,也没有一个官方的诊断。所以对此进行统计变得很难。

瑞士经济国务秘书处2010年的压力报告这样定义过劳:“感情上、精神上、身体上处于疲惫的状态,厌恶工作(如经常挖苦顾客等)”。

有过劳感觉的人会认为自己“‘电’已耗光,所有的精力都用完了,”以色列的一项科学研究报告这样写到。

要求过高

学生也过劳?“我经常听到有人这么问,”阿尔高州心理学家、弗里堡大学、体育高等院校Magglingen的讲师Brigitta Schneider-Knell说。

心理学家表示:有过劳倾向的人开始时会投入很多,非常有责任感,对周围要求较高,“晚些时候会减少投入,并且产生无能的感觉,丧失乐趣、失眠等”。

典型病例

这位心理学家讲述了一个曾经到她这里就医的经理的故事:“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把他放到任何地方,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他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的家人早就察觉他有些不对头。但是他并不这样认为-这种想法很典型”。

他让自己确信:我一切正常,我一直这么积极上进。“突然有一天,这一切都不灵了。他在正开会的时候突然要出去,要吐,已经不再能工作。他心烦意乱,不知为什么这种事会摊在他头上”。

重压之下

“过劳一般来说与工作有关,”瑞士关于过劳的专家网上这样写到。而如今过劳已经从工作场合蔓延到了教育系统。

“很多人在讨论,这是否与引入了学士、硕士学制有关,”Schneider说:“大部分大学误解了博洛尼亚改革,因为目前所有的课程都被纳入了学制并辅以考试。如果一名学生想毕业,那么他每学期就要考10-15门课。这太多了”。

Markus Anker也认为,新的教学体制是造成学生精疲力尽的原因之一:“学生时代变得更短、更累。”还有一个原因,是许多外国学生在新的环境里难以适应。

这位牧师还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必再去承担其他什么责任,只是学习,所以在学校里必须要有好的成绩。很多学生因为要自己承担责任所以面临压力。“他们有准备、有抱负、有目标,但是当遇到困难时,却难以克服”。

因为只有在抱病的情况下才可以推迟考试,所以在新规则下有一部分人只好去开病假条,Anker这样猜测。

学习计划时间

一个如“时间管理”之类的专业不无裨益,它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组织,Brigitta Schneider认为,可惜目前的大学还没有类似的课程。

伯尔尼高校专业咨询机构的心理学家Sandro Vicini持同样观点:“大学很少提供有关时间管理的课程”。不过,感兴趣的人可以参加咨询机构的工作坊活动。

用预防代替治疗

参加这类课程可以被视作迈出了第一步。这可以让压力增大的同学更好地认识自己。

因为“一个即将陷入过劳死的人,在很长很长的时间之内,都不会认识到这一点。即使他(或她)周围的人已经发现了一些征兆,”Schneider说。

瑞士经济国务秘书处数据显示,每年因压力导致缺勤所产生的损失达42亿瑞郎。

专家表示,大部分(逾90%)就诊于家庭医生的病例都源于压力。年轻人因压力增多而缺勤的情况也愈发普遍。

过劳或过劳死源于压力过多。但并不是有压力就一定会过劳。

“过劳死”的具体定义目前还没有。科学界表示,过劳的一个重要症状是:“感觉精疲力竭”。

瑞士2010年压力研究的撰写者采访了1000位受访者,就是否在工作中感觉精疲力尽提出了问题,其中21%的受访者的回答为“对,是这样”;4%的回答为:“完全正确,确实是这样”。

因此研究者得出结论:这4%的人“有过劳的医学症状,需要心理师及医生的治疗”。

撰写者表示,应对其报告进行进一步研究,加入对过劳其他观点的考量,才可“对这一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

对心理学专家Brigitta Schneider-Knell来说,以下6点可以预防过劳:

身体健康(睡眠、休息、健康饮食)

情绪稳定(与人交流,听从身体感觉)

现实的自我认识(我的生活方向是否正确?)

专业技能(不懈的培训)

社会能力

不错的社交网络

(译自德文:宋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