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食物银行:三分之一的瑞士食物被“浪费”

vegetables
在瑞士一些商店把“不漂亮”的蔬菜放在门口,供贫困人口随便拿。 © Keystone / Georgios Kefalas

食物银行基金会“瑞士饭桌”(Schweizer Tafel / Table Suisse)指出,去年瑞士用于消费的食品约有三分之一被浪费掉,这相当于浪费了260万吨粮食。其中5%的浪费发生在零售环节。 

2019年该基金会收集了3’820吨未出售但仍可食用的食品,较2018年增加了5.6%。

这些多余的食物被免费提供给大约500个社会机构和食物分配点。基金会称,这些食物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了共计800万顿饭。

截止2001年12月,“瑞士饭桌”项目在瑞士的十二个地区落地,36辆车奔波各地,每天发放约16吨食品。

这个项目效仿美国“城市丰收”(City Harvest 英)外部链接”柏林饭桌”(Berliner Tafel 德)外部链接的模式而创建。

相关内容
如果食品的色相气味都没问题,那么味道可能也不会有问题。

相关内容

用您的眼睛、鼻子和舌头来对抗食品浪费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被扔掉的食品中有三分之二其实还能吃。而最近推出的一个食品标签就是想让消费者在决定扔掉哪些食品时,能够更有识别力。

更多阅览 用您的眼睛、鼻子和舌头来对抗食品浪费

贫困线

根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瑞士约有67万贫困人口。2016年至2017年间,贫困人口比例从7.5%上升至8.2%,增长了近10%。

2018年,贫困线均值为每人每月2’293瑞郎(约合人民币1.5万),对于有两个成人和两个孩子的家庭而言,贫困线均值为每月3’968瑞郎。

相关内容
如果只买便宜品牌,多拿主食少拿加工好的成品,便可节省许多开支。

相关内容

我在瑞士当了一个月穷人 – 很难过!

此内容发布于 近几年瑞士的贫困人口增加了20%。平均每12个人中就有一个是穷人。那么,在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当一个穷人,生活会怎样呢?

更多阅览 我在瑞士当了一个月穷人 – 很难过!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每四名瑞士人中就有一人经常感到压力山大。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或几乎总是”处于压力之下。而在30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已达40%。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瑞士议会联邦院希望能为武器出口提供便利。

相关内容

瑞士议会联邦院希望简化武器出口及再出口程序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战争物资出口将更加简化。瑞士议会联邦院日前决定对来自25个西方国家的申请给予事先授权(prior authorisation),并希望允许这些国家在无需授权的前提下二次出口瑞士制造的设备。

更多阅览 瑞士议会联邦院希望简化武器出口及再出口程序
国家博物馆呈现的“王室成员造访瑞士”展览。

相关内容

茜茜、维多利亚与查尔斯:瑞士与欧洲王室的百年关系

此内容发布于 自19世纪以来,瑞士便与欧洲王室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贵族们把瑞士当作度假胜地的年代。而苏黎世国家博物馆(National Museum)近日推出的新展,回顾了各国王室造访瑞士的历史,以及瑞士民众对这些访问的反应。

更多阅览 茜茜、维多利亚与查尔斯:瑞士与欧洲王室的百年关系
瑞士人认同国家身份胜于欧洲身份。

相关内容

瑞士人对欧洲的认同感低于邻国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最新调研显示,大多数瑞士人首先将自己视为瑞士人。根据市场调研机构舆观(YouGov)瑞士分部的调研,只有4%的瑞士人表示自己首先是欧洲人。

更多阅览 瑞士人对欧洲的认同感低于邻国
瑞士酒店业刚度过一个创纪录的冬季。

相关内容

瑞士酒店业创下冬季留宿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刚过去的这个冬季成为瑞士酒店业史上表现最佳的一个冬季,去年11月至今年4月底共登记了1850万留宿夜数。

更多阅览 瑞士酒店业创下冬季留宿纪录
瑞银经济学家上调2025年瑞士的经济增长预期。

相关内容

瑞银经济学家上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

此内容发布于 瑞银集团(UBS)经济学家上调了对2025年瑞士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预期。不过,由于担忧美国可能加征关税,他们对2026年的预测则更为悲观。

更多阅览 瑞银经济学家上调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
Dagmar Rösler呼吁就早期法语教学进行讨论。

相关内容

瑞士“第一教师”质疑瑞士早期法语教学质量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刚刚公布的学生语言能力评估结果,瑞士教师伞形组织主席认为,应就幼儿法语课进行讨论,并表示,今后的法语教学应与英语有所区别。

更多阅览 瑞士“第一教师”质疑瑞士早期法语教学质量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