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防空洞的数量堪称世界之最

RDB

在紧急情况下,瑞士的防空洞可以收容全国的居民避难。这可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为什么你们的地下室装有这么重的门?”外国客人到瑞士访友时,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

因为他们搞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葡萄酒,土豆和一些旧书囤积到装甲门后。其实这是通往防空洞的入口,这样的防空洞几乎在瑞士所有房屋中都可见到。

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它们甚至可以保护居民免受核武器侵袭。除了这扇厚厚的钢筋混凝土的门之外,通风系统和煤气滤清装置也属于基本设施。

促成防空洞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无疑是瑞士人的思维心态。他们寻求所有防护措施,为自己买好一切保险。

一个家庭会拿出预算的20%来买保险。然而对于防空洞这个特例来说,法律规定:必须修建。

家家都有防空洞

《人口及公民保护法》中第45、46条规定:“要为每一位居民在他们的住所附近、能够及时到达的地点提供一个防空洞中的位置”;“房屋所有者在建造住宅、老人院以及医院时须同时修建防空洞,配备相关必需品,并做好维护”。

这就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造的房屋中,大部分都具备防空作用地窖的原因。第一则相关规定从1963年10月4日开始生效。

2006年,在瑞士,私人住宅、会所及医院中有大约30万个人员防空洞,另外有5100所公共防空措施。总计860万人可以使用防空洞。当时防空洞数量与总人口相比,其覆盖率达到了114%。

防空洞的世界之最

如果把建造防空洞列为奥林匹克项目,瑞士一定会拿下多枚奖牌。在这一点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与瑞士相匹敌。

仅有瑞典和芬兰在国际间比较中这个数字较高。两国分别拥有720万和340万个防空位置,覆盖了国民总数的81%和70% 。但仍然远远没有达到瑞士标准。

欧洲其他国家更是各有差异。奥地利30%的人口拥有防空设施,但不具备通风系统。而在德国覆盖率仅仅达到了3%。

在非欧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南韩,新加坡和印度也建有防空洞。但覆盖率尚未超过50%。而在以色列,三分之二的人口拥有在防空民防场所避难可能,但大部分的防空民防设施未达到百分之百与外界隔离的标准。

黄金时代

这种系统性的装配防空洞开始于,如上所述,20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人们惧怕核武器,惧怕苏维埃的时代。当时人们的口号是“中立并不能使我们免受冲击波的侵害”。

防空洞民防设施的建造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鼎盛。每年增建30万到40个。现如今也不过每年增建5万个。

多年来,瑞士甚至是第一个拥有世界最大防空民防设备的国家。在卢塞恩(Luzern),高速公路A2途经的太阳山隧道(Sonnenbergtunnel)防空民防配备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容纳多达两万人避难。

1976年落成的隧道上面,那七层楼里甚至建有一所医院,一个手术厅和一个广播室。但这个在2006年又被拆掉的工程显然有很多纰漏之处。

例如,厚1.5米,重35吨的门开关困难。此外,数千人在灾难中生活时很重要的后勤工作和心理工作没有被考虑在内。

“瑞士没有变动”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和安全政策的重新定位,许多国家重新审视公民和人口保护政策。1998年挪威人决定取消义务修建防空洞的规定。

瑞士则不然。国民院议员皮耶尔·库勒(Pierre Kohler)于2005年在国会动议案中要求取消义务建造防空洞的规定。按照汝拉州议员的说法,那是一些给建筑支出增加不必要重负的“旧时代的文物”。

然而瑞士政府却驳回了该动议。理由是,防空洞始终都是有益无害的,不仅是在战争年代,而且也同样针对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核武器、化学事故以及自然灾害。也就是说:瑞士防空民防设施暂时得以保全。

瑞士资讯(swissinfo.ch),Daniele Mariani (译自意大利语:Gerhard Lob)

独家住宅中修建一个防空洞的费用大约是10’000法郎。想建造房屋的人,也可以不负担修建防空洞的责任,那么就要向社区为每个防空洞交付1500法郎作为赔偿。(每栋住宅楼每三个房间要有两个防空位置)

自该规定生效之后,1979年到2006年间,各地方社区共收到13亿法郎。

其中7.5亿法郎用于公共防空设备或是其他民防设施的修建。剩余5.5亿法郎待用。政府计划将私人须交的赔偿款减半。

这些私人住宅中的防空洞也可以作为他用-如作为地下室或是储藏室。但房屋所有人必须保证做合理的维护。

过去几年中,也有一些公共防空设备派过他用,例如用来暂时收留那些避难申请者。

2006年在瑞士的私人住宅、会所以及医院中有大约30万个人员防空洞,共750万个防护位置,另外还有5100所公共防空设施(110万个防空位置)。

2006年投入到防空洞的修建、维护以及拆除的资金约为1.674亿法郎,其中私人上缴为1.282个亿,地方社区2350万,联邦980万,还有各州420万。

现如今所有防空民防措施的总价值估计高达118亿法郎。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