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那些在瑞士發明,超乎想像的「異國風味菜」

中式火鍋(Fondue Chinoise)
不中不西的「中式火鍋」(Fondue Chinoise) © Keystone / Peter Schneider

論及瑞士料理,你會想起什麽?起司鍋(Fondue)、烤起司(Raclette)、馬鈴薯煎餅(Rösti),或一種由小牛肉、蘑菇與奶油混煮的地方特色菜—蘇黎世小牛肉(Zürcher Geschnetzeltes)?這四道菜的名氣都很大,也是外國遊客造訪阿爾卑斯山小國時必吃的本地佳餚。

以上提及的菜餚大都符合一般民眾對瑞士的印象。畢竟,在這個土地貧瘠與酪農業發達的國家,乳製品和馬鈴薯是最常見的食材。然而,隨著瑞士人接觸外國移民及外來文化的機會增加,他們創造了好幾道融合不同文化的創新料理。到底,阿爾卑斯山小國有哪些本地化的異國風味菜?在此與大家介紹那些被歸類為瑞士料理的新式餐點。

不中不西的「中式火鍋」(Fondue Chinoise)

火鍋是一種中國起源的烹調方式。最常見的吃法是以鍋具裝盛熱湯,在餐桌上一邊加熱一邊置入肉片、蔬菜、豆腐、菇類和冬粉等烹煮,講究的人還會蘸調味料或搭配米飯食用。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瑞士竟然也有火鍋這道菜,而且它的名字在法文代表「中式火鍋」的意思。

瑞士版火鍋怎麽吃?我永遠記得,在初次享用的當下,我在内心激動呐喊著「這不是火鍋!這不是火鍋!」在阿爾卑斯山小國,人們習慣以製作勃艮第火鍋的金屬鍋具準備中式火鍋。他們在超市購買以黑木耳與胡蘿蔔做為基底的高湯粉,在家自行煮湯。然而,緊接的食用步驟卻不是「中國式」的。

瑞士人烹煮的食材只有肉品。他們將肉片插入長叉置於熱鍋,待肉片熟了,再以叉子把肉品推入餐盤。最奇妙的是,火鍋蘸料是由美奶滋調配的,口味有大蒜、咖哩和番茄等,而且搭配的主食可能是米飯或「薯條」,也可以另行準備沙拉。基本上,這樣的餐點具有中式火鍋的概念,但是無論餐具或食物都是很「瑞士」的。

依據SRF的報導(德)外部链接,中式火鍋從中國傳入瑞士,在本地化之後於1970年代開始流行起來。尤其,因爲這道菜料理方便,人們又可以在餐桌上慢慢享用,所以成爲當地聖誕節和新年最受歡迎的餐點。華人習慣在寒冷的冬季享用熱呼呼的火鍋,並於農曆新年和家人圍爐,凑巧瑞士人也這麼做呢。

瑞士人自創的南亞風味菜「卡西米爾飯」(Riz Casimir)

在我移居瑞士的頭幾年,先生煮了一道至今讓我印象深刻的菜餚。當時,婆婆從法語區來訪,先生便提議準備「咖哩飯」,並獲得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的一致贊同。不過,那時我腦海中浮現了巨大的問號—他打算做香甜的日式咖哩、香辣的泰國咖哩或者味道濃郁的印度咖哩飯?

當他把午餐端上桌時,我完全無法從這道菜的外觀推測它的「身世」。它是由雞肉丁、罐頭鳳梨片、咖哩粉和鮮奶油製成的,而且搭配的米飯不是Q彈的日本米,也不是泰國香米或印度長米。我先生準備的是那種在沸水裡煮再久也不會爛的預熟米(Parboiled Rice)。最讓我震驚的是,用餐前,先生和婆婆還在上頭擠了一坨熱量破表的發泡奶油。

這麼多年過去了,直到上個月我和一位瑞士同事吃飯,我才在閒聊中得知當年我無法理解的菜餚可是道道地地的瑞士菜,而且還有正式的名稱,叫做「卡西米爾飯」。

根據瑞士最具權威的食譜書Betty Bossi的報導(德)外部链接,1952年瑞士連鎖餐廳莫凡彼克(Mövenpick) 發明了卡西米爾飯。因爲這道菜自推出後便很受歡迎,所以未曾從菜單上剔除。它的肉品可以是小牛肉、雞肉或豬肉丁,做法為和咖哩粉與牛奶或鮮奶油燉煮後加入罐頭鳳梨、罐頭水蜜桃或香蕉。最後,你也可以撒上杏仁片,增加酥脆的口感。

卡西米爾飯結合南亞香料與熱帶水果,是一道異國風味濃厚的菜餚。因為它健康美味,製作簡便,所以很快地便廣泛地收錄於食譜書,然後走入瑞士家庭,甚至我的先生也懂得烹煮這道「瑞士家常菜」。另外,如果你特別留意的話,在一般超市的調味包區,還能找到「卡西米爾醬」(Sauce Casimir)呢。

瑞士與義大利的融合菜「阿爾卑斯焗通心粉」(Älplermagronen)

多年前,一位台灣女孩和我聊起她奇異的瑞士菜初體驗。她曾經在德國留學,並在當地結交幾個瑞士朋友。某天,他們邀請她至承租的公寓吃飯,而且特別準備了家鄉菜招待。不過,她誠實地告訴我她有點兒失望,因爲她記得那是由義大利麵製作的餐點,不似印象中的瑞士菜。

聽她這麼説的當下,我馬上意會到她應該是吃了「阿爾卑斯焗通心粉」。這道菜以通心麵為基底,混合馬鈴薯丁、奶油和洋葱,並撒上起司焗烤,再佐蘋果泥食用。無論在瑞士的餐廳或食堂,你都能看見它的身影。而且,在家下廚做這道菜時,我還會特別加炒培根,藉此增添風味。

你是不是認爲任何出現義大利麵條的菜餚都得歸類為「義大利菜」?但是,實際上阿爾卑斯焗通心粉是一道結合瑞士與義大利料理的本地菜。

傳説中,1880年連結阿爾卑斯山南北的哥達隧道(Gotthardtunnel)開通後,義大利移工帶來了義大利麵。後來,瑞士德語區人使用在地食材,例如:起司、馬鈴薯和奶油,結合麵條創作了新菜。而且,這道菜的名字也很義大利,瑞士德文的通心粉(Magronen)便源自南義大利的短版空心麵條(maccheroni)。現今,阿爾卑斯焗通心粉已經變成許多觀光客拜訪瑞士時指定品嚐的本地菜餚。

它們都是貨真價實的瑞士菜

你可能覺得這三道菜很不「瑞士」,稱不上瑞士菜嗎? 其實,這些菜餚讓我想起了台灣著名的小吃—棺材板。相傳在1940年代,台南人發明了一種填有内臟的厚片吐司,現今則演變成把肉品、豌豆、蘿蔔和牛奶混煮放入油炸吐司的點心。這道菜呈現了台灣與西方料理的融合,而且廣為被大眾接受。現在,你已經不能不把它視爲一種台灣菜。

無論中式火鍋、卡西米爾飯或阿爾卑斯焗通心粉,你也不能說它們不是瑞士菜。它們都是瑞士和異國文化相遇之後所激盪出的新式菜餚,並成爲現今本地飲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當你前來瑞士旅行時,不妨品嚐看看。

作者:瑰娜 Facebook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