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看,那个胖子!”

艾未未与赫尔佐格携手,参与了多项中国建筑设计项目。 邵大海,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在全世界媒体的眼中,艾未未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当他在瑞士伯尔尼题为“中国私语”的中国当代艺术联展上现身时,媒体连番抛出的一众问题大多与政治相关,希望获得直言无忌甚至叛逆的答案。大众借助镜头只看到贴在他身上“政治活动家”的标签, “我成了象征性的符号,在网上人们都叫我‘大胡子男人’或者‘看,那个胖子!’”

艾未未,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既模糊迷离又颇具影响力。他是一位跨界艺术家,游刃有余地在建筑、雕塑、家具、编书等不同领域内自由游走。然而,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的令人惊讶的知名度却并非纯粹来源于他的艺术作品,各国媒体更强调他批评者的身份,却似乎忘了,他还是一位建树颇丰的建筑师。

如今,艾未未已经在德国首都柏林定居,生活规律,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和我在北京的一样。”6岁的儿子上国际小学,和普通的欧洲父亲一样,他每天都会去接孩子放学。 去年秋季,他接受了柏林艺术大学长达4年的邀约,开始担任客座教授。

建筑师的梦想国

2016年2月19日至6月19日,瑞士首都伯尔尼的保罗·克利艺术中心和伯尔尼美术馆携手举办了“中国私语”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联展。这次展出的150件作品均出自过去15年间中国艺术家之手,由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慷慨解囊,以飨观众。

其中最大的一件作品来自艾未未。他这次贡献的作品题为“碎片”,制作于2005年,基本材料是一座中国庙宇被拆除后的断壁残垣。经过他的手,这些已面目全非的建筑零碎重新拼接搭建,乍看上去只是一座木制结构、曲径蜿蜒的凉亭,然而换个角度从上至下俯瞰,依稀能看出中国版图的轮廓。

艾未未在这次瑞士“中国私语”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中的作品题为“碎片”。 邵大海,瑞士资讯swissinfo.ch

在艾未未看来,艺术作品比任何一本史书都更能直观地反映社会变迁,尤其是当代中国建筑。“建筑物在中国已然成为一个典型符号,映射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口迁徙、文化传承、社会品味的嬗变。”他说。和现在客居的德国相比,艾未未亲历了故乡北京惊人的建设速度:“无论是拆迁还是再建,北京无疑是全球最活跃的城市。”

与此同时,中国人对住房的疯狂需求也让瑞士建筑设计师诧异:“几乎所有的住宅楼在真正完工之前就被清售一空,这简直不可想象。”与多国有建筑设计合作的瑞士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认为:“坦率地说,无论在哪个国家的建筑师眼里,中国都是金矿和梦想之地。因为你有太多的发挥空间,太多机遇去帮助他们设计楼宇。”但他也坦承:“建筑师扎根于文化环境,外来艺术家无法在本土创造传统。”在赫尔佐格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设计竞标期间,他采纳了顾问艾未未的建议,对建筑的室外形态和文化特征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最终获得了设计权。

中国山寨

这次展品中的一组照片记录了全球各国著名建筑的复制品,从华西村的山寨法国凯旋门,到江苏海安县的盗版悉尼歌剧院,再到广东惠州全盘移植奥地利小镇哈尔斯塔特,不一而足。

“中国大多数建筑物都是西方几十年前建筑的复制品,毫无美学或建筑学价值。”艾未未说。他把这些山寨品归咎于中国建筑师相对狭促的创作空间:“尤其是大规模城市建筑,经常是官方个体的喜好决策,而非建筑师拍板。在我眼里,那些根本就不能被叫做建筑。”

“中国人的个人品味也在建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艾未未补充道:“和楼宇的外观设计相比,中国人选择住宅楼时更在乎房子大小、距离地铁站远近,所以无论是政府、开发商还是住户,都过于看重生活或生产效率和实际功能。”

赫尔佐格也认为,中国现代住宅过于强调标准化和同质化,“瑞士也渐渐呈现出这种趋势,只不过有些人只喜欢个性化住宅,所以他们给予了建筑师更宽广自由的艺术创造空间。”

流产的100个梦

几年前,艾未未与赫尔佐格接受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的“100项目(Ordos 100)”,邀请遍布全球100名建筑设计师为鄂尔多斯设计独具特色的建筑。

然而随着鄂尔多斯遭遇了严重的泡沫破灭,该项目被无限期搁置,已完工的几栋毛坯房孤独地矗立在沙丘上,被法国摄影师Raphael Olivier定义为“一个失败的乌托邦”,眼下只能在他的镜头中定格并展出。

“我必须说,那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正是因为它的孕育、脱胎到成型,我们邀请的那些外国建筑设计师有机会多次飞到中国,直观地接触和了解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当地政府讨论斡旋,最终把他们理解的宜居理念落实到纸上。”艾未未告诉瑞士资讯swissinfo.ch,从设计的专业角度来看,那些最初镌刻在纸上的设计图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一致认可,至今他仍然认为“那是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艾未未在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2016年4月27日,中国艺术家艾未未与瑞士著名建筑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明星建筑师雅克·赫尔佐格、中国现代艺术收藏家乌利·希克举行了“中国的挑战”-建筑在中国的作用-专家讨论会。讨论会在伯尔尼保罗·克利中心举行。

更多阅览 艾未未在瑞士

为难民拍纪录片

难民,成为最近艾未未的各种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里频频出现的关键词。他与难民的第一次接触纯属偶然。去年,他与家人去希腊莱斯沃斯岛度假,那里是无数中东地区的难民横渡地中海抵达欧洲的第一站,然后沿着巴尔干路线继续西行。一个阳光明媚的秋日,艾未未开着车沿着海岸悠闲地行驶,遇到了一批刚刚登陆的难民,他主动上前攀谈,“我很难用语言形容跟他们交流的感受。”他说。在他看来,欧洲各国有足够的能力去制定良好和公平的解决方案,“可是目前欧洲人道主义帮助的进程令人失望。”

艾未未近期的作品也几乎都以难民为主题:在海滩上模仿叙利亚男童溺毙的姿态;在柏林电影节期间给柏林音乐厅门口挂上气垫船,给柱子套上密密麻麻的救生衣;给已被关闭的希腊与马其顿边界难民营赠送象征哀悼的白色钢琴;因丹麦政府施行没收难民贵重财物的法律,从该国两家博物馆撤下自己展览的作品。同时,身为资深网民的他频繁地借助自己的推特转发来自各大新闻媒体关于叙利亚和阿富汗国民境遇的报道。不仅如此,“我现在在柏林艺术大学授课的主题就是‘难民’。”

艾未未目前正以制片人的身份,为拍摄一部反映难民危机的纪录片搜集素材。他和无政府组织团队合作,辗转于欧洲和中东不同地区探访难民营,长达几个月和难民同吃同住。

他采访的难民中,超过一半是妇女和儿童。难民们告诉他,自己并不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才冒着葬身海底的危险远赴重洋来欧洲,而是为了基本生存,更是为了下一代有学习的机会。“来到欧洲以后,他们承受着适应环境和语言不通的巨大压力。他们告诉我,只要战火平息,就会回到祖国。”

他预计:“这部纪录片会在2017年面世。”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