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Z世代热衷亚洲网购:Temu与AliExpress最受青睐

民调显示,四分之三的瑞士年轻人在亚洲网购。
民调显示,四分之三的瑞士年轻人在亚洲网购。 Keystone-SDA

亚洲在线购物平台在瑞士日益受到欢迎。一项最新民调显示,四分之三的瑞士Z世代消费者曾在这些平台上购物。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据信用卡公司Visa统计,62%的受访者曾在Temu(拼多多控股子公司)或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由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等中国平台购物。社交媒体在购物决策中的影响力不断上升,41%的瑞士消费者表示,他们是在网上发现这些商品的。

相关内容
随着聊天机器人“Deepseek” 的推出,中国正在挑战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

相关内容

中美AI争霸:瑞士如何在科技博弈中找到立足点?

此内容发布于 拜登政府对中国及其他国家实施了芯片限制,美国与中国这两个科技超级大国展开日趋激烈的AI竞争。在一个日益由AI主导的未来中,瑞士这个以中立著称的国家,能否成为关键的调解者,甚至引领全球数字信任体系?

更多阅览 中美AI争霸:瑞士如何在科技博弈中找到立足点?

在瑞士,亲友间转账则越来越青睐数字支付方式。调查显示,逾半数(53%)的受访者经常使用手机应用进行支付。

相关内容

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转账应用,而TWINT是瑞士人广泛使用的本土“支付宝”。Visa正与其银行合作伙伴研发国际解决方案。该公司表示:“试想一下,你可以像给身边的朋友转账一样,通过一个手机应用,轻松给远在澳大利亚的家人汇款。”不过,Visa未透露更多细节。

1996-2010年出生的Z世代(Gen Z)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习惯社交媒体。他们通常有较低的品牌忠诚度,喜欢发现新的购物选择。而麦肯锡中国消费者调研发现,中国的Z世代对品牌却表现出更高的忠诚度,约47%的受访者表示会忠于自己喜欢的品牌,该比例高于其他国家的Z世代。

Visa支付监测报告(Visa Payment Monitor)显示,数字支付正在兴起,目前57%的受访者更愿意使用智能手机付款而非从钱包里掏钱。此外,四分之三的瑞士人已在数字设备上存储了他们的银行卡信息。

相关内容
中国降低关税,受益最大的是瑞士手表。

相关内容

瑞士想与中国走得更近,为什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和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已有十年之久。目前瑞士希望优化这一协议。迄今为止,自贸协定给两国分别带来了什么实惠?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为您解析。

更多阅览 瑞士想与中国走得更近,为什么?

这项调查由Visa委托市场研究机构Forsa于2024年10月进行,共收集了1’008名18岁及以上人士的反馈,其中包括557名18-35岁的受访者。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2024年的年薪大约为1500万瑞郎。

相关内容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2024年的薪水与2023年基本持平,尽管他2024年的任职时间更长(安思杰于2023年4月接过瑞银首席执行官帅印)。

更多阅览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五年前的3月15日,时任瑞士联邦卫生局流行病办公室负责人的Daniel Koch被推到了瑞士首轮封锁的最前线。

相关内容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3月16日,瑞士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3月17日零时,全国进入半封锁状态。值此新冠封锁五周年纪念之际,瑞士联邦卫生局前流行病办公室负责人Daniel Koch回顾了疫情期间瑞士政府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更多阅览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2024年,瑞士军用物资出口下滑。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战争物资的出口减少。根据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签发的许可证统计,瑞士共向60个国家出口了价值6.647亿瑞郎(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军事装备。较2023年下降了5%。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30岁以上人群助力瑞士新冠婴儿潮。

相关内容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苏黎世大学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30岁以上女性是新冠疫情期间推动瑞士婴儿潮的主力选手。

更多阅览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