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中国:当智能手机取代钱包

当智能手机取代钱包
就连路边早点摊儿也能用手机支付,这在瑞士是很难想象的。 Josipa Markovic

马云的无人超市已经问世,手机支付在中国已经司空见惯,但在老外眼里还是新鲜事,比如中国的手机付款就被老外津津乐道。这是一位生活在中国的瑞士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她就此发表博文,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看待中国的手机付款。

无论是在水果摊上买水果、在饭店中吃午餐、还是在城市里逛街,都可以不带钱包,这在瑞士还不常见,但在中国已经习以为常。

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似乎有些落后,然而在电子商务界,尤其是手机商务范畴,中国绝对走在了前沿。手机付款目前在瑞士尚未被大部人所接受,而在中国去年已经通过手机达成了5.3万亿瑞郎的巨额交易。根据金融时报的数据,这是美国的50倍,因而是世界上最大手机支付市场。这一庞大的交易额,由4.69亿手机用户完成,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中国人使用手机付款功能。手机支付正在中国以不可阻挡的趋势上升。

阿里巴巴和腾讯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了中国90%的手机支付市场。这两种应用都是受二维条码的支持,完成智能手机支付,唯一需要的硬件就是手机。因此无论是街边小摊还是大型连锁店,都可以使用提供手机支付,而不需要其他硬件辅助。因此在中国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只要带着手机就能上路了。

中国人出门不用带钱包

比如我买了一个包子当早餐, 1.5元人民币(0.2瑞郎),当然用手机付钱。我只需要在这个街边小店的墙上,用手机扫一个二维码,然后用指纹确认,几秒钟内就完成付款。

之后我再取一辆共享单车骑车去买东西,自行车也是通过扫描二维码而解锁和付钱,在城市中逛完了大小商店,当然也都是手机付款,满载而归,然后去饭店午餐,在许多饭店用手机付款都要比用信用卡容易。

晚上的电影票和前往电影院的出租车都是通过手机预订支付。晚上回家等着我们的水电费账单,也用手机解决。无障碍、快捷、方便省事,我这一天就这么有效率地结束了。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手机支付在中国如此运用广泛,而瑞士在这方面却远远落后呢?

为什么在中国如此流行?

手机付款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后发优势”,按照《金融时报》的说法,与瑞士和其他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没有根深蒂固的信用卡文化,而是从现金交易直接升级到手机支付。瑞士《新苏黎世报》的观点是,在一个人人手机不离手的国家,科技的亲和力要比西方国家高。

另外,手机支付的高速发展与网上购物的增长也分不开。根据阿里巴巴自己的数据,在淘宝网上去年共有4.23亿消费者,消费了2560亿瑞郎,而该网站直接与手机支付系统 支付宝相连。

腾讯也是这样在微信上实现了订出租车,手机资金充值、租房或者找工作, 手机转账等功能。微信支付也可以在所有商店付款。如果在瑞士能够推广一个每天能多次使用的手机支付应用,那么瑞士人利用手机支付的心理障碍也会减少。

瑞士什么时候能达到这种程度?

瑞士并不缺乏手机支付应用程序,比如 Twint、Apple Pay和新出来的Samsung Pay,但是根据瑞士电视台报道,运用还并不是十分便捷,用户也少。最大的障碍还是瑞士人缺乏变通的意识及老支付应用必须挖掘新功能,而不是像中国那样从零开始。

有专家预测,5年内手机支付将在瑞士飞速发展。阿里巴巴当然不愿意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已经与一些欧洲大银行签署了协议,其中也包括瑞士银行。Facebook的聊天软件Messenger也开启了手机支付功能,但目前只在美国市场进行测试。

因此瑞士将从什么时候,用哪个应用程序开启手机支付市场,尚需翘首以待。会是Twint,Apple Pay?还是又让Facebook抢先?亦或让阿里巴巴捷足先登?

*本文为嘉宾供稿,文章内容由作者本人负责。文章原文已于2017年2月在iconomix(德)外部链接网站发表。

(编译:杨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