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传出的“中国私语”

《中国私语》的展品之一-赵半狄的油画《中国湖C》。画中衣着时尚的青年男女站在没膝的湖中杯觥交错。年轻人享受生活的同时,难道没有意识到脚下不稳定的根基? Sigg

咬耳朵根子、嚼舌头、传小话儿、窃窃私语、道听途说即将在瑞士首都伯尔尼揭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Chinese Whispers(直译作“中国式传话”或“中国私语”一种耳语传话的多人游戏,旨在显示信息在传递中可能发生的误解和失真)没有正式中文名称,看官尽可以自由领悟个中含义。

这不,没等开幕,“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教主’希客将再次掀起瑞士中国热”的消息便早已口耳相传于瑞士各界。其实“传话儿”并非为中国所独有,本次展览之所以用“Chinese  Whispers”命名,就是要挑战文化交流中不可避免的误解和失真。

2月19日至6月19日,伯尔尼的两大展馆-伯尔尼美术馆和保罗·克利艺术中心将联合举办“Chinese Whispers”(中国私语)当代艺术联展(德)外部链接。展出的150件创作于近15年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全部来自瑞士藏家乌利·希客(Uli Sigg)的收藏。

这次令人期待已久的“艺术会面”,到底能否让瑞士看见“真实的中国”呢?

相关内容

并非“稀客”的希客

乌利·希客(Uli Sigg)-收藏和捐赠

作为首家工业性中外合资企业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的创建人、首位商人背景的瑞士驻华大使和系统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第一人-乌利·希客(Uli Sigg)无疑是游走在瑞中文化间的先锋人物。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希客的风格:2005年,他用340件收藏“组合”成史无前例的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麻将》,轰动西方世界。2012年,他向香港M+博物馆捐赠2000多件藏品中的近1500件,实现了将其收藏返回中国的承诺。今年,“Chinese Whispers”艺术展展出的全部150件作品,也将在闭展后赠与香港同一家博物馆。

至少,对乌利·希客(Uli Sigg)来说,建立完整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档案是几十年来的追求。对中国艺术家们来说,希客并非“稀客”。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是很多画家家里的座上客。那时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还未形成,这位走进画家们简陋画室的西方人,不仅是难得的买家,更是伯乐。

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已经今非昔比。几年来,中国画廊意识到当代艺术的投资潜力,市场空前活跃。“想建立全面的艺术档案早已不再是一人之力能够企及的了,”希客对瑞士资讯表示,“2012年初,我将大部分藏品捐献给香港M+博物馆之时,也是我艺术档案收藏使命的结束。目前中国有很多资金雄厚的收藏者,他们重视的往往是画家的名气和投资价值,我没法儿和他们进行价格竞争,现在我只收集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全球化风格的作品。”

当年希客光顾的“老一代”艺术创作者,如今很多拥有了“钻石”身价。是希客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吗?“我把他们的作品介绍给世界知名策展人和大画廊的经理,客观上对提高他们的知名度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也是我乐意做的,”希客言语中透出一丝满足。

红星招待所和村委办公室

Chinese Whispers”中国当代艺术展

2016年2月19日至6月19日,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两大展馆-伯尔尼美术馆和保罗·克利艺术中心将联合举办“Chinese Whispers”(中国私语)当代艺术联展。

展出的150件、创作于近15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全部来自瑞士藏家乌利·希客(Uli Sigg)的收藏。

展览由四个主题的构建而成:“中国全球艺术” 、“关乎传统”、“变化的痕迹”、“消费和灵性”。

展览期间,还将举行相关文化座谈和电影放映活动。

这次希客在“中国私语”展出的百余件作品,让伯尔尼两大美术馆成为忽而真实忽而离奇、忽而东方忽而又国际的多面世界。

这边是《红星招待所》(池磊)里莺歌燕舞的红男绿女,那边是村委办公室(渠岩,《权力空间》)的党旗版报;这屋一名中国男子悠然自在地《吃喝拉撒睡》(宋东),隔壁13位垂垂老矣的将军或领袖座着电动轮椅无声徘徊(孙原&彭禹,《老人院》);这厢粉绿艳俗的伟哥广告争抢着眼球(庄辉,《我的垃圾邮件》),对面双目微垂的菩萨“敢怒而不敢言”(颜磊,《三联画系列》)… 如此之百花齐放,除了在当代艺术联展之外,想必无处可寻。何况,还是在瑞士。

提到办展的构思,策展人Kathleen Bühler女士娓娓道来:“我一直希望尽可能深入地展示少量艺术家的作品;同时,我倾向于大型装置作品,空间上要宽阔;另外,让我骄傲的一点是,在《麻将》展览中几乎没有女性艺术家作品,而为了这次的‘Chinese Whispers’,我想把所有希客收藏的女性艺术家作品都拿来展示。” 

哪里都有禁忌

11年前,《麻将》展览中的“明星人物”非毛泽东莫属。经过创意处理的各种毛主席画像、雕塑向观众诠释着中国意识中革命年代和改革时期的交锋。11年后,“Chinese Whispers”的展厅中却再也不见毛泽东的身影。小人物、大建设,小乡镇、大都市,小动物、大自然成了新一代当代艺术的主角儿。政治不再是中心思想,是为了回避还是创作兴趣发生了转移?

Bühler女士回答道:“哪个文化都有自己的禁忌,比如这次我们展出的王兴伟的一幅画,就会对西方价值观产生不少冲击。画面上,德国纳粹党卫队的两名士兵正在为希特勒展示一幅色情画像。我无法想象西方画家能画出这样的作品。这就证明,我们也有自己的忌讳和不敢触及的东西,这很有意思。”

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文化与文化间也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固见和误解。“比如,面对‘难以理解的事情’,法语用‘这是阿拉伯语’来形容;英语会说‘这一定是中文’”Bühler女士饶有兴趣地举例说。

谈到误解,她坦诚地提及,自己原来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很多是对西方作品的仿制。“这个看法当然是错误的,”Bühler继续道,“在全球化的今天,很难再辨别文化的源泉,也许大家获取的都是同样的信息,可能艺术也在经历‘麦当劳式的全球化’。中国年轻艺术家和几乎我们一样去上网,去旅游,去留学… 去创作这个时代的艺术。”

这样看来,用“中国的”来形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似乎已显局限,“Chinese Whispers”艺术展设有“中国全球艺术”的板块,其中不少作品在表象上鲜有“中国痕迹”,“但却能让瑞士人感受到中国人的生存和求生的状态,”Bühler评价道。

是啊,为什么一定要一眼看出艺术品的国籍?为什么一定要强化不同文化彼此间肤浅的固念?创作一件高质的、反映当代的全球作品,足矣。

亦中亦西亦好

当然,走得越远,见得越多,情感反而越容易回归故乡- 这是很多人的感悟。在艺术展名为“关乎传统”的板块中,中国传统艺术“遭遇”后现代化:巨幅山水不再源于水墨,而是产自电子影像装置(金江波,《大自然的诗意书写》),观众会猛然间发现自己的影子被诗意地嵌入画幅,而画面也随着自己的动作而运动- 这样一来, 就算对水韵墨香的缺失心有遗憾,也会因这惊喜而释然吧。

除了互动的山水,这里还有由枯木和铆钉打造的劲松、由有机硅铸造的假山石和被分解的老中式家具。但停留在笔墨纸砚上作品少之又少-难道传统材质和创意有冲突吗?“我曾经在卢塞恩专门办过一次名为《山水》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希客说,“主题就是用新形式诠释中国山水。如果停留于在画轴宣纸上用墨汁作画,表现途径还是会有不少局限。”

中式也好,西式也罢,瑞士的华人一定会被“Chinese Whispers”的“乡音”感动。6月闭展后,全部150件展品将作为捐赠运往正在建设中的香港M+博物馆。要想和它们再次“私语”,最早也要等到2019年M+博物馆建成开馆的那一天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