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呢?

“山民”的孩子 Keystone

刚结束了在瑞士两年的工作生活回到北京,就着征文的机会谈谈我对瑞士的几点认识吧,虽说是一孔之见,免不了以偏概全,但这些却是我两年来真实感受到的印象。

(一) 瑞士是个碧水蓝天很“贫”的地方

我特意用个“贫”字来形容瑞士的生活环境,但这个“贫”绝不是贫乏的意思,相反正是空气太清新了,碧水蓝天太“富裕”了,相比较北京的空气污染,才让我爱恨交加地用个“贫”字。

两年前的10月,我刚从北京来到瑞士,还记得次日朋友便开着车带我出门转悠。即便当时已经是万物开始凋零的秋季,可扑入视野的依旧是斑斓缤纷的绚丽景色,“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组合色彩看的我都有点眼晕。远,是层林尽染的森林、近,是错落有致的欧式房舍、高,是蔚蓝云淡的天空、低,是无边无际的绿草地以及散落点缀其间的悠闲奶牛。我先是贪婪地深呼吸,让两片在北京饱受灰尘和废气蹂躏的肺叶洗个“澡”,接受一下带有青草甜味的清新空气的“按摩”,然后再深情地唱到:“瑞士的天是明朗的天,北京的人民好喜欢”!

真的,在瑞士这两年我发现这儿的碧水蓝天简直太“贫”了!随便出门散散步就觉得有一种走在画里的感觉,很容易就能找个“九寨沟”级别的景点。这是个号称“欧洲的后花园”的国家,和花交相映的则又是雪山、湖泊、森林、草地…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享受不尽的自然美景。

那“阿斯科纳”小镇的恬静优雅、“马特洪”山峰的雄伟挺拔、“阿彭策尔”的纯朴自然、“洛桑”大教堂的华丽庄严、“四森林州”湖的秀美灵气等等,甚至住家周围的山坡草地都将会在我心中长久挥之不去。

说实在的,在吃的、穿的、用的等方面咱现在一点也不比瑞士差,娱乐更不必说,但是就生活环境来说,中国绝对没法和瑞士比,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在国内越是大的城市空气污染就越是严重,北京几乎是白天看不到蓝天,夜里望不见星星。在外面跑的话,白衬衫一天就黑,黑皮鞋回家就是灰皮鞋了(来瑞士两年俺就没擦过皮鞋),家里门窗关的再严实,昨天擦完了,今天趴下来看地板上又是一层浮尘,这还不是赶上沙尘天气呢。所以,我在这首先要由衷地夸一夸的就是瑞士的生活环境。

(二) 瑞士是一个“山民”偏多的地方

夸完了瑞士的环境,再聊聊我眼中的瑞士“山民”吧。因为横亘连绵的阿尔卑斯山穿越整个瑞士,所以瑞士人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山民”特征,正是这种地域以及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让我感觉他们大多数显得沉默孤僻,独立特行。

平时我观察瑞士人,发现大多数人总是一副“愁心难整暗颦眉”的沉思状,嘴巴都绷住,抿的紧紧的,把自己都弄得跟“哥德巴赫”似的,好像总是不停地在“猜想”着什么。明明是生活在世界上最优越的国度里,却老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其实接触多了会发现,瑞士人表面看上去特复杂深沉,其实内心是非常单纯的,没那么多的“花花肠子”。过日子特别有规律,啥事都会提前预约准备,不喜欢“突发”事件。每个人都怀揣个小记事本,下个月8号上午10点15分要看医生,或明年的腊月初八该“烧烤”了,都会记得一清二楚。像我这种半夜3点起来看直播,或和家人吃着一半饭被朋友临时叫出去的事情,瑞士人肯定不会做,他们生活的太过教条了。

照我看瑞士人除了古板严谨,再就是太敏感、太过分注重自己的“隐私”了。有点像躲在树洞里的松鼠,更享受那种安静、封闭、一成不变的生活,最怕吵闹,一些我们看来细小无意的举动,只要是传到了“树洞”里,他们便会提醒、抱怨、抗议你!

比如,常去朋友湖边的房子聚会,为的是享受在房前草地上晒太阳、吃烧烤、观湖景的乐趣,然而与此同时,邻居的“白毛老头”却也总是虎视眈眈地窥视着我们,不停地拿根竹竿来测量比划,如果发现你越过界限几厘米,站到了他家的草地“境内”,便会怒气冲冲地赶你回过去,幼稚的就象俺当年上初中和邻桌女生划线较劲一样。

再比如,你会发现在你的信箱里,或是大门上有人给你留“小纸条”,看着上面那隽秀而又不懂的字迹,你千万别以为是那个邻居“瑞二婶”看上你了,想要跟你“人约黄昏后”,做你的春秋大梦吧!一定是你又犯错误了,比如马桶盖放落的声音太大,或厕所抽风机响的时间太长,或者是踢了自家狗一脚,或切土豆丝的频率太快,亦或是上楼梯的脚步太重…反正等翻译解释完纸条的内容,便会让你把对“瑞二婶”的绵绵思念都化作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了。

(三) 瑞士是一个既让人“纠结”又让人“省心”的地方

这瑞士人不好打交道,还有很多的“七规八定”对初来乍到的国人来说,也会觉得挺别扭和不适应的,套用网络流行词就是让人很“纠结”。

这“纠结”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很多事情相对于国内的习惯来说,差别太大了。别的不说,就喝酒这事就挺让我这个酒客“纠结”的。酒是很好喝,很多品牌口感相当好,尤其喜欢瓶装酒的味道。不过喝的时候挺爽,处理起瓶瓶罐罐来就很“纠结”了,每周都先要把瓶和盖根据颜色分开,然后“提溜”着换3趟车到指定的地点扔进不同的垃圾箱里,包装酒的纸箱子要另外叠好,在每两周的某个特定日子里,一大早给放到楼下的马路沿子上等着“验收”。

你要说:谁叫你爱喝酒呢,不喝酒不就没那么麻烦了吗?那我要问你:你打嗝放屁吗?在瑞士你擤鼻子弄出再大动静也没关系,哪怕那气流把房掀了也不碍事,但你要吃饭打个嗝或者溜出个小屁那绝对属于“大不敬”。再有,每天晚上九点以后不要给别人打电话、超过十点不能洗澡、周日不许清理自家院子和洗衣服等等规矩,一个不留神你就会违反了。

其它还有出门打车的“纠结”、开车上路和考取驾照的“纠结”、延续工作准号的“纠结”等等。这些还能凑合应付,最让每个国人“纠结”的莫过于“租房”和“退房”了。租房要求你提供:合法的居留证,公司的担保书,没有任何债务的证明,还有前房东开的良好付款证明以及家庭保险等等,然后才能签一个详细的租房合同。觉得很“纠结”吧?这还不算可怕,最可怕的是退房子,一般来说,退房要求你负责给房租公司找个下家,否则你要补房租,最受不了的就是:要把房子彻底打扫干净并恢复到你搬进来时的状况,这个理论上可以做到,但实际真的做不到。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朋友在退房的时候“全身而退”的,罚起来多则上万,少也要2~3千人民币,看到这样的罚单,会让你“顿感凄楚”!“纠结”万千。

然而,终于说到“然而”了!这些个种种“纠结”的事情,换个角度去想其实就是让人们过的更“省心”。貌似很多“纠结”的规定,其实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纠结”了,反而成了良性循环。所以生活在瑞士又真的很简单,很省心!因为啥都给你规定好了,没有旁门歪道可循。而且瑞士人都是按章执行,没有人际关系一说,你舅舅是州长或是村长在这里没啥区别,你根本犯不着动脑筋,走关系。

要是在国内,孩子上学也好,自己升迁或职称评定也好,换个工作也好,更惨亲人得了大病等等,你首先想到的是找谁帮忙,于是平日里你就要维系培养一些关系,尽管有些是并不情愿维系的关系。但这些在瑞士你就大可“省心”了,只需要了解相关规定,然后照着规矩办就是了,你不用去“托”任何人。

至于逢年过节该拜会谁了,同事“公子”考上学了,领导太太生日了,科主任老妈住院了…在瑞士都属于和你八竿子打不着的屁事,换成网友的话就是:这些都不关我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瑞士又是最让人省心的地方了。

(四) 瑞士是一个爱的人爱死,闷的人闷死的地方

含化一块浓郁香甜的巧克力,切下一片新鲜的奶酪,配上清爽绵长的红葡萄酒,看着电视里英雄费德勒的精彩表演,爱瑞士的人真的爱死了。他们会如数家珍地诉说她的美丽和优点。时时徜徉陶醉于蜿蜒流淌的莱茵河边,晶莹明澈的大小湖畔,茂盛幽静的树林从中,巍峨圣洁的雪山脚下…尽情享受着瑞士那与众不同的自然风光,总感叹自己为什么没有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度里,对瑞士的一切都爱的发狂,甚至闻着牛粪也觉得是那么的沁人心脾。

体验着异常准点的交通,安全健康的饮食,健全方便的生活设施,还有这个国家给自己带来的种种社会福利,哪有理由不爱呢?

然而,在国内过惯了那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日子的男人,住在瑞士后发现自己变“宅男”了,每日下班回家的时间一如“信鸽”一般守时,看着房东的苦瓜脸过日子。自己要懂得洗衣,学会做饭,最经常的业余生活就是呆在家里上网,或者看国内带来的碟片。百年不遇的应邀聚会也是守着不咸不淡的一些沙拉或者烤肉,谈些不关痛痒的天气状况,渐渐地瑞士在他眼里也是“绿水青山枉自多”了,于是开始发闷了,失眠了,抑郁了!

所以,对在国内过惯了风花雪夜的人来说,瑞士又是一个闷得人闷死的地方。

作者:郭明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我眼中的瑞士”征文比赛稿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