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给好友Natalie的一封信

我现在最喜欢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swiss-image

Dear Natalie:
你好,好久没有联系了,最近好吗?
我搬到瑞士新家快两个月了,非常非常忙,连学德语的时间都没有。最没有想到的是我现在是个蜗牛杀手,

家里菜园和花园里的蜗牛总是杀不完,一到下雨天,我就穿了雨衣拿着剪刀杀蜗牛,朋友们都认为我的方法太残忍,给我出了不同的主意,有的说蜗牛喜欢喝啤酒,喝醉了死去这样比较人性化,有的说洒点盐在它们身上,蜗牛就会很神奇的消失,你会觉得自己是个会变魔法的人。

但是池塘里的水蜗牛是好蜗牛,我在池塘边观察了老半天,得出的结论是这不就是上海人以前很爱吃的螺丝吗,只是个子更大些,不过上海人爱吃的螺丝这几年在菜场看不大见了。

从上海带去的青菜种子已经发芽了,前几天从园子里采了浆果自己做了果酱,菜园里的番茄和土豆都差不多可以吃了,我婆婆在春天时帮我种的。苹果树上的苹果每天都在往下掉,不过不好吃。我的花园里不太适合种玫瑰,我种的玫瑰和向日葵都死了。原先的业主花了40年打理的花园里开满了我不认识的花,前几天种上的秋天的雌菊刚刚开花,五彩缤纷,非常艳丽。

我家的房屋已经200多年了,由于原先的业主自己是开建筑公司的,所以里面的维护和设施非常好。小P同志(朋友给老公起的中国称呼)想要把壁炉的门换成玻璃的,有点小贵,这样冬天还可以欣赏美丽的炉火了。

我的新家在莱茵河瀑布附近,我们住在莱茵河的南岸是苏黎世州,离北岸的沙夫豪森州的老城区只有步行20分钟的路程。我家离火车站只有3分钟,坐火车40分钟就可到苏黎世,到苏黎世飞机场才4站路。

由于隔着莱茵河,几乎听不到火车的声音,晚上偶尔可以听到货车驶过的隆隆声。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宫崎峻的千于千寻,里面有火车开在水面上的镜头和声音,每次在莱茵河里游泳时看着火车在山腰中驶过时,就想起了这部动画片,一样一样的感觉,原来那个动画世界在现实生活中竟然可以是真实的。

有一天在莱茵河游泳时,看着岸边的森林,有只天鹅从身边飞过,我真的怀疑自己是否生活在世外桃源。前天小P同志借了朋友的木船,我们逆莱茵河而上,在森林里烧烤后,再顺流推着木船游泳,看着金色的河水和远处的城堡,真的非常美妙,回家时正好遇到一年一次的儿童节城堡焰火,及其绚丽。

从喧嚣的上海来到这,有时我会觉的时间在这里都驻足了,我又闻到我童年时太阳的味道,欧洲的夏日是悠长的,晚上10点天还亮着,小P同志下班后我们还可以骑自行车去山顶上看日落。

前两天去附近的湖边看了流星雨,穿过漆黑的森林时,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我们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躺在湖边,不消片刻,我就看到了一颗流星,接下来,又是一颗,没过多久又是一颗。我这辈子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流星,数了数,1个小时内至少有30多颗大大小小的流星在深遂的夜空中静静地划过。老公说每年8月是看流星的最好的季节。在上海我也喜欢数星星,因为我真的可以数的出,有时运气好,我能数到10个。

我现在最喜欢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骑着自行车游荡在森林和田野里,我觉的自己的生活有点奢侈。第一次骑自行车把我老公担心坏了,每次上坡我就要下车推,因为坡太陡,每次下坡也要推,因为速度太快而害怕,换档也不会,过十字路也不回头看也不做手势,路上的标示都不认识,该停车也不停。老公威胁我说如果我不能一个人骑自行车,那肯定不让我开车的,这个威胁还是有效的,很快我就能一个人骑着自行车遵守交通规则上路了。

接下来就是开车了,在上海开了2年车,我觉得自己的车技还可以,驾照在来瑞士前都做了翻译和认证,所以很快我就嚷嚷要开车上路了,当然问题也来了。在瑞士开车有3个最大的不适,第一,看见行人要让行人先通过,我的潜意识都是行人会停下来让车先过。第二,环行路口的规则,我也不太适应,在上海即使是个很小的路口也有红绿灯。第三,就是坡道起步了,这里的坡道很陡要用手刹,那天在坡道路口一紧张,车子熄火了好几次,路边的行人都看不过去了,冲着我大声嚷嚷,油门油门。看来我还要好好培训一下,熟悉和遵守交通规则,特别是优先权规则并好好提高一下车技后才能自己上路。

这两天开始有点想念中国菜了,昨天认识一个中国女孩,带我去了亚洲市场,我买了童子鸡晚上做了鸡汤。来了瑞士我才发觉这里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调料和香料,而中国的调料在这里都能买到,这里的意大利大米非常好吃,和中国大米的味道差不多。等买了面包机可以和面包饺子了。

在上海时我已经过了饮食这一关了,我知道如果我不能适应西方的饮食,我在瑞士的心情和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的。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饮食文化比我想像的要丰富多彩的多,特别是用烤箱烘培的制作更是妙不可言,我手上已经有了一本tiptopf,据说这是瑞士人尽皆知的厨房圣经,我也要好好研究学习一下了。

来了瑞士,我才明白生活的本来面目,这里的生活是我从来不可想像的,体验了,才明白不同。虽然我生活过的上海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是我还是每天体验着文化震惊,特别是这里女性的独立和能干让我真的唏嘘不已。而35岁的我如同一个新生的婴儿,很多事不明白,很多事不会做,有时会觉得很沮丧。欣慰的是自己已经足够成熟能够理解那些言语背后的关系和感觉。深深体会到三字经里的那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好了,说了好多废话,下次有空再聊,代问你全家好。

cici

作者:张蓉郁(Rongyu Zhang Bächtold)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我眼中的瑞士”征文比赛稿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