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世界上最陡的齿轮铁路

鲜红色的皮拉图斯山列车镶嵌在陡峭的山脊上,这几乎是卢塞恩地区乃至瑞士的一大名景。为庆祝皮拉图斯铁路建成125周年,瑞士资讯登上了这列行驶在世界最陡铁轨上的列车,探寻一个百年的秘密。开始一段在神话与革新之间的旅程。

PLACEHOLDER

火车的门已经关闭,这时站台上又来了一家中国人。火车司机Stephan Sigrist似乎并未对乘客的迟到感到恼火,而是让这家人进入最后一节车厢坐好。

“在这种雨天,一般来皮拉图斯山的都是外国人,瑞士游客会等好天的时候再来,”这位司机说着来到狭小的驾驶台前。

相关内容

Eduard Locher的疯狂主意

100多年以来,一直有这样的传说,皮拉图斯山中住着妖怪、侏儒和龙,至今这样的神话依然会讲给孩子们听。火车司机Sigrist说:“我们的龙是祥龙,许多传说,都是说飞翔的神龙在紧急情况下救出遇难的山中漫步者。谁知道呢,或许我们今天就能碰上一只……”

这座山曾一度被封,那是因为另一个传说-庞提乌斯·皮拉图斯(Pontius Pilatus)是古罗马的一个总督,是他判决了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死刑,后来逃到了山中的一个湖里藏身。1387年,因为这个总督的魂魄作怪,当地经常出现暴风雨,因此卢塞恩政府发布禁令,不许攀爬这座山。该禁令直到几百年后才被解除。

19世纪末,苏黎世的工业计划将皮拉图斯山旅游规划在内。那曾是修建山区铁路的第一时代,一位工程师Eduard Locher提出了一个令很多人觉得疯狂的建议-修建一条直通山顶的铁路。其实他设计的系统非常简单:两个水平转动的齿轮牵引机车移动。他的设计一时间引起轰动,被看作是惊人和革命的壮举,甚至1889年还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

Eduard Locher设计的模型(1840-1910) swissinfo.ch

一般情况下,齿轮铁路的轮子都是垂直运作的,皮拉图斯铁路的Werner Kramer解释说:“而我们却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平旋转齿轮。这保证了铁道上驱动器和联轴器的正常运作,同时保障了稳定性并克服了坡度问题。”

约600人参加了坡度最高达到48度、长达4.6公里铁路的修建工作,其中有许多参加过修建圣哥达铁路工程的意大利工人。所以皮拉图斯铁路只用了400个工作日就得以完工,1889年6月4日,皮拉图斯铁路正式投入使用。

1889年6月4日:皮拉图斯列车准备出发。 Pilatus-Bahnen AG

皮拉图斯铁路外部链接建好后,效果非常卓越,尽管票高达10瑞郎,这在当时几乎是一个工人一周的工薪,但车票依然卖得非常好,最初的6个月共运载了37’000人次,比预期超出4倍。

所有人的铁路

就像这阴雨绵绵的一天,Stephan Sigrist驾驶的这辆车座无虚席。与100年前不同的是,乘车不再是富人的特权。“中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印度人、欧洲人……来自全世界的游者都来乘坐我们的火车。一半的乘客是旅游者,另一半为瑞士本地人,”司机说,他转过身来,查看了一下乘客的情况。

“这是最危险的一段路,”过了一会儿他才这样说。铁路穿过一片花野,现在进入一片茂密的针叶林。50米之后要穿过一个在岩石上凿出的隧道。“我必须确定,没人从窗户探出头去。”

皮拉图斯铁路全程的高低起伏差为1635米。 Marco Volken

Stephan Sigrist每天来回6次行驶在这段路上,上上下下……这会不会很无聊?“绝对不会!我可以一路观察大自然、野生动物并感受不同的天气,比如今天早晨山峰上有雪,回来的路上下雨,现在太阳又出来了。”冬天如果因为雪崩的危险而停运,这位前邮递员会作为滑雪场助理在山上工作,“当然是在皮拉图斯山。”

保留以前的基础设施

从山上不长树的地方开始,更体现出了Eduard Locher的“疯狂”,一道就连最勇敢的登上者都望而生畏的岩石峭壁横在眼前,而火车却不费吹灰之力地行驶在上面。

现在这条铁路的大部分基础设施依然是125年前延续下来的,车身来自电力化后的1937年,Werner Kramer说:“车厢最初的生产商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很多需要替换的零部件都是我们车间自己生产出来的。”

车在峭壁上行驶。 Pilatus-Bahnen AG

我们离开Alpnachstad车站半个小时之后,到达了山顶。游客们向宽幅观景房方向移动。“在这儿可以看到龙,” Stephan Sigrist一边喊一边往上指。

这个神秘的动物从神话中被带到了车站的顶上,铁路的其他标志上还有一些龙的身影。山顶上有两间宾馆,如果有人在山上过夜,能听到龙的叫声,火车司机这样告诉人们,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开玩笑,最后他加了一句:“其实就是羊叫。”

他去关上了车厢的门,与乘客们告别走向另一辆车。那里准备上车的人已经在排队等候,Stephan Sigrist现在要往回开了。

皮拉图斯铁路数据

全长:4.6公里
最大坡度:48度
高度差:1635米
时速:9-12公里
最大客运量:340人/小时
乘客人数:2013年全年357’162人次
运行成本:190万瑞郎

(转译:杨旭东)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