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中国赴欧采购团瑞士之行

陈德铭部长和Leuthard副总统共同举行记者招待会 swissinfo.ch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1月份的欧洲之行的成果,2月26日,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率领100多位中国知名企业的精英组成的欧洲采购团抵达瑞士,并出席了在苏黎世举办的中瑞经贸合作发展论坛。

陈德铭部长一行受到瑞士副总统兼经济部长多丽丝・洛伊特哈尔德女士的热情欢迎。在金融危机笼罩世界的今天,两国都认为开放经济政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是抵御金融危机的最佳方法。

多丽丝・洛伊特哈尔德(Doris Leuthard)女士表示,陈德铭部长带领的采购团来得非常及时,对中瑞双方经济的发展都有益处,在如今经济消沉时期,陈部长及他所带来的中国企业家,以及他们带来的合作项目,为双方都增添了信心,带来了希望,有助于抵御经济危机。

洛伊特哈尔德还说,1月份温家宝总理的访问加强了中瑞两国的联络,现在陈德铭部长的到来进一步促进了中瑞的经济合作。

陈德铭部长与洛伊特哈德随后还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中瑞节能环保领域经贸合作工作组的备忘录》,以进一步推动中瑞两国在生态园区建设、节能降耗、污染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经贸合作。

在陈德铭和洛伊特哈尔德两位部长的见证下,中方企业与瑞士豪瑞和ABB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这次中瑞企业还签署了有关技术软件、先进电气设备和金属原料等方面的合作协议,总价值约3-4亿美金。

中瑞双方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

陈德铭部长表示,中瑞双方的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2008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2.5亿美元。

中国已成为瑞士在亚洲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两国在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生态园区建设等领域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中瑞两国还刚刚签署新的“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并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自由贸易区联合可行性研究,发展中瑞经贸关系面临着诸多有利契机。中国希望与瑞士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洛伊特哈德也表示,2008年瑞士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15%,中国对瑞士的进口也增长了4.5%,中国对于瑞士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尤其在欧洲市场经受金融危机的下滑阶段,中国为瑞士打开了渠道,树立了信心。

她还说这次与陈部长的会晤,也表明了中国和瑞士的一个共同姿态,就是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进行开放的自由贸易。瑞士希望能够继续与中国合作。

继续“信心之旅”

温家宝总理1月份的欧洲之旅,被称为“信心之旅”,美国前不久出台的挽救危机经济计划中的“只买美国货”条款,在国际上引起强烈不满。而在危机四伏的时刻,欧洲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抬头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总理温家宝为欧洲带来的信心则可想而知了。

而陈德铭部长带领采购团来访瑞士和其他欧洲三国则是对于温家宝总理“信心之旅”的落实。在2月26日苏黎世的记者招待会上,陈德铭部长表示他很高兴在温总理访问瑞士的一个月之后,又来到瑞士这个美丽的国度,并能与老朋友洛伊特哈德再次就两国的经济合作问题进行洽谈。

当瑞士电视台记者问,为什么中国选择瑞士作为这次采购团的目的地之一时,陈部长说:“因为这是上次温总理访问的四个国家之一,所以我们采购团的第一步先来到这四国,之后我们还会再派代表团去其他欧洲国家。”

swissinfo在记者招待会上问洛伊特哈德部长,对于这次中国采购团来访瑞士结果是否满意及与中国合作的前景时,洛伊特哈德表示:“作为经济部长,当然希望达成的协议越多越好,这样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只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希望直至2010年会有更多的公司合作,尤其是那些还没有达成合作的领域,中瑞还有很多领域有合作的潜力。”

只是第一步

陈德铭部长最后表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在保证内需的同时,也要稳定外需,稳定在国际贸易上的合作。这也是这次采购团来访欧洲四国的目的。

这次采购团访问瑞士将签署许多合作意向,但这只是第一步,后期还将派遣更多的工作组和代表团来谈具体技术和瑞士的投资等问题,中瑞已经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这为中瑞投资商提供了保证。

双方还将进一步讨论签订中瑞自由贸易协定的问题,陈部长认为中国和瑞士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上观点的一致,有助于自由贸易协定的达成。洛伊特哈德也表示瑞士十分关注与中国之间的这项事宜,并且对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持乐观态度。

中国采购团的瑞士之行圆满成功,瑞士经济部长洛伊特哈德也表示满意,双方都对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记者招待会期间陈德铭部长曾风趣地说:“中国有13亿人口,如果每1000人中有一个人戴瑞士表,那要戴多少瑞士手表。” 这句话虽说只是一句“戏言”,却也在无形中为两国的合作平添一份“乐趣”。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杨旭东

2008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12.5亿美元。

2008年瑞士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15%,中国对瑞士的进口也增长了4.5%。

商务部代表

外交部代表

发改委代表

财政部代表

工业部代表

科技部代表

新闻办代表

130多位企业家

环保

钟表

软件

能源

纺织

金属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