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做教堂司事,是一门生活艺术

swissinfo.ch

教堂司事、看门人、敲钟人、教堂守卫、圣堂侍者、园丁… 这些都是约瑟夫·凯塞尔(Josef Käser)所从事的工作。他工作在一个叫Bösingen的弗里堡小镇,那里居民的日常作息参照的都是天主教堂的钟声。

约瑟夫的一天开始得很早。周三清晨8点,教堂正在接待教徒。约瑟夫点好了蜡烛、准备圣经,并在30名忠实信徒中间传递募款篮。

今天是圣阿加莎节,身穿十字褡的神父在教礼仪式上做祷告并分发圣餐。之后,他还要到临近的面包店祈福于当天新出炉的面包。这个弗里堡州的德语小镇是不是停滞在了时光隧道中?以至于这里的生活依然如此遵循着传统?

为了以全新视角诠释多样化的瑞士社会,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为你推出系列报道《瑞士人的故事》。每周日,你会在这里了解到一名普通瑞士人的平凡故事-不同年龄、不同宗教、不同人生…..

精神上的投入

约瑟夫·凯塞尔目光炯炯,连小胡子都带着笑意。他领着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记者参观了他的“王国”:巴洛克式的美丽教堂、两座小教堂、一间圣器储藏室、一座钟楼,最后,还在神父居所喝了杯咖啡-和很多别的地方一样,这里由于神父的缺失已无人居住。 

“以前,每天都有弥撒,可是现在,除了周六、周日以外,一星期还只有一次。不过,和其他地方相比,我们这儿还算不错,还会举行葬礼和婚礼。我最喜欢的是重大节庆,像复活节和圣诞节。” 约瑟夫平时一半的时间花在操持礼仪活动,另一半时间则用来打扫卫生、维护教堂里里外外的设施。

如教堂司事协会在网站上所介绍的,想从事这个颇为特别的职业,必须具有职业经验和稳重的性格。教堂司事还需经过专门培训。
 
约瑟夫就正是这样一个人,7年前,48岁的他开始了教堂司事的工作。之前,他干了30年农业机械师工作,右手的两个手指在事故中被截断。“能得到这份司事的工作多亏了我的太太Lizeth。那时她己经为教堂工作了几年,布置花束、管理宗教器具和服装,”约瑟夫讲述道。
 
“我要在精神上投入进去,这对于教堂司事的自我定位十分重要,”约瑟夫解释说:“这不是随便一份工,也不能太计较工作时间。”凯塞尔夫妇有每月一个周末和一年5个星期的假期,他们两人轮值一份工作,因此不能经常外出旅行。

“让人满意的是,我可以自己说了算,很独立,”约瑟夫继续道:“我太太身体不太好,我们3个孩子中有一个患有囊肿性纤维化病。多亏这份工作,我在孩子们读书的时候可以兼顾家庭。”

该座瑞士弗里堡州的德语小镇,曾经有过3350个居民,绝大多数都信仰天主教。现在,它的人口下降到1500-1600人,信仰新教比例为30%。
 
2012年,在这座18世纪末建造的巴洛克式教堂里,举行了20场葬礼、6场婚礼和20多场洗礼。

“传送带”

约瑟夫从童年起就懂得了疾病的含义。他是八兄弟中最小的一个,13岁时就失去了父母。“我妈妈有多发性硬化症,从我记事儿起,她的身体就不好。一个独身的姑姑照管我们,我爸说,要不是她,我们就会被送到寄养家庭去。”
 
1972年,约瑟夫的父母在3个月内相继去世。那时,家里最小的3个孩子还未成年,长兄承担起了抚养他们的责任。约瑟夫迟疑了一下儿说道:“过日子总会有磕磕碰碰,但我基本上是个乐观的人。我妈说过,遵照传统,作为最小的儿子,我应该去做神父。我现在成了教堂司事,也算是迈出了一小步吧 !”
 
“这份工作谈不上什么事业,但我生活得不错,我有很多自由时间,还可以为左邻右舍帮把手儿。这是一门儿生活的艺术。”
 
说到工作上最大的难处, 约瑟夫提到,他要在教堂和百姓之间扮演«传送带» 的角色:“因为这里没有常驻的神父,所以各种意见、批评和疑问都会传到我这里。我必须做到中立, 这并不容易,我们毕竟都是人。”

有无宗教信仰的人士都可以从事教堂司事的职业,其职责主要是:打理天主教堂的圣器收藏室、准备仪式活动的各种事宜,特别是神职人员在做弥撒时使用的物件和穿着的服装。
 
教堂司事受聘于教区委员会。
 
“瑞士”曾一度是教堂司事职业的代名词,在海外亦然。当时,在宗教仪式上,他们身着特制服装行使职能-同罗马教皇瑞士卫队一样,颇有风范。

教堂钟声

Bösingen镇教堂的钟楼高47米,木制尖顶下置有大小不一的5座钟-不分日夜,每一15分钟都有钟声。   
 
大钟都是由电脑控制的,但是遇上特殊节庆,司事也会亲自敲钟。约瑟夫说,钟声起着维系小镇传统习俗的重要功用,就像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
 
“第5座钟我只敲过一次,那是气象钟。这儿的老人说它可以避雷。有一天早上7点30分,村里一个上年纪的人给我打电话,说会有雷雨闪电,我一看天空乌云密布,就去敲了10来分钟这座钟。后来,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但是也没有电闪雷鸣。”很难说这有科学依据-但这座钟传出的声音确实产生了某种特别效应…
 
教堂司事约瑟夫恪守的另一个传统是:当村里有人去世时,会到殡仪小教堂去敲钟。“我会用手敲上30秒钟。这个习俗形成于没有电话的时代。敲一下代表去世的是儿童,两声代表女人,三声代表男人。通常,不等我敲完,就会有人过来,看故去的是谁。”另外,在葬礼开始前一小时,也要敲钟示意。在当年以农耕为主的年代,人们需要回家换好衣服,再来参加葬礼仪式。。
 
随着神父数量的不断减少,教堂司事的职业是否也会有一日销声匿迹呢?“在各个教区都是一样,神父们越变越老,越来越多人不再信教。但是教堂的建筑还得有人打理。而且不管怎样,天主教在其他大洲和国家的影响还在增长。”说完,约瑟夫吹着口哨,走回“他的”教堂。

(译自法文:郭倢)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