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用您的眼睛、鼻子和舌头来对抗食品浪费

如果食品的色相气味都没问题,那么味道可能也不会有问题。
如果食品的色相气味都没问题,那么味道可能也不会有问题。 Philipimage

在瑞士,被扔掉的食品中有三分之二其实还能吃。而最近推出的一个食品标签就是想让消费者在决定扔掉哪些食品时,能够更有识别力。

“保质期”和“最佳食用日期”是法律规定的两个日期标签,但在消费者头脑里有时似乎会把这两个标签搞混。“保质期”意味着过了标注日期,这件商品很可能会变质;而“最佳食用日期”的意思其实是:如果在标注日期前食用,这件食品味道最好。但许多人一看食品过了“最佳食用日期”就把它扔了,也不判断一下到底还能不能吃。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瑞士食品企业现在加印了一句话:“食用期通常更久”(oft länger gut / souvent bon après)。这一倡议来自Too Good To Go (英)(意为“东西还好,丢了可惜”)瑞士分支的创办者。Too Good To Go是个国际性手机应用,可以方便用户以折扣价购买剩余的烘烤食品、沙拉和自助餐点等。

这盒瑞士苏打饼干最佳食用日期下面的标志是要告诉您,就算过了这个日期,这盒饼干也能吃。
这盒瑞士苏打饼干最佳食用日期下面的标志是要告诉您,就算过了这个日期,这盒饼干也能吃。 SRF-SWI

这种新的商品标签应能鼓励消费者使用自己的各个感官,来确定家里的食品是否仍可以安全食用:食品的色相气味对不对?味道又如何?当然用不着吃上一大口,轻轻舔舔或者咬一小口可能足以品出好坏。苏打饼干和罐头等食品只要未拆封,就算过了“最佳食用日期”数月也一样能吃。而果酱等开了封的食品,只要没被不干净的果酱刀或手指污染,可能也还能吃。

“大家过于依赖‘最佳食用日期’,都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官了,”瑞士Too Good To Go的营销经理德丽拉·库尔托维奇(Delila Kurtovic)曾告诉瑞士德语区电视台SRF(德)外部链接。新标签就是她的主意。

迄今已有十余家瑞士食品生产商同意使用这个标签。奶酪与酸奶生产商Emmi(多语)外部链接提供了一个小窍门:“只要食品的气味和口感都正,也没有发霉等明显变化,那么一般都能吃。”在有机食品生产商Biotta(多语)外部链接这里,水果奶昔上的这个新标签将是“向消费者发出的邀请,让他们质疑‘最佳食用日期’”。饼干生产商Hug(多语)外部链接则希望自己生产的烘烤食品“被大家好好地享受,而不要被人浪费”。

碳足迹

联邦环境局(多语)外部链接透露,瑞士每年产生的食品垃圾多达260万吨。“其中至少三分之二本可以避免,也就是说,食品被扔掉时或扔掉前不久还是可以吃的。其余的食品垃圾是骨头、香蕉皮等不可食用的部分(不可避免损失),”该局指出。这些数据未包括跟进口食品相关的海外损失。

与此同时,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的一项调研(英)得出的计算结果是,2017年被扔掉的280万吨食品构成了瑞士食品相关碳足迹的四分之一。

“生产终端和销售链上被扔掉的食品越多,造成的环境影响也越大,”环境局表示,“此时消耗掉的资源数量更大,运输、加工、储存、包装和制作都产生了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除了生态影响,浪费对消费者的钱包也是一种打击。据估计每年的人均损失为600瑞郎(约合4283元人民币),相当于50亿瑞郎(约合357亿元人民币)的全国经济损失。

参与瑞士反食品浪费之战的还有不少慈善组织,例如今年刚获奖的“瑞士饭桌”(Schweizer Tafel)。该组织成立于2001年,他们一直致力于把快过期的食品分送到贫困者手里,每天分送的食品重量约达16吨。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