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世界经济论坛创办人施瓦布受调查

有消息称,寄往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的一封匿名信对该机构的管理及职场文化提出质疑。
有消息称,寄往世界经济论坛董事会的一封匿名信对该机构的管理及职场文化提出质疑。 Keystone / Michael Buholzer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世界经济论坛(WEF)正在调查其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施瓦布于复活节后的星期一(4月21日)突然宣布,立即辞去世界经济论坛主席一职。然而,据称一封匿名信已提交至该论坛董事会,信中对该机构的管理及职场文化提出质疑。

《华尔街日报》指出,施瓦布及其妻子被指控挪用论坛资金,用于私人开支。目前施瓦布因在职期间的潜在不当行为而接受调查。

世界经济论坛向路透社表示,会严肃对待这些指控,但目前尚未有确凿证据。在调查结果出炉之前,组织方面不会进一步置评。

施瓦布否认所有指控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透露,寄往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理事会的匿名信中称,该组织多年来在治理方面存在系统性失误,并有滥用职权行为。信中指控施瓦布夫妇使用论坛资金支付私人奢华行程费用,并涉嫌将论坛在日内瓦购置的一处房产作为私人专用住所。

报道中写道,施瓦布否认所有指控,并宣布将对相关指控方提起法律诉讼。

施瓦布于本周一突然宣布辞去基金会理事会主席一职。在发布的新闻稿中,这位87岁的老人以年龄和此前的一项声明为由,但未明确交代为何选择此时辞职。

早在去年5月,施瓦布就曾宣布将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并转任基金会理事会主席。如今,他也已卸任该职。

克劳斯·施瓦布于1938年出生在德国拉文斯堡,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工程师和国际组织推动者。他曾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取得工程学博士学位,随后又于弗里堡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并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修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学术与实务兼具的背景,使他在政商界享有极高声望。

1971年,施瓦布创办了“欧洲管理论坛”,该组织于1987年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他的领导下,世界经济论坛逐渐从一个区域性经济讨论平台发展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之一,每年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年会吸引全球政要、企业领袖及思想家参与。施瓦布提出的“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理念,主张企业不仅应对股东负责,也应关注社会、环境与员工利益。

施瓦布也著有多部关于全球化与技术革命的书籍,包括《第四次工业革命》等,广泛探讨科技进步对社会结构、治理与人类未来的深远影响。他本人在国际上既被视为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也因世界经济论坛的“精英色彩”而受到部分批评。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三分之一的消费信贷申请遭拒。

相关内容

瑞士银行驳回三分之一消费信贷申请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瑞士消费信贷利率降低:最高利率从12%降至11%,透支利率从14%降至13%,但同时创下新低的是消费信贷申请通过比例。更为严格的借贷政策虽然导致市场规模缩小,但也是对市场的筛选。

更多阅览 瑞士银行驳回三分之一消费信贷申请
瑞士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

此内容发布于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9月16日在日内瓦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显示,瑞士仍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国家,紧随其后的是瑞典及美国。中国首次跻身前十强。

更多阅览 瑞士蝉联全球创新指数榜首
Temu向瑞士企业开放平台。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中国电商Temu向瑞士企业开放平台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电商巨头Temu在瑞士启动了“本地对本地”(Local-to-Local)项目。该公司周一(9月15日)宣布,即日起瑞士零售商将能够直接在Temu平台上销售产品。

更多阅览 中国电商Temu向瑞士企业开放平台
瑞士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和培训

相关内容

职业学士/硕士:瑞士力推高职教育

此内容发布于 日,瑞士议会联邦院通过了一项政府提案,旨在通过引入新的文凭称谓等措施,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

更多阅览 职业学士/硕士:瑞士力推高职教育
对安乐死进一步规范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相关内容

协助自杀

瑞士协助自杀新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是少数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之一,辅助自杀组织也已存在多年。但截至目前,瑞士并没有一部全国性的、针对性法律明确详细规范所有形式的安乐死。联邦政府(多语)认为,现有刑法,结合医学伦理标准和法庭判例已经能够应付大部分情况,不需要额外专门立法。

更多阅览 瑞士协助自杀新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